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
定价:88.00元
作者:梁文斌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639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梁文斌编*的《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中每盘棋都是百里选一的实战经典之作,涵盖了于幼华从少年成长为大名鼎鼎的棋手的历程,记录着于幼华对象棋艺术追求的足迹,时而可见粗犷凶悍入局杀着,时而又见平易质朴而藏有深意的精妙构思……是象棋爱好者及少年儿童提高棋艺水平的**教材,也是颇有收藏价值的经典战局。 本书战局*大优点是“绿色”,**是人类大脑在象棋战场上真实的搏杀与碰撞,*没有半点现代科技的变形思维。
目录
局 许银川负于幼华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第2局 徐天红负于幼华 中炮七路马巡河车对屏风马右炮过河
第3局 于幼华胜胡荣华 仙人指路兵底炮对逆卒
第4局 于幼华胜陶汉明 飞相对士角炮
第5局 吕钦负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左象横车
第6局 于幼华胜蒋川 飞相对左中炮
第7局 于幼华胜谢靖 飞相对士角炮
第8局 于幼华胜谢业枧 顺炮两头蛇对双横车
第9局 徐天红负于幼华 中炮巡河炮横车对屏风马
0局 于幼华胜陶汉明 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
1局 于幼华和郑一泓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踏边兵
2局 孙勇征负于幼华 飞相对挺进7卒
3局 陈富杰和于幼华 飞相对挺进7卒
4局 金松和于幼华 仙人指路对飞象
5局 于幼华胜吕钦 飞相挺进7卒
6局 于幼华胜卜凤波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7局 于幼华胜赵国荣 过宫炮对左中炮
8局 于幼华胜田富魁 飞相对左中炮
9局 姜林坤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横车
第20局 高明海负于幼华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
第2l局 王贵福负于幼华 中炮过河车兑掉黑车对平炮兑车
第22局 于幼华胜梁文斌 五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23局杨官磷和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第24局 于红木负于幼华 顺炮两头蛇对横车开边炮
第25局 于幼华胜蔡福如 五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26局 于幼华胜韩福德 中炮对三步虎
第27局 杨官磷负于幼华 中炮过河车对高车保马
第28局 于幼华胜徐天利 飞相对跳边马
第29局 于幼华胜赵国荣 飞相对左士角炮
第30局 于幼华胜王嘉良 飞相对右边马
第31局 于幼华胜胡远茂 中炮边马对屏风马进3卒
第32局 徐天红负于幼华 中炮两头蛇对屈头屏风马
第33局 吕钦负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第34局 王嘉良负于幼华 仕角炮对左中炮
第35局 郭长顺负于幼华 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
第36局 于幼华和梁文斌 中炮两头蛇对后补列炮
第37局 于幼华胜臧如意 顺炮双横车对横车边马
第38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中炮直车对后补列炮
第39局 于幼华胜赵庆阁 中炮进七兵过河车对反宫马
第40局 蒋志梁负于幼华 中炮进七兵对右炮封车
第41局 于幼华胜钱洪发 飞相对左中炮
第42局 王嘉良负于幼华 顺炮直车对横车
第43局 于幼华胜徐天利 过宫炮对三步虎
第44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五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
第45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
第46局 于幼华胜王定中 飞相对顺象
第47局 于红木负于幼华 五八炮对屏风马
第48局 于幼华胜王贵福 顺炮直车对横车
第49局 赵庆阁负于幼华 中炮边马对反官马
第50局 于幼华胜张惠民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横车
第51局 于幼华胜胡荣华 顺炮直车对进7卒缓开车
第52局 李来群负于幼华 顺炮直车对横车
第53局 于幼华胜邓颂宏 飞相对逆象
第54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飞象对过宫炮
第55局 赵庆阁负于幼华 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第56局 胡荣华负于幼华 中炮对反宫马
第57局 于幼华胜吕钦 中炮巡河车对屏风马
第58局 于幼华胜徐天红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第59局 于幼华胜陈孝垄 中炮对后补列炮
第60局 陈志负于幼华 顺炮直车对进7卒缓开车
第61局 于幼华胜万跃明 五七炮对反宫马
第62局 于幼华胜黄仕清 中炮对单提马横车
第63局 于幼华胜许波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第64局 赵国荣负于幼华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第65局 李来群负于幼华 顺炮直车对进7卒缓开车
第66局 徐天红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后补列炮
第67局 于幼华胜王嘉良 中炮巡河炮横车对屏风马横车
第68局 王嘉良负于幼华 中炮过河车对左马盘河
第69局 郭福人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后补列炮
第70局 于幼华胜钱洪发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第71局 杨官磷负于幼华 顺炮直车对进7卒缓开车
第72局 于幼华胜胡荣华 中炮进七兵对后补列炮
第73局 臧如意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第74局 于幼华胜傅光明 飞相对跳左马
第75局 柳大华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第76局 于幼华胜徐天红 飞相对士角炮
第77局 于幼华胜赵庆阁 中炮进三兵对后补列炮
第78局范若愚负于幼华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横车
第79局 于幼华胜尚威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第80局 吕钦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
第81局 于幼华胜林宏敏 五七炮对反宫马
第82局 卜凤波负于幼华 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
第83局 于幼华胜钱洪发 中炮进三兵对后补列炮
第84局 于幼华胜赵国荣 飞相对过宫炮
第85局 林宏敏负于幼华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第86局 徐天红负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士角炮
第87局 于幼华胜孙树成 中炮对后补列炮
第88局 于幼华胜吴贵临 仙人指路对逆卒右中炮
第89局 熊学元负于幼华 中炮边马过河车对盘河马
第90局 郭福人负于幼华 五六炮对反宫马
第91局 许银川负于幼华 五七炮横车对反宫马
第92局 邓颂宏负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第93局 韩松龄负于幼华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第94局 于幼华胜阎文清 飞相对跳马
第95局 于幼华胜周长林 顺炮直车对进7卒缓开车
