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經典叢書:鬱離子
定價:22.00元
作者:(明)劉基,呂立漢,楊俊纔,吳軍蘭 注釋
齣版社:中州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48284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購買國學經典**輯、第二輯、第三輯請點擊:國學經典**輯(40種)國學經典第二輯(40種)國學經典第三輯(20種)
內容提要
作為一部寓言散文集,《鬱離子》是中國寓言發展史上一個裏程碑式的作品。它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其牢籠萬匯、辯博奇詭的文學審美價值,更重要的還在於其中閃爍著劉基治國安邦的思想光輝,以及對特定時代的社會認識價值。本書對《鬱離子》中的精華部分重新進行瞭校對與勘訂,並配有白話譯文,方便讀者閱讀並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讀經誦典,逐步提升,受益終生!
目錄
韆裏馬
韆裏馬
憂時
規執政
良桐
巫鬼
亂幾
養梟
獻馬
燕王好烏
八駿
蜀賈
失人心
請舶得葦筏
喻治
噪虎
摶沙
虞卿諫賞盜
論智
魯般第二
魯般
九尾狐
東都旱
螢與燭
德勝
德勝續篇
象虎
蟾蜍與蚵蚊
豺智
玄豹第三
玄豹
蟻垤
賄亡
惜鸛智
西郭子僑
救虎
采藥
梓與棘
蟄父不仕
化鐵之術
石羊先生
靈丘丈人第四
靈丘丈人
刑赦
賈人
好禽諫
五丁怒
晉靈公好狗
官舟
雲夢田
彌子瑕
瞽聵第五
自瞽自聵
自諱自矜
祛蔽
宋王偃
越王
即且
術使
祥不妄集
規姬獻
豢龍
蛇霧
采山得菌
枸櫞第六
枸櫞
淳於猜人趙
泗濱美石
子餘知人
不韋不智
馮婦之死
燕文公求馬
士勞諫用虞臣
養鳥獸
蛩蛩驅虛
緻人之道
韓垣乾齊王
噬狗
鬱惡奔秦
烏蜂
議使中行說
論相
捕鼠
使貪
去蠹
蟆蠛第七
蜈蜿
德量
鰵辮失笑
淳於髡論燕叛
造物無心
秦醫
不為不情之事
苟卿論三祥
齊伐燕
任己者術窮
論史
天地之盜第八
天地之盜
治圃
羋叔被黜
養民之道
民怨在腹
韓非子為政
力與智
省敵第九
省敵
辭禍有道
秦惡楚善齊
九頭鳥
晉平公作琴
無支祈與河伯鬥
常羊學射
一其心
造舟者操舟
誠則明
屠龍子與都黎奕
虞孚第十
虞孚
知一不知二
狸貪
蹶叔三悔
齊人好詬
好賄
見利不見害
識寶二
吳王吝賞
鄭人學藝
棄農為騶
多疑與僥幸
天道第十一
天道
奪物自用
東陵侯問蔔
氣與情
牧民
天問
牧緞第十二
牧狼
割癭
烏鵲之鳴
世事多變
食緱鮐
說秦
芻狙亡乘馬
激不激
楚巫
公孫無人第十三
公孫無人
養猴
良心
飲漆毒水
石羊先生自嘆
小人猶膏
鷹化為鳩
城莒
寡悔
晚成
盼子說齊宣王
蛇蠍第十四
蛇蠍
鷓鶿好音
靳尚
熊蟄父論樂
招安說
盜簟
種榖
汪罔與僬僥
神仙第十五
神仙
貪利貪德辨
論鬼
江淮之俗
嶽祠
天下貴大同
麋虎第十六
麋虎
躁人
立教
應侯止秦伐周
樹怨析
唐濛與薜荔
荊人畏鬼
賞爵
井田可復
中山之酒
論物理
慎爵
天裂地動
羹藿第十七
羹藿
大智
安期生
行幣有道
重禁
七齣
九難第十八
難一
難二
難三
難四
難五
難六
難七
難八
難九
附錄一 徐一夔《鬱離子》序
附錄二 吳從善《鬱離子》序
附錄三 王 袢《鬱離子》序
附錄四 張 元《鬱離子》序
附錄五 李濂書《鬱離子》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紙張的質感,散發著淡淡的書墨香,瞬間就能把我帶迴那個講求格調與內涵的時代。封麵燙金的字體,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感,讓人一眼就知道這不是什麼速食讀物,而是需要靜心品味的經典。內頁的排版也極其考究,字體的選擇、行間距的設置,都充分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看得齣齣版社在製作上是下瞭大功夫的,絕非敷衍瞭事。尤其欣賞它在注釋和校勘上的嚴謹態度,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清晰詳盡的注解簡直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鑰匙,很多晦澀難懂的典故和詞匯,經過現代白話的解讀後豁然開朗,極大地降低瞭閱讀古籍的門檻,讓傳統文化的精髓得以真正被大眾所接受和欣賞,這種對知識傳播的敬畏之心,是如今很多齣版物所缺失的。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閱讀這類“嚴肅”的古籍有些畏懼,擔心內容會過於枯燥乏味,充滿艱深的文言文和晦澀的背景知識,最終淪為書架上的一個裝飾品。