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徐霞客游记
定价:26.00元
售价:16.6元,便宜9.4元,折扣63
作者: 徐霞客,蔡晓峰 注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0864929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徐霞客游记》特点:
一、选目精当。入选这套文库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历经时间的积淀和考验。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旨在培养优良家风、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称的《颜氏家训》,等等。
二、注重实用。这套文库收录的经典图书,参照了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并强化了全民阅读需求。
三、这套文库所有收录图书,均依据版本进行了仔细校勘和认真编订,确保原文准确。同时,在校勘过程中,还对原编著者的笔误、录入错误予以订正。
四、节选适宜。这套文库定位于普及读本,对于《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等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特邀专家团队作了精当节选,辑录了*精彩、具代表性、*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
五、注释精准。在这套文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注意精选古文中读者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的文字进行了认真注释,并全部由学者进行审定,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和文字准确性,从而力求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
六、译文畅达。这套文库还邀请了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意思准确,行文畅达,文字优美,力求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汉语之美。
七、阅读方便。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这套文库的译注过程中,我们还特意穿插了许多对文化典故、文化常识的解读,如古代制度、职官、服饰、器具、习俗等,力求帮助广大读者在欣赏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增加古典常识,提升文化修养。
八、插图精美。我们专门为这套文库选配了精美插图,以增加阅读之雅趣,提高本文库品位。这套文库插图笔法精细、图像生动、印制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目录
出版说明
游天台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游白岳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
游武彝山日记
游庐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后)
游嵩山日记
游太华山日记
游天台山日记(后)
游恒山日记
游衡山日记
游七星岩日记
游象鼻山日记
游太华山记
粤西游日记(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下国学热潮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除了要接受外来的先进东西,还要对本民族过去的东西有一种扬弃,糟粕要剔除,但是精华的部分更需要发扬。
——百家讲坛主讲人、历史学者 纪连海
★古人云“经史者,国学之根柢也”,故而,年轻人要多读经、史,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与史学。年轻人读书不是要博闻强记、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树立心中的根基、志趣,所以,要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去历史深处找寻属于自己的师法与传承。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为大家阅读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百家讲坛主讲人、文化学者 郦波
从目录的结构和章节的划分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思路是极其清晰且富有逻辑性的,这对于一本需要系统性阅读的经典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似乎对游记的行程安排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梳理和提炼,这对于我们这些现代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过去阅读这类长篇游记,很容易在宏大的叙事和繁复的细节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这段文字描述的到底是哪个山脉的哪一段旅程。如果这本书能有效地将地理脉络和时间线索组织得井井有条,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串散落的珍珠,而是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这种结构上的优化,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流畅度和对整体脉络的把握能力,让人在跟随作者的脚步时,不会因为信息过载而感到疲惫,反而能更专注于体会那种行万里路的震撼与感悟。
评分我特别留意到了“注”者的名字——蔡晓峰。一位优秀的注释者,其学术功底和对原著的理解深度,直接决定了这部普及本的上限。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充满热情的解读之间的完美平衡。我设想,当读到那些关于奇花异草、怪石奇峰的描述时,注释不会是简单的植物学或地质学名词的堆砌,而是在适当的地方,穿插一些与同时期其他文献的旁证,或者对某些记载的合理性进行审慎的探讨。这种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注释,才是真正能赢得资深读者青睐的地方。它意味着,即便是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新的启发点和值得深思的论据,让这本书既能服务于初学者,也不会让那些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感到内容空泛或流于表面。
评分作为一名爱好者,我始终认为,优秀的经典普及读物,其价值不仅在于“读懂”原文,更在于“读出”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导读或者序言部分,能提供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去理解这位古代探险家在特定历史时期,他的旅行对于后世在地理学、博物学乃至文学上的深远影响。它不仅仅是一份旅行记录,更是一份珍贵的“活的文献”。我希望编者能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帮助读者理解在那个通讯不便、交通受限的年代,一个人如何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好奇心,去丈量和记录广袤的国土,这种开拓精神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对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升华,才是真正能让经典“活起来”的关键所在,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评分我不得不说,光是冲着这个“普及文库”的名头,我就对它的解读方式充满了期待。要知道,很多传统经典,尤其是像这类早期游记性质的作品,文字的晦涩和语境的隔阂常常是普通读者最大的障碍,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块硬骨头,需要极大的毅力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我特别关注了注释的细致程度,虽然我还没深入研读正文,但略微浏览了几处关键的地理名词和古代官职的标注,能感觉到编者非常努力地在搭建一座现代读者与古代语境之间的桥梁。这种普及工作,绝不是简单地把古文白话翻译过来就完事大吉,而是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地理的变迁有深刻的洞察力,才能给出既精准又易于理解的解释。我希望这本书的注释能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向导,在那些奇山异水之间,为我指明方向,而不是抛出一堆冷冰冰的脚注,期待它能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化深为易”。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有心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打磨过的精品。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调,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古朴的年代。封面那种写意的山水画风格,用墨的浓淡变化仿佛能让人嗅到空气中潮湿的泥土和松针的味道,虽然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翻阅前几页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就能感受到编者对中华文化那份深深的敬畏。特别是那些引文和注释部分的字体处理,既清晰易读,又保持了古典韵味,对比鲜明,看得出在细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光是欣赏这本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像那些轻飘飘的快餐读物,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感受那种沉淀了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这种对实体书载体的尊重,在当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视觉入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