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太极

从零开始学太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东武 宋敏姣 李玉栋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太极
  • 武术
  • 养生
  • 健身
  • 入门
  • 零基础
  • 传统文化
  • 健康
  • 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1295
商品编码:2993656364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从零开始学太极

定价:32.80元

作者:张东武 宋敏姣 李玉栋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8191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零开始学太极》主要讲述了陈氏太极的基础入门方法,从太极拳的起源历史到基本拳法、基础套路、基础练习方式入手,全书简单明了,让初学者能轻而易举的学会太极的要领,同时指出初学者容易范的错误并加以指证,本书是一本太极初学者比较实用的图书。

目录


章 博古论今 追溯太极起源
太极拳概述 011
历史来源与传承 011
太极拳流派叙述 014

第二章 陈氏太极拳的全身
关节活动
碗关节 018
肘关节 018
肩关节 019
单手抡臂 020
扩胸振臂 021
架臂转腰 022
抡臂拍打 022
腰胯运动 023
膝关节 024
并步压膝下按 025
踝关节 025
弓步压腿 026
仆步压腿 027
提膝摆胯 027
引体向上 028

第三章 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训练
单手正面缠丝 031
双手正面缠丝 032
单手侧面缠丝 034


前掤后捋缠丝 035
双顺双逆缠丝 036
虚步顺逆缠丝 038

第四章 陈氏太极拳基础养生 12 式
太极起势 041
金刚捣碓(起) 042
懒扎衣 044
六封四闭 045
单鞭 046
白鹅亮翅 048
斜行 049
搂膝拗步 050


掩手肱拳 051
倒卷肱 052
护心拳 054
当头炮 055
金刚捣碓(收) 057
收势 059

第五章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74 式


太极起势 062
金刚捣碓 063
懒扎衣(第 1 次) 066
六封四闭 (第 1 次) 068
单鞭 (第 1 次) 069
金刚捣碓(第 2 次) 071
白鹅亮翅 (第 1 次) 073
斜行(第 1 次)074
搂膝(第 1 次) 076
拗步(第 1 次) 077
斜行(第 2 次) 077
搂膝(第 2 次) 077
拗步(第 2 次) 077
掩手肱拳(第 1 次) 078
金刚捣碓(第 3 次) 079
撇身拳 080
青龙出水 082




双推掌 083
肘底看拳 084
倒卷肱(第 1 次) 086
白鹅亮翅(第 2 次) 091
斜行(第 3 次) 091
闪通背(第 1 次) 092
掩手肱拳(第 2 次)094
六封四闭(第 2 次)095
单鞭(第 2 次) 095
并步云手(第 1 次) 096
高探马(第 1 次) 097
右擦脚 099
左擦脚 102
左蹬一跟 103
前趟拗步 106
击地捶 107
踢二起 108
护心拳
……………………………… 109
护心拳
……………………………… 109
护心拳 109
旋风脚 111
右蹬一跟 113
掩手肱拳(第 3 次) 114
小擒打 115
旋风脚 111
右蹬一跟 113
掩手肱拳(第 3 次) 114
小擒打 115
抱头推山
…………………………… 117
抱头推山 117
六封四闭(第 3 次) 118
单鞭(第 3 次) 118
前招 119
后招 119
野马分鬃 120
六封四闭(第 4 次) 121
单鞭(第 4 次) 122
玉女穿梭 123
懒扎衣(第 2 次) 124
六封四闭(第 5 次) 124
单鞭(第 5 次) 124
插步云手(重复 3 次) 125
摆脚跌岔 127
金鸡独立 128
倒卷肱(第 2 次) 129
白鹅亮翅(第 3 次) 129
斜行(第 4 次) 129
闪通背(第 2 次) 129
掩手肱拳 ( 第 4 次 ) 129
六封四闭(第 6 次) 129
单鞭(第 6 次) 130
并步云手(第 2 次) 130
高探马(第 2 次) 130
十字脚 130
指裆锤 132
猿猴探果 133
单鞭(第 7 次) 134
雀地龙 135
上步七星 16
下步跨肱 17
转身双摆莲 18
当头炮 139
金刚捣碓(第 4 次) 140
收势140
张东武老师太极心得 141




作者介绍


张东武,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拳师,陈氏太极拳高级教练、国际太极拳年会 '太极十杰'之一。 1970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自幼习拳,是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的得意门徒。 他的功夫纯正,技术全面,发劲具有冷、脆、惊、弹的特点,且擅长太极实战技法。1987年起多次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文摘








