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
定价:32.00元
售价:19.2元,便宜12.8元,折扣60
作者:张玉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104024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父母必读,新时代*符合中国社会的教子书《穷养儿子富养女》*的本土亲子教育法。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没有不愿意说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听话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和技巧的父母。
内容提要
作为父母,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平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当你吩咐或命令孩子做某事,孩子不愿意做或磨磨蹭蹭时,你立刻说道:“我数三个数!”
当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的梦想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算了吧!”
孩子是个“人来疯”,当来客人,你对孩子是否当场就打骂,还是威胁道“等客人走了再收拾你”?你知道这两种方式都很糟糕吗?
当孩子不听你的话,经常做错事,你是否说道:“你呀,一辈子都这样了!”
成对孩子的撒泼打滚,你束手无策,只好说道:“好好好!都依你!”
当发现孩子做错了事,你立刻气势汹汹地质问道:“这是谁于的?”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你不胜其烦,吼道:“再闹,再闹大老虎来把你吃了!”
当孩子做错事时,你立刻怒目而视,大加惩罚;当孩子做对事时,你立刻得意忘形,大加称赞,“你真棒”、“你真乖”不离口中,你是否知道你夸错了孩子?
作为父母,你的孩子是否对你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
孩子满脸忧伤地告诉你,他的心情很不好,你是怎么对待的呢?
你知道孩子在跟你说话时,你该怎么听吗?你应该嘴上怎样说,心里怎么想,姿势该怎么样的吗?
目录
篇 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章 蹲下身子说话——学会尊重孩子
1.放下家长的架子
2.做错事情要说“对不起”
3.学会给孩子面子
第二章 我家有个“人来疯”——如何在客人面前管教孩子
1.找出病症好下“药”
2.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打骂孩子
3.如何收拾“人来疯”
第三章 “人家心情不好呢!”——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1.尊重孩子的情绪
2.疏导强于打压
3.有效引导孩子的情绪
第四章 将孩子培养成自己的“粉丝”——要赢得孩子的尊重
1.凡出言,信为先
2.要夹对口菜
3.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二篇 与逆反孩子的沟通术
第五章 让孩子体会“自作自受”——惩罚不当会激起孩子的逆反
1.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2.说明比说教更重要
3.“打一顿”解决不了问题
4.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
第六章 你的地盘你做主——归还孩子的“自治权”
1.清晰地划出孩子的“地盘”
2.不要越“雷池”半步
3.教孩子学会“治理”自己
第七章 “逆子”可教——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沟通
1.你的孩子为什么会逆反
2.逆向思维应对逆反的孩子
3.对待逆反有技巧
第三篇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才会倾诉
第八章 孩子为什么对父母守口如瓶——如何“套”出孩子的心里话
1.孩子为什么不对你说心里话
2.不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打压孩子
3.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
第九章 家长愿意听,孩子才愿意说——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1.沟通从倾听开始
2.这样倾听有效
3.允许孩子说“不”
第四篇 沟通的误区
第十章 “我数三个数!”——不要威胁孩子
1.家长数的三个数
2.“三个数”对孩子的影响
3.从“鸣枪”到做“甩手掌柜”
第十一章 无理取闹的孩子怎么理——孩子无理取闹时的沟通术
1.以“不理”治“无理”
2.给孩子画个“饼”
3.“借力打力”与“顺藤摸瓜”
第十二章 “就你?算了吧!”——不要打击孩子
1.不要打击孩子
2.正确看待孩子的兴趣
3.帮孩子树立理想
第十三章 倾诉 倾听——家长应学会倾诉,教孩子学会倾听
1.鼓励孩子倾诉
2.教孩子学会倾听
3.父母要学会倾诉
第五篇 :和孩子说话有技巧
第十四章 慎夸“你真棒”——父母该如何夸奖孩子
1.一片赞赏一片光
2.别这样夸孩子
3.夸奖孩子有方法
第十五章 “你真乖”的杀伤力——不要用“乖”来要求孩子
1.“你真乖”对孩子的束缚
2.你可以不乖,但不要学坏
3.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十六章 “不关你的事,一边玩去!”——让孩子在参与之中成长
1.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我需要你的帮忙
3.适时上演“小鬼当家”
第十七章 “这是谁干的?”——父母追究责任,孩子寻找借口
1.“这是谁干的”带来的负面作用
2.弥补错误比追究责任更重要
3.培养勇于担当的孩子
第十八章 “你呀,一辈子都这样了!”——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1.贴标签效应
2.家长要嘴下留情
3.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孩子考了多少分,进了什么名校,而在于他是否身心健康,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9787510402494)这本书,正是切中了这个要害。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孩子,而是着眼于“连接”,教你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书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关于“积极倾听”的理念,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听孩子说话,更要理解他话语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有时候,我们家长太急于给孩子“解决方案”了,反而剥夺了他们表达和思考的机会。这本书或许会告诉我们,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去回应他,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这对于建立孩子强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至关重要。我之前也读过一些育儿书,但很多都感觉过于理论化,或者只针对某个年龄段,而这本书似乎涵盖了更广泛的沟通技巧,能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年龄的孩子。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变,更是亲子关系模式的升级,从“命令-服从”变成“伙伴-引导”。
