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經典叢書:詩品
定價:30.00元
作者:鍾嶸
齣版社:中州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348323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詩品》之於論詩,視《文心雕龍》之於論文,皆專門名傢勒為成書之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遠。蓋《文心》籠罩群言,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彆也,論詩論文而知溯流彆,則可以探源經籍,而進窺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矣。
鍾嶸《詩品》,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詩論專著,它評論漢魏迄齊梁的五言詩人,顯其優劣,定其品第,論述很有係統,發錶瞭不少精闢的見解,與《文心雕龍》可稱為南朝兩大文論名著。
內容提要
《詩品》之於論詩,視《文心雕龍》之於論文,皆專門名傢勒為成書之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遠。蓋《文心》籠罩群言,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彆也,論詩論文而知溯流彆,則可以探源經籍,而進窺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矣。
鍾嶸《詩品》,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詩論專著,它評論漢魏迄齊梁的五言詩人,顯其優劣,定其品第,論述很有係統,發錶瞭不少精闢的見解,與《文心雕龍》可稱為南朝兩大文論名著。
目錄
詩品序
詩品上
古詩
漢都尉李陵詩
漢婕妤班姬詩
魏陳思王植詩
魏文學劉楨詩
魏侍中王粲詩
晉(魏)步兵阮籍詩
晉平原相(內史) 陸機詩
晉黃門郎潘嶽詩
晉黃門郎張協詩
晉記室左思詩
宋臨川太守謝靈運詩
詩品中
漢上計秦嘉 嘉妻徐淑詩
魏文帝詩
(魏) 中散稽(嵇) 康詩
晉司空張華詩
魏尚書何晏 晉 翊守孫楚 晉著作 王贊 晉 司徒椽(掾) 張翰 晉中書令潘尼
魏侍中應璩詩
晉清河守陸雲 晉侍中石崇 晉襄城太守曹 攄晉朗陵公 何劭
晉太尉劉琨 晉中詩(郎) 劉(盧)諶詩
晉弘農太守郭璞詩
晉吏部郎袁宏詩
晉處士郭泰機 晉常侍顧愷之 宋謝世基 宋參軍顧邁 宋參軍 戴剴(凱)詩
宋徵士陶潛詩
宋光祿大夫顔延詩
宋豫章太守謝瞻 宋(晉) 僕射謝鯤(混) 宋太尉袁淑 宋徵 君工(王)微 宋徵虜將軍王僧達詩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詩
宋參軍鮑昭(照)詩
齊吏部謝胱詩
齊(梁)光錄(祿)江淹詩
梁衛將軍範雲 梁中書郎丘遲詩
梁太常任叻詩
梁左光錄(祿) 瀋約詩
詩品下
漢令史班固 漢孝廉酈炎 漢上計趙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馬王彪 魏文學徐乾
魏倉曹屬阮璃 晉頓丘太守歐陽建 晉(魏)文學應瑒 晉中書【令】嵇含 晉河南(內)太守阮侃 晉侍中嵇紹 晉黃門棗據
晉中書張載 晉司隸傅玄 晉太僕傅鹹 侍中繆襲 散騎常侍夏侯湛
晉驃騎王濟 晉徵南將軍杜預 晉廷尉孫綽 晉徵士許詢
晉徵士戴逵
晉東陽太守殷仲文 【宋謝混】
宋尚書令傅亮
宋記室何長瑜 羊曜瑤
宋詹事範曄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鑠 宋建平王宏
宋光祿謝莊
宋禦史蘇寶生 宋中書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曇緒 宋越騎 戴法興
宋監典事區惠恭
齊惠休上人 齊道猷上人 齊釋寶月
齊高帝 齊(宋)徵北將軍張永 齊太尉王文憲
齊黃門謝超宗 齊潯陽太守(相)丘靈 鞠齊給(從)事中郎 劉祥 齊司徒長史檀超 齊正員郎鍾憲齊(宋)諸暨令顔則 (測)齊秀纔顧則心
齊(晉)參軍毛伯成 齊(宋)朝請王 (吳)邁遠 齊(宋)朝 請許謠(瑤)之
齊鮑令暉 齊韓蘭英
齊司徒長史張融 齊詹事孔稚珪
齊寜朔將軍王融 齊中庶子劉繪
齊僕射江元佑(柘)
齊記室王巾(山) 齊綏遠(建) 太守卞彬 齊端溪令卞錄(鑠)
齊諸暨令袁嘏
齊雍州刺史張欣泰 梁中書郎範縝
梁(齊)秀纔陸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陽令江洪
梁步兵鮑行卿 梁晉陵令孫察
附錄
曆代《詩品》評論選輯
陸機《文賦》注譯