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这是一本与《从零开始学太极》内容完全不相关的、详细的图书简介,字数约1500字: --- 《寰宇星图的秘密:暗物质的观测与理论前沿》 作者: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 陆景明 教授 出版社: 宇恒科学出版集团 定价: 188.00 元 开本: 16开 精装 典藏版 页数: 850页(含全彩天文图像插页32页) --- 内容简介 《寰宇星图的秘密:暗物质的观测与理论前沿》并非一本普及读物,而是一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专业研究人员的深度学术专著。本书系统梳理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宇宙学和高能物理交叉领域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暗物质的本质、分布与探测技术。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从经典宇宙学模型过渡到标准$Lambda$CDM模型,再深入探讨暗物质粒子物理属性的完整知识框架。作者陆景明教授凭借其在引力透镜分析和间接探测实验中的深厚积累,将复杂的数学推导与前沿的实验数据紧密结合,力求揭示隐藏在我们可见宇宙背后的“隐形骨架”。 第一部分:宇宙学背景与缺失的质量(约200页) 本部分奠定了研究暗物质的宏观基础。首先,它详尽回顾了标准大爆炸模型(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BBN)的精确预测,并对比了基于普朗克卫星和斯隆数字巡天(SDSS)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CMB)各向异性。重点章节详细分析了“重子声波振荡(BAO)”如何精确锁定宇宙的膨胀历史,并强调了在这些标准模型框架下,物质能量密度预算中至少85%的物质成分必须是非重子的。 第2章:宇宙成分的量化:深入剖析了哈勃常数$H_0$的张力问题,以及其对暗能量和暗物质密度参数的微小修正影响。 第4章:引力支配的证据链:超越简单的旋转曲线,本书首次详细展示了星系团内部的动力学稳定性分析,特别是库仑/维里(Virial)定理在估算暗物质晕质量上的应用,以及对温斯-鲍登(Frenk-White)密度分布模型的修正。 第二部分:暗物质的观测性“指纹”(约350页) 这是本书的精髓所在,聚焦于目前所有主流的间接和直接观测方法。作者并未停留在概念介绍,而是深入到实验物理的细节和数据处理流程。 2.1 引力透镜成像分析 本书用了近150页的篇幅专门讨论弱引力透镜(Weak Lensing)技术。它不仅解释了史密斯-席尔(Shear)和放大效应的数学形式,更侧重于如何从海量图像数据中提取出精确的形变矩阵,并消除望远镜自身光学畸变和大气扰动引入的系统误差。 第7章:非线性功率谱与拓扑缺陷: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解析三维(3D)弱透镜数据,重建出星系晕的二阶和三阶统计量,以区分冷暗物质(CDM)与修正引力理论(如MOND)的预测差异。 第9章:强引力透镜的精确建模:通过对多个引力透镜双星/多星系统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高质量图像来约束爱因斯坦环的微小畸变,从而推导出前景星系晕的精确质量分布。 2.2 间接探测的挑战与进展 本部分详述了通过探测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产物(如高能伽马射线、反物质)来寻找其存在的努力。 第12章:银河系中心过量信号的精细化分析:本书对费米-LAT(Fermi-LAT)探测到的银河系中心伽马射线过量(GeV Excess)进行了详尽的背景扣除分析。重点讨论了如何精确模型化银心区域复杂的星际介质(ISM)的轫致辐射和脉冲星贡献,以期分离出潜在的暗物质信号。 第14章:宇宙射线与反物质谱的精密测量:对AMS-02(阿尔法磁谱仪)测得的正电子分数和反质子能谱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探讨了这些信号是源于暗物质湮灭还是来自本地快速旋转的脉冲星的独特属性。 第三部分:粒子物理的猜想与实验途径(约300页) 本部分转向理论物理的核心问题:暗物质粒子到底是什么?作者将读者的思维从天文尺度拉回到微观粒子层面。 第16章:WIMP模型的复兴与衰落:回顾了超对称性(SUSY)框架下的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中WIMP(弱相互作用重粒子)的参数空间。本书详细分析了LHC实验尚未发现新粒子的结果,如何严重限制了WIMP的有效截面,特别是对“快柱(Lightest Supersymmetric Particle, LSP)”的质量范围进行了前沿的限制。 第18章:轴子(Axion)和超轻粒子的新机遇:重点介绍了对轴子质量在 $mu ext{eV}$ 到 $ ext{meV}$ 范围内的探测实验。内容包括对ADMX(Axion Dark Matter eXperiment)等实验中微波腔共振技术的深入描述,以及如何通过太阳(Solar Axion Search)和高能对撞机对轴子耦合常数的最新限制。 第20章:直接探测的地下堡垒:详细描述了XENONnT、PandaX等液态惰性气体探测器的设计原理,特别是对低能散射事件的甄别技术,包括对氡射气体的表面净化策略和时间分辨甄别(Timing Discrimination)。本书提供了这些实验中对WIMP-质子弹性散射截面最新的上限数据分析流程。 结语:未知的展望 本书在最后总结了当前暗物质研究面临的三大瓶颈:质量窗口的收缩、理论模型的泛滥,以及系统误差的难以摆脱。它预示了下一代实验(如探测室女座星系团或球状星团的X射线信号,以及下一代超灵敏的直接探测器)将如何试图突破这些限制。 目标读者: 物理学、天文学、应用数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从事宇宙学、粒子物理、天文仪器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科研人员。 对前沿物理学有浓厚兴趣,并具备扎实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的专业人士。 --- 附录中包含标准宇宙学参数表格、希尔伯特空间中量子场论基础回顾,以及必要的傅里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分心的人。学习新东西对我来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度。我担心《从零开始学太极》会不会是一本过于理论化、枯燥的书籍,那样我恐怕很难坚持下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易于上手的指导。它会不会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然后逐步组合?我尤其好奇,这本书是如何解决新手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困境的,比如动作不协调、重心不稳、呼吸不顺畅等等。它有没有提供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帮助我们纠正错误,巩固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带领我走进太极的世界,而不是让我独自摸索,感到迷茫。如果它能够通过一些有趣的练习游戏,或者将学习过程设计得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到,学习太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技艺,最难的就是开端。尤其是像太极拳这样,听起来就充满哲学和文化底蕴的运动,更是让人觉得难以捉摸。我拿到《从零开始学太极》这本书,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够解决这个“开端”的难题。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只讲套路、不讲原理的书,而是能够从根本上解释太极拳的运行机制。它会不会深入浅出地讲解“松”、“沉”、“空”、“灵”等核心概念,并给出具体的练习方法来帮助我们体会?我特别关注它在讲解基本功方面的详尽程度,比如如何做到身体的放松、如何掌握正确的站姿和步法、如何做到意念与动作的统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路径,让我在掌握基础动作的同时,也能逐渐理解太极拳的内在规律。如果它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自我纠错的建议,或者解答一些初学者最常遇到的疑惑,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真正做到“从零开始”,稳扎稳打地走向太极拳的学习之路。