评分最近跟朋友聊天,聊到孩子教育的困境,她推荐了我一本《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9787510402494)。她跟我说,这本书真的让她受益匪浅,让她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跃。我当时就很好奇,什么书能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了解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似乎是强调家长在沟通中的角色转变,从一个“权威者”变成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书中可能有很多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比如说,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是劈头盖脸地指责,还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他认识错误,并思考如何改正?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特别期待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如何“听”孩子说话,因为这往往是我们家长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我们总是忙着说,忙着教,却忘了用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育儿道路上的迷茫。
评分最近翻到一本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书,书名是《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书号是9787510402494。我不是育儿专家,也不是老师,就是个普通家长,孩子上小学了,正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有时候真的很想找个“秘籍”来应对。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书名吸引了,这简直就是每个家长的心声嘛!“说”和“听”,这两个词太关键了。平时跟孩子沟通,有时候感觉像对牛弹琴,说了半天他可能根本没听进去,或者听进去了也不当回事。反过来,想让孩子敞开心扉跟你说点心里话,也总是不得法,要么他抗拒,要么就含含糊糊。这本书的理论听起来就很接地气,像是把那些我们隐隐约约知道但又抓不住要领的东西给具象化了。我特别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的时候,怎么说才能让他配合,而不是惹得他大发脾气?再比如,孩子遇到烦恼了,怎么引导他愿意向我倾诉,而不是藏着掖着?虽然我还没开始细读,但仅仅是这个书名和初步的了解,就让我觉得这本书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性。育儿这条路,说实话,真是充满了挑战,有这样一本能提供思路和方向的书,感觉心里踏实不少。
评分手里这本《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9787510402494),光是书名就直击我心。作为一位在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让我感到头疼的,莫过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它不是从“如何管理学生”或者“如何让家长配合”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如何让孩子愿意说”和“如何让孩子愿意听”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入手。这说明了它可能非常注重沟通的“有效性”和“互动性”,强调的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交流方式。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可能对于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会有非常深入的探讨。比如,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或亲子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们。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书,叫《这样说孩子会听,那样听孩子肯说》,书号是9787510402494。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但仅从书名来看,我就觉得它切中了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痛点。我们为人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听话,能懂事,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并不恰当,导致孩子并不买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我们又渴望孩子能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但很多时候,孩子却显得沉默寡言,或者敷衍了事。这本书似乎点明了问题的关键——沟通。而且,它不仅仅强调“说”,更强调“听”。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输出”,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如何“输入”,如何真正地去理解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我很好奇书中会提出哪些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在孩子不愿意遵守规则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家长又该如何给予支持?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对于很多正在为孩子教育而烦恼的家长们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