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郁离子
定价:22.00元
作者:(明)刘基,吕立汉,杨俊才,吴军兰 注释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48284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购买国学经典**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国学经典**辑(40种)国学经典第二辑(40种)国学经典第三辑(20种)
内容提要
作为一部寓言散文集,《郁离子》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牢笼万汇、辩博奇诡的文学审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中闪烁着刘基治国安邦的思想光辉,以及对特定时代的社会认识价值。本书对《郁离子》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读经诵典,逐步提升,受益终生!
目录
千里马
千里马
忧时
规执政
良桐
巫鬼
乱几
养枭
献马
燕王好乌
八骏
蜀贾
失人心
请舶得苇筏
喻治
噪虎
抟沙
虞卿谏赏盗
论智
鲁般第二
鲁般
九尾狐
东都旱
萤与烛
德胜
德胜续篇
象虎
蟾蜍与蚵蚊
豺智
玄豹第三
玄豹
蚁垤
贿亡
惜鹳智
西郭子侨
救虎
采药
梓与棘
蛰父不仕
化铁之术
石羊先生
灵丘丈人第四
灵丘丈人
刑赦
贾人
好禽谏
五丁怒
晋灵公好狗
官舟
云梦田
弥子瑕
瞽聩第五
自瞽自聩
自讳自矜
祛蔽
宋王偃
越王
即且
术使
祥不妄集
规姬献
豢龙
蛇雾
采山得菌
枸橼第六
枸橼
淳于猜人赵
泗滨美石
子余知人
不韦不智
冯妇之死
燕文公求马
士劳谏用虞臣
养鸟兽
蛩蛩驱虚
致人之道
韩垣干齐王
噬狗
郁恶奔秦
乌蜂
议使中行说
论相
捕鼠
使贪
去蠹
蟆蠛第七
蜈蜿
德量
鳘辫失笑
淳于髡论燕叛
造物无心
秦医
不为不情之事
苟卿论三祥
齐伐燕
任己者术穷
论史
天地之盗第八
天地之盗
治圃
芈叔被黜
养民之道
民怨在腹
韩非子为政
力与智
省敌第九
省敌
辞祸有道
秦恶楚善齐
九头鸟
晋平公作琴
无支祈与河伯斗
常羊学射
一其心
造舟者操舟
诚则明
屠龙子与都黎奕
虞孚第十
虞孚
知一不知二
狸贪
蹶叔三悔
齐人好诟
好贿
见利不见害
识宝二
吴王吝赏
郑人学艺
弃农为驺
多疑与侥幸
天道第十一
天道
夺物自用
东陵侯问卜
气与情
牧民
天问
牧缎第十二
牧狼
割瘿
乌鹊之鸣
世事多变
食缑鲐
说秦
刍狙亡乘马
激不激
楚巫
公孙无人第十三
公孙无人
养猴
良心
饮漆毒水
石羊先生自叹
小人犹膏
鹰化为鸠
城莒
寡悔
晚成
盼子说齐宣王
蛇蝎第十四
蛇蝎
鹧鹚好音
靳尚
熊蛰父论乐
招安说
盗簟
种谷
汪罔与僬侥
神仙第十五
神仙
贪利贪德辨
论鬼
江淮之俗
岳祠
天下贵大同
麋虎第十六
麋虎
躁人
立教
应侯止秦伐周
树怨析
唐蒙与薜荔
荆人畏鬼
赏爵
井田可复
中山之酒
论物理
慎爵
天裂地动
羹藿第十七
羹藿
大智
安期生
行币有道
重禁
七出
九难第十八
难一
难二
难三
难四
难五
难六
难七
难八
难九
附录一 徐一夔《郁离子》序
附录二 吴从善《郁离子》序
附录三 王 袢《郁离子》序
附录四 张 元《郁离子》序
附录五 李濂书《郁离子》后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阅读这类“严肃”的古籍有些畏惧,担心内容会过于枯燥乏味,充满艰深的文言文和晦涩的背景知识,最终沦为书架上的一个装饰品。然而,这本书的注释团队明显用了“心”,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作者的思想动机和文化语境。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让原本冰冷的文字变得立体和鲜活起来。举个例子,对于某个政治观点,注释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阐述了“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理解深度。这种用心的编注工作,体现了对读者学习过程的尊重,让原本可能充满挫败感的求知之旅,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位学识渊博的向导带领下,游览一座宏伟的历史迷宫。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拥有的。首先,它的印刷质量和装帧工艺都达到了收藏级的标准,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显得过时。其次,它所选取的文本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是研究特定思想流派的重要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版本往往代表着一代学者对文本的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这本书汇集了多位注释者的心血,其学术上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我个人而言,将它放置在书架上,不仅仅是为了阅读,也是为了提醒自己,在这个信息爆炸、浮躁喧嚣的时代,仍然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守护的文化遗产存在着,它是我精神世界中一个坚实的锚点。
评分我通常喜欢在周末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选一个阳光最好的角落,翻开这本关于古代智慧的书籍。阅读的体验是极其私密而享受的,它不像那些快餐文化那样追求即时的刺激和轰鸣,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引人深思。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对叙事节奏的把控,那种抑扬顿挫,仿佛能听见古代士人的慷慨陈词和深沉叹息。每次读完一个小篇章,我都会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反复咀嚼那些文字蕴含的哲理和历史的厚重感,思考它与当下生活的关联。这种慢阅读的过程,极大地舒缓了日常工作带来的焦虑,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和重塑。它不是在“教”你什么,而是在“启发”你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直接灌输的知识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瞬间就能把我带回那个讲求格调与内涵的时代。封面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不是什么速食读物,而是需要静心品味的经典。内页的排版也极其考究,字体的选择、行间距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绝非敷衍了事。尤其欣赏它在注释和校勘上的严谨态度,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清晰详尽的注解简直是打通任督二脉的钥匙,很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和词汇,经过现代白话的解读后豁然开朗,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古籍的门槛,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和欣赏,这种对知识传播的敬畏之心,是如今很多出版物所缺失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那些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文本。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保存了古代的文献,更在于它搭建了一座现代读者与古代思想家之间的桥梁。通过细致的译注,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智慧重新焕发了光彩,使得我们能够直接对话那些遥远的声音。比如,书中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抉择的探讨,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坚守原则,如何权衡利弊。这种跨越时空的思想共振,是阅读经典最迷人的部分,它让我们明白,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力量感和历史的连贯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