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广东经典老火汤300例
定价:29.90元
作者:黄远燕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384675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本书从精选了300余道广东老火汤,并详细介绍了这些老火汤的制作诀窍、选材和制作方法,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与身体所需,按不同的功效选择合适的汤品,依法炮制,轻轻松松的煲出一煲鲜香四溢、疗效显著的正宗老火靓汤。
内容提要
《广东精选老火汤300例》中精选三百余道广东老火汤,其中以美容养颜、强身润脏、四季健康、滋补养生分类。书中详细介绍制作原料、方法、功效及饮用须知。
美容养颜老火汤具有美容润肤、滋补养颜、排毒养颜、等功效。
强身润脏老火汤具有健脾养胃、润肺解燥、清肝明目、养心安神等功效。
四季健康老火汤的制作诀窍、选料和制作方法,根据四季不同的节气特点,将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季节养生保健。
滋补养生老火汤具有滋补强身、滋阴补血、强筋壮骨、益肾壮阳等四大类。
书中将广东老火汤的制作诀窍、选料和制作方法,并根据不同的食疗作用,根据个人口味与身体所需,按不同的功效和身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汤品,依法炮制,煲出一煲鲜香四溢、疗效显著的广东老火靓汤。
目录
作者介绍
黄远燕,是一位地道的广东女子,现任中国烹饪协会高级会员,广东厨委会会员。黄远燕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饮食保健的方法。目前,她在一所烹饪学校当粤菜讲师,并且,不定期在很多家美食、健康、生活类杂志上发表料理专题以及文章,还曾参与编写《粤吃越有味》、《四季老火靓汤》、《四季营养餐》、《二十四节气养生》等书籍,受到众多读者欢迎和喜爱。
文摘
序言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枯燥乏味,毫无“故事感”。广东老火汤之所以迷人,不仅仅在于它的味道,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家庭传承、季节更替和生活哲学。一碗靓汤,背后可能藏着祖母对孙辈成长的期盼,或是对岭南潮湿气候的适应。优秀的食谱应该在介绍汤品时,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地域特色或者家庭小贴士。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是纯粹的指令式文本,干巴巴地罗列着食材重量和步骤数字,读起来像是在背诵一份技术说明书,而不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烹饪宝典。我希望了解为什么某个季节要用猪骨而不是鸡架,希望知道选用哪种姜片更佳,但这些“人情味”和“温度”在书中完全缺失。它缺乏那种能让你在冬夜里捧着它,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慰藉的魔力,仅仅停留在“能做”的层面,远未达到“能品味”的境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广东”基因实在太淡薄了,更像是一本披着岭南外衣的普通炖汤指南。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做了一道“椰子竹丝鸡汤”,按照指示炖煮了整整四个小时,结果汤水不仅没有达到老火汤应有的醇厚和胶质感,反而有一种水味很重、食材味道分离的窘境。我怀疑作者对“老火慢炖”的理解是否到位,或者根本就是图省事,把时间简单地拉长了事。广东老火汤讲究的不是“炖多久”,而是“火候的控制”——文武火的转换,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以及如何通过恰到好处的火候将食材中的精华“逼”出来,形成那层薄薄的油脂和浓郁的口感。这本书对此几乎是只字未提,全是些“放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X小时”这种幼儿园级别的指导。我对比了我母亲流传下来的手抄本,人家的关键步骤是写明了“水开后撇去浮沫,转微沸状态,保持汤面刚刚冒泡为宜”,这种细微的差别,恰恰是决定一锅汤是“水汤”还是“精华”的分水岭。这本书不仅没提供这些宝贵的经验,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去腥处理都一带而过,让人不得不怀疑作者是否有真正下厨的经验,或者只是在整理菜谱时偷工减料了。
评分更让人气愤的是,这本书的“300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和注水现象。我数了一下,光是“排骨汤”这个大类下,就出现了至少五种命名相似的汤品,无非是把几片玉米、几颗马蹄换了一下位置,就成了新的一例。这种明显的注水行为,是对购买者智商的侮辱。一本优秀的食谱,应该是精选和提炼的成果,每一道菜都应该是独一无二、值得尝试的精品。如果作者手头没有足够多的创新和独特配方,大可写成“100例精华汤”,而非用这种低级手段凑足数字。我尝试比较了其中两款“滋补鸡汤”,发现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多加了一两片枸杞,这根本不构成一个独立的“例”。这种品质管控的缺失,直接导致我对全书内容的可信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甚至连那些看起来正常的汤方,我也不敢再轻易相信它们是“经典”的代表,更别提是“广东”的精髓所在了。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匆忙应付出版社要求的草稿,而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厨房伙伴。
评分让我特别感到困惑的是,这本书在“药材”和“食材搭配”上的逻辑性缺失。广东汤是药膳的艺术,每种材料都有其寒热属性和特定的滋补功效,绝非随心所欲的堆砌。例如,书里有一款“清热祛湿汤”,竟然搭配了温补的红枣和桂圆,这在传统中医理论上是极不协调的,基本等于“白忙活一场”。我特意去查阅了其他权威的广府食谱,发现真正的祛湿汤大多会配以赤小豆、茯苓、薏米等,而红枣桂圆是用于补气养血的。这本书似乎把所有能想到的食材都一股脑塞了进去,美其名曰“丰富口感”,实则破坏了汤品的整体药理结构。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喝汤来调理身体、精准滋补的读者来说,这种不负责任的混搭是极其有害的。它更像是一个食材大杂烩,而不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的食谱,让人不敢轻易尝试那些声称具有特定疗效的汤方,生怕喝出“上火”或“湿重”。
评分这本号称“广东经典老火汤300例”的书,我满心欢喜地买回家,本以为能沉浸在广府人家对火候、食材搭配的精妙理解中,结果却是大失所望。首先,从排版和装帧上看,完全没有一本“经典”食谱应有的精致感。纸张偏薄,印刷色彩偏暗,很多汤品的图片拍得像是新闻纪实照片,食材的色泽和汤水的清澈度都未能充分展现出来,这对于一本主打“视觉诱惑”的烹饪书来说是致命伤。我翻开目录,试图寻找那些耳熟能详的滋补名方,比如花胶炖老鸡、虫草花炖瘦肉,结果发现很多配方要么过于基础,像是随便在网上就能搜到的家常汤水,要么就是用了一些非常规、不易获取的药材组合,根本不符合“经典”和“实用”的定位。更别提所谓的“300例”,很多看似不同的汤方,其底汤和基础步骤几乎是机械重复的粘贴复制,缺乏那种地域风味和世代相传的独特“秘诀”的深入挖掘。如果我只是想学做个番茄鸡蛋汤,我不需要买一本厚厚的“老火汤”大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匆忙拼凑出来的、缺乏专业编辑和营养师把关的初级资料汇编,完全无法满足一个对广东汤文化抱有敬意的食客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