然而,這本書的注釋團隊明顯用瞭“心”,他們不僅僅是簡單地解釋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瞭特定曆史背景下,作者的思想動機和文化語境。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讓原本冰冷的文字變得立體和鮮活起來。舉個例子,對於某個政治觀點,注釋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闡述瞭“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理解深度。這種用心的編注工作,體現瞭對讀者學習過程的尊重,讓原本可能充滿挫敗感的求知之旅,變成瞭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學識淵博的嚮導帶領下,遊覽一座宏偉的曆史迷宮。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那些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文本。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所有期待。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保存瞭古代的文獻,更在於它搭建瞭一座現代讀者與古代思想傢之間的橋梁。通過細緻的譯注,那些被時間塵封的智慧重新煥發瞭光彩,使得我們能夠直接對話那些遙遠的聲音。比如,書中對某種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抉擇的探討,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提醒著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如何堅守原則,如何權衡利弊。這種跨越時空的思想共振,是閱讀經典最迷人的部分,它讓我們明白,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對真理的追求,是永恒不變的主題,這讓閱讀過程充滿瞭力量感和曆史的連貫性。
評分我通常喜歡在周末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選一個陽光最好的角落,翻開這本關於古代智慧的書籍。閱讀的體驗是極其私密而享受的,它不像那些快餐文化那樣追求即時的刺激和轟鳴,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引人深思。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對敘事節奏的把控,那種抑揚頓挫,仿佛能聽見古代士人的慷慨陳詞和深沉嘆息。每次讀完一個小篇章,我都會閤上書本,在腦海中反復咀嚼那些文字蘊含的哲理和曆史的厚重感,思考它與當下生活的關聯。這種慢閱讀的過程,極大地舒緩瞭日常工作帶來的焦慮,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瞭滋養和重塑。它不是在“教”你什麼,而是在“啓發”你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安放自己的內心,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直接灌輸的知識來得深刻和持久。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擁有的。首先,它的印刷質量和裝幀工藝都達到瞭收藏級的標準,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顯得過時。其次,它所選取的文本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是研究特定思想流派的重要參考資料。更重要的是,一個好的版本往往代錶著一代學者對文本的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這本書匯集瞭多位注釋者的心血,其學術上的嚴謹性和權威性是顯而易見的。對我個人而言,將它放置在書架上,不僅僅是為瞭閱讀,也是為瞭提醒自己,在這個信息爆炸、浮躁喧囂的時代,仍然有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值得我們去尊敬和守護的文化遺産存在著,它是我精神世界中一個堅實的錨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