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
:68.00元
作者:拾穗人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33281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以至於能活在彆人心裏。”十八個短篇漫畫故事,記錄都市人所麵臨的共同睏境,展現小人物內心的焦慮與掙紮。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莫言、普林茲奬得主楊謹倫、安森納奬提名漫畫傢劉敬賢誠摯推薦。隨書附贈精美彆冊。
內容提要
《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以一個頭戴尖頂帽的小人為主人公,繪製瞭十八個短篇。作者在憤怒、懷恨、孤獨、深情等常見主題下,用高度凝練的圖像語言、極富衝擊力的畫麵、象徵性的寓言故事,展現瞭經濟迅速膨脹的當代都市中,小人物的焦慮、掙紮、抗爭。同時,在揭示睏境之餘,作者也在黑暗中傳遞齣人性的光亮,啓發人們學會去麵對生活。
目錄
作者介紹
本名謝鵬,漫畫傢。
作為使用全新分鏡語言的新生代漫畫傢,始終孜孜不倦地嘗試各種類型的創作,作品深受德國錶現主義影響,構思縝密,畫風老練,力求用少量的文字把“詩性”帶入圖像敘事中,雖無言,勝有聲。
1993年在《北京青年報》齣道,先後發錶過《草帽男》《電話》《照貓畫虎》《漫遊者諾金》等作品。
2001年開始多元發展,編劇導演的Flash動畫短片《前途》獲奔騰4Flash動畫電影節故事類影片大奬。
2007年,作品《恐懼》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2008年,主編漫畫雜誌《畫途W.A.Y.》。
2010年,《夜空之外的黑色之奮鬥篇》發錶於《獨唱團》首期。
2012年,英文版DarknessoutsidetheNight於國外各網站數字齣版,獲得廣泛肯定。
2017年,係列作品結集為《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正式齣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特彆的吸引力,低飽和度的色彩,一個模糊的背影,似乎在訴說著某種情感上的疏離和內斂。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這種氛圍所感染,仿佛它並非一本普通的小說,而是一扇通往某個隱秘角落的門,邀請你去探索那些被隱藏的、不願被輕易觸及的情感。盡管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憑這份視覺上的感知,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我猜想,這“渺小”二字,並非僅僅指物理上的大小,更可能是一種精神上的狀態,一種對自我存在感的審視,或者對外界壓力的消解。或許,作者想要探討的是,在宏大的世界中,個體如何安處自己,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寜靜,即便這份寜靜顯得微不足道。這種對“渺小”的另類解讀,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會非常深刻,甚至帶有一絲哲學思辨的意味。我期待著在字裏行間,能找到那些關於自我接納、關於如何在喧囂中保持內心平和的答案。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杯陳年的威士忌,初入口時可能有些許辛辣,但迴甘卻悠長而醇厚,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剛拿到《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這本書,我就被它的書名所吸引。這幾個字,像一個低沉的嘆息,又像一句溫柔的耳語,一下子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情感。我常常覺得,在這個充滿壓力和期待的世界裏,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想要“變得更大”,想要更成功,更被認可,更引人注目。然而,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似乎在呼喚一種“迴歸”——迴歸到一種不被外界乾擾的、寜靜的自我狀態。我猜想,作者可能想探討的是,有時候,過度的“強大”和“顯眼”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煩惱和束縛。而“渺小”,或許是一種解脫,一種卸下重擔後的輕鬆。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用文字來展現這種“渺小”的魅力?它是一種隱匿的智慧,還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洞察?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看到那些不那麼耀眼,卻同樣深刻而動人的故事,能感受到那種在平凡生活中發現不凡的喜悅,以及那種即便身處角落,依然能綻放獨特光彩的力量。
評分初次接觸到《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這個名字,便被它散發齣的獨特氣質所吸引。它不像許多書籍那樣直白地宣告自己的主題,反而用一種更為內斂、含蓄的方式,拋齣瞭一個引人深思的命題。在當下這個追求“齣眾”與“卓越”的社會環境下,這樣一個“渺小”的願望,顯得尤為特彆,甚至帶著一絲叛逆的色彩。我猜測,作者並非想要描繪一種消極避世的狀態,而是可能在倡導一種更深層次的自我認知和人生智慧。或許,“渺小”在此處,並非貶義,而是一種對生命本真的迴歸,一種卸下不必要負擔後的輕鬆,一種在喧囂世界中保有內心寜靜的能力。我好奇,作者會如何通過故事或筆觸,來詮釋這種“渺小”的價值?它是否意味著一種看透繁華後的通透,一種在平凡中發現詩意的能力,還是一種在人群中依然能夠保持自我獨立思考的堅定?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探索內在世界的門,讓我對“如何安處自我”有瞭新的期待。
評分我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叫做《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的書,雖然封麵並沒有特彆華麗的插畫,但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奇特的魔力,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不像那些市麵上常見的暢銷書,用醒目的標題和誇張的宣傳語來吸引讀者,反而是一種靜謐而內斂的邀請,仿佛在耳邊低語,卻又擲地有聲。我猜測,這“渺小”二字,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也可能是一種看透世事後的淡然。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似乎總是被鼓勵變得更強大、更顯眼,而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之,似乎在倡導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這種“渺小”的狀態?是那種被忽視的孤獨,還是那種置身事外、超然物外的智慧?我傾嚮於後者,因為真正的強大,往往來自於內心的平靜和對自我邊界的清晰認知,而不是盲目的膨脹和對外在認可的渴求。這本書,或許能為那些在社會洪流中感到疲憊和迷失的人們,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一個重新審視自我和人生的契機。
評分《我希望自己足夠渺小》這個書名,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穿,或者讓人立刻産生強烈欲望的書名,而是一種緩緩滲透,慢慢品味的類型。它像是一個秘密的邀請,邀請你去探索一個不那麼張揚,卻可能蘊含著深刻智慧的世界。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畫麵:也許是一個獨自坐在窗邊,看著落葉的年輕人;也許是一個在喧囂都市中,努力尋找一處寜靜角落的靈魂。我推測,這本書的內核,可能並非真的鼓勵人們變得“渺小”到消失,而是在這個“做大做強”的時代,反思過度追求外在成就可能帶來的空虛。它或許是在提倡一種“自在”的狀態,一種不為外界評價所動搖的內在力量,一種懂得適時放低姿態、擁抱平凡的智慧。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讀到那些細膩的情感描寫,那些關於自我和解的篇章,以及那種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片段中,尋找到生命意義的溫暖光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