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喜事大观
定价:38.00元
作者:乌尔沁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4466846
字数:300000
页码:3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目录
作者介绍
乌尔沁,蒙古族。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所工作。已发表: 《中国唐代诗歌中的胡姬艺术形象》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空间》 《绝路诗人求生的幻境:白居易咏病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刘半农民问诗歌的现代话语》 《纳兰性德的感情世界与隐逸意境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实在是太独特了,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采用那种流水账式的事件堆砌,而是巧妙地将民俗文化、历史演变、社会变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介绍“生辰”习俗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出生儿子的“满月”、“周岁”的规矩,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的生命观、家庭责任以及社会对新生命的祝福。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丧葬”的章节所打动。在许多人眼中,“丧葬”往往与悲伤、沉重联系在一起,但这本书却从一个更宏观、更有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解读它。它将丧葬视为生命轮回的一部分,强调了对逝者的尊重、对生者的慰藉,以及家族传承的意义。书中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丧葬礼仪进行了对比介绍,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在面对生死这一永恒主题时,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深邃智慧。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离别之际,也需要仪式感来承载情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种独特的视角,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喜事”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文化、关于人性深度的哲学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寻常”的“喜事”的挖掘和呈现。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它不仅有宏大的叙事,更有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把那些被日常所遮蔽的、但又极其重要的“喜事”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喜欢它对“乔迁”习俗的描述,从古人搬家时的“择吉日”、“安宅”仪式,到新居落成的“宴请宾客”,都展现了一种对新生活的期盼和对美好家园的追求。这种仪式感,其实是我们内心对安全感、归属感的一种外在体现。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喜事”,比如“学徒”的开蒙仪式,以及“乡试”、“科举”等重要人生节点上的种种讲究,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古人对知识、对功名的重视,也看到了社会对人才的期盼。它让我意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并非仅仅是快乐的瞬间,更是一种对生命中重要时刻的尊重和珍视,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和规划。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架构简直是太巧妙了,它将看似零散的各种“喜事”串联成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刚开始我以为它会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但实际翻阅后才发现,作者另辟蹊径,而是根据“人生重要节点”来展开。从“诞生”的喜悦,到“成人”的礼仪,再到“婚嫁”的联姻,以及“寿庆”的祝福,最后是“节日”的欢聚,整个逻辑非常严谨,读起来顺畅无比。每一个篇章都像一个独立的窗口,但又彼此呼应,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命礼仪图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每一个习俗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仪式,更深入地探讨了其背后蕴含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以及社会功能。比如在介绍“求学”的仪式时,它不仅仅是关于读书本身,更是关于师道尊严、知识传承以及个人成长的意义。这种由表及里的解读,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循循善诱,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在生命各个阶段所遵循的独特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有一种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感觉,它仿佛是一本活着的百科全书,记录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关于“喜”的各种传统和习俗。书中的文字典雅而又不失生动,仿佛能听到古人在低语,看到他们在忙碌。让我特别着迷的是,书中对各种节日的介绍,不仅仅是描述了当天的活动,更深入地挖掘了这些节日背后的起源、演变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比如关于“七夕”的介绍,就不仅仅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还包括了各种乞巧的习俗,以及古人对爱情、对织女的想象。这种深入的挖掘,让我对这些节日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小故事,讲述了古代帝王、文人墨客在喜庆场合的趣事,这些故事为原本就丰富的文字增添了许多情趣,也让整个阅读过程更加引人入胜。它就像一张巨大的文化地图,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些关于中国人如何庆祝生命、如何表达情感的古老智慧。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和文化的盛宴!初拿到《中华喜事大观》,就被它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有分量的感觉,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翻开第一页,仿佛瞬间被带入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和人情味的世界。书中对各种传统喜事,从婚嫁的“六礼”到节日庆典的“春节”、“中秋”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刻画,比如不同地域的婚俗差异,无论是南方水乡的婉约,还是北方黄土高原的豪迈,都跃然纸上。书中不仅有文字的描述,还穿插了大量的精美图片,那些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过去人们操办喜事时的热闹场景、精美的服饰、考究的器皿,甚至是祭祀的隆重与虔诚。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锣鼓喧天,闻到喜庆的酒菜香,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让我重新审视和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中那些被时光冲淡的美好,那些关于家庭、关于传承、关于团圆的宝贵意义。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们讲述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关于“喜”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