第96局 于幼华胜许波 飞相对顺象
第97局 于幼华胜赵国荣 飞相对跳马
第98局 于幼华胜童本平 仙人指路兵底炮对左中炮
第99局 于幼华胜胡荣华 中炮过河车盘河马对屏风马
00局 于幼华和许银川 五七炮对屏风马右炮巡河
作者介绍
梁文斌,1977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是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首批“象棋大师”称号的*名棋手。其后任中国火车头象棋队教练,率领该队获得两届全国象棋男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象棋女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男子个人锦标赛冠军,有七名队员晋升象棋大师或特级大师,被棋界誉为“**教练”。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象棋布局与中局理论研究造诣颇深,是多家象棋杂志专栏作者,发表过大量象棋研究文章,*有多种象棋专*。见解独到、前卫深邃的论点,是指导广大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水平的良师益友。 *早开展网上远程教学,全国各地有很多少年儿童以及成年人参加网班学习。象棋大师曹岩磊、单欣,亚洲冠军刘欢,全国青年冠军蔚强,全国少年冠军陈卓、王廓等,均是脱颖而出的网班学生。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我内心是既期待又有些许忐忑的。期待的是,作为象棋爱好者,能够一窥于幼华这位传奇棋王的棋艺精髓,学习他的经典对局,这无疑是提升棋力的一大契机。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凭借个人智慧和深厚功力在棋盘上纵横捭阖的棋手充满敬意,而于幼华大师的名字,在我心中更是与“智慧”、“沉稳”、“精准”这些词紧密相连。然而,忐忑之处在于,我对自己的棋力能否真正消化和领悟书中的内容,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象棋的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所能洞悉,即便是经典对局,也往往蕴含着常人难以察觉的精妙之处。我担心自己只是走马观花,未能真正领会大师的良苦用心。不过,既然已经入手,我便决心沉下心来,一局一局地研习,力求从这些宝贵的财富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棋艺更上一层楼。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更是对这位伟大棋手的致敬,也是对自己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种承诺。
评分作为一名棋迷,我对那些能够跨越时代、依然闪耀着光芒的棋局始终充满着好奇。于幼华大师的《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大师的介绍,他的棋路沉稳大气,思路清晰,并且在实战中有着极强的攻击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棋风的独特魅力。那些被选入“经典”的对局,一定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并且蕴含着某种普遍适用的棋理。我期待着在书中找到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妙手,那些化险为夷的巧思,以及那些步步为营、最终锁定胜局的精彩过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棋艺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对围棋艺术的欣赏。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象棋的魅力,感受到不同棋手之间思维的碰撞,以及在棋盘上所展现出的那种智慧与魄力。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钻研棋局的爱好者来说,一本能够提供深入分析和讲解的棋书,是极具价值的。于幼华大师的《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在我看来,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棋谱汇编,更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大师是如何解读棋局的,他的思路是什么,他又是如何看待那些关键的转折点的。很多时候,当我们自己复盘棋局时,往往会发现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到位,但却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有了大师的解读,我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理解得更透彻。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每一个重要步骤背后的原因,以及其他可能的变着。如果能再结合一些大师的独到见解和心得体会,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我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去反复推敲,我相信它一定能成为我棋艺道路上一位值得信赖的向导。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象棋大师,不仅在于其高超的棋艺,更在于其对象棋艺术的理解和传承。于幼华大师的《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在我看来,正是这样一本承载着象棋艺术的宝典。我尤其欣赏大师在对局中所展现出的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以及在关键时刻的“以静制动”的智慧。许多时候,我们观看高水平的棋局,往往会被那些眼花缭乱的杀招所吸引,却忽略了棋局背后深厚的战略布局和心理博弈。这本书,我相信能够引导我去更深层次地思考,去理解大师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最佳的解决之道,是如何通过精妙的调子和巧妙的兑子来逐步瓦解对手的防线,最终走向胜利。这不仅仅是学习棋谱,更是学习一种思考方式,一种面对挑战的哲学。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找到更多关于象棋艺术的启示,让我在自己的棋局中,也能有所借鉴,有所突破。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宝藏,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棋手,只是一个热爱象棋的普通玩家,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能感受到这本书所带来的震撼。于幼华大师的棋风,我一直有所耳闻,那是一种既有进攻的锐利,又有防守的稳健,更重要的是,他的棋总是充满着出人意料的妙手。翻开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被誉为“经典”的对局,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来的。那些棋谱上的符号,对于我来说,不只是简单的记录,更是无数个夜晚,大师们在棋盘前思考、计算、博弈的缩影。我渴望理解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每一次弃子的深意,以及那些看似寻常却暗藏杀机的布局。我相信,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对局,我不仅能学习到具体的棋局招法,更能从中体会到象棋的哲学,领悟到大师们在棋盘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耐心和战略眼光。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思维训练,也是一种精神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