评分

拿到这本《从零开始学太极》纯属偶然,当时在书店里随手翻阅,就被封面上的淡雅水墨画和书名所吸引。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太极拳更是我心目中一种极具神秘感和魅力的运动。然而,我对于武术和体育运动本身却知之甚少,常常觉得自己是那种“连操场都跑不动的”类型,所以“从零开始”这个词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担心那些专业的武术书籍会充斥着我听不懂的术语,让我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友好,它承诺的是引导完全不懂的人入门。我好奇这本书到底是如何将如此深奥的武术简化到普通人都能理解的程度的,它会不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动作和原理?我特别期待它能解答我心中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打太极到底有什么好处?我需要准备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找老师?这本书会解答这些吗?如果它真的能让我这个运动白痴也能对太极产生兴趣,甚至能够开始尝试,那它就真的太厉害了。我希望能看到它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基本姿势、步法、手法,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套路,而且最好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这样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会更容易掌握。

评分

我是一个对运动有着复杂情感的人。一方面,我深知规律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的惰性又常常占上风。直到我偶然接触到《从零开始学太极》,我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运动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太极拳是一种非常缓慢、枯燥的运动,更像是老年人的专属。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似乎强调了太极拳的内涵,不仅仅是肢体的舒展,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这种“内涵”具象化,让一个完全的新手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的。它会不会通过一些故事、历史典故,或是与其他文化元素的对比,来阐述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释“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些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概念的,它会不会给出一些实际的练习方法,让我们能够切身体验到这些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太极拳并非遥不可及,它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养生方式,是一种能够提升个人气质和内在修养的途径。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放下对运动的畏惧,开始享受运动的过程,那我真是太幸运了。

评分

我对太极拳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一些武打电影和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们。总觉得那是一种很慢、很沉稳的功夫,和我这种急性子、喜欢挑战性运动的人格格不入。然而,《从零开始学太极》这本书名,却意外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很好奇,它究竟是如何让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从“零”开始,一步步接触并掌握太极的精髓的。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我从未想过的关于太极的有趣方面?比如,它是否会从太极的起源、历史演变讲起,让我了解这门功夫的深厚底蕴?或者,它会更侧重于太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如何通过太极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身体亚健康状况?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处理“武术”和“养生”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的,它会不会既展现太极的实用技巧,又强调它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如果这本书能够在我意想不到的方面给我惊喜,让我看到太极拳的更多可能性,那它就非常有价值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