《晉書·陸機傳》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這套書的選材和編排邏輯非常感興趣,因為它似乎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經典,而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譜係。我注意到,這套叢書裏有幾本是專門梳理中國古代審美意識形態演變的,比如從先秦的樸素自然觀到漢代的渾厚博大,再到唐宋的精微內斂。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一個更立體的認識,而不是零散地去閱讀某一篇具體的作品。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能夠跨越不同的文學體裁,找到一條貫穿始終的文化主綫。比如,它分析瞭書法、繪畫、詩歌乃至園林藝術中共同體現的某種“韻味”,這種跨學科的整閤分析能力,極大地拓展瞭我的研究思路。我感覺我買的不是幾本書,而是一套完整的古代思想史的導覽圖,讓我能站在更高處審視整個文化現象。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古代文學批評理論,所以對這套叢書裏選取的其他幾本非常感興趣,特彆是那本關於辭賦批評的捲冊。我聽說那本對宋代以來的文論發展脈絡梳理得非常清晰,尤其擅長對比不同流派之間的思想碰撞。我個人感覺,很多時候我們讀古代的作品,總是停留在“好不好”的層麵上,而缺乏一個係統的理論工具去分析“為什麼好”或者“好在哪裏”。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套成熟的分析框架,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剖析那些韆古名篇背後的匠心。比如,它對“意境”這個概念的闡述,結閤瞭禪宗思想的滲透,讓我茅塞頓開。讀完後,再迴頭看那些熟悉的詩篇,仿佛多瞭一副透視鏡,看到瞭作者構建世界觀的底層邏輯。我期待著盡快把這套書裏其他幾本也集齊,構建起我自己的國學知識體係,不僅僅是作為知識的儲備,更是為瞭提升自己審美和思考的層次。
評分這套“國學經典叢書”的裝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看得齣是用心挑選過的。我特意選的這本,主要是衝著它在傳統文化領域裏的一點名氣去的。其實我對古籍的理解還比較淺薄,但光是翻閱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就能感受到編者團隊的嚴謹態度。書裏的字體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盯著也不會覺得眼睛乾澀。比如,在解釋一些生僻的典故時,注釋部分往往能提供多個角度的解讀,而不是那種僵硬的、單一的翻譯,這點特彆贊賞。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拿在手裏把玩,都很有檔次。尤其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封麵燙金的工藝,低調又不失華貴,非常符閤我對“經典”二字的期待。總而言之,從物理層麵上來說,它已經遠遠超齣瞭我對普通齣版物的期望值,是一次非常愉悅的“開箱”體驗。
評分我更關注的是古代的哲學思想,特彆是魏晉玄學對後世審美趣味的影響。這套叢書裏有幾本專門探討古代“氣韻”和“風骨”的書,簡直是我的心頭好。我記得有一次在論壇上看到有人討論“士人精神”的衰變,當時討論的焦點就是如何從文學作品中捕捉那種超脫世俗的傲骨。這本書恰恰就提供瞭大量的原始文本和深入的考據分析,來佐證這種精神是如何在特定曆史環境下孕育、發展並最終固化的。我特彆欣賞它引用的那些地方誌和私傢筆記,這些邊角料往往比官方正史更能還原齣鮮活的曆史氣息和文人的真實狀態。讀起來就像是和一位博學的長者在壁爐旁,聽他娓娓道來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精彩細節,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馬上再去重讀一遍《世說新語》來印證書中的論點。這種把理論與鮮活史料結閤的方式,非常高明。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套書主要是基於一個純粹的實用性考慮:我正在教我十幾歲的孩子國學啓濛。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它在普及和教育方麵的功能。這套叢書裏有一個專門介紹古代修身養性和治傢理念的冊子,我嘗試著給孩子朗讀其中的一些篇章。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沒有一味地強調那些高不可攀的道德標準,而是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比如如何對待朋友、如何管理時間。語言上,它做瞭大量的白話翻譯和情景代入,讓晦澀的古文變得生動有趣,孩子也能聽懂。我們甚至一起討論瞭書裏提到的古代的“禮”和現代的“尊重”有什麼異同。這套書在傳統文化教育中扮演瞭一個極佳的“橋梁”角色,它既保持瞭經典的學術深度,又降低瞭普通讀者入門的門檻,非常適閤傢庭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