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鮮粥 小菜精選1588例
定價:19.90元
作者:生活彩書堂編委會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64685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粥”是我國飲食文化的精粹之一,它不但具有調劑口味、平衡膳食的獨特作用,而且也是我國民間主要的食療佳品。本書所選粥品均經過營養專傢的精心挑選,不但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還具有保健、美容、塑身、療疾等多重功效。本書所選粥品綿軟可口,味道醇厚,鮮香滋潤,百喝不厭。本書所選粥品用料簡單、購買方便。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會比較苛刻一些,因為我關注的重點是“係統性”和“進階指導”。《鮮粥 小菜精選1588例》收錄的例數固然驚人,涵蓋瞭從清粥到八寶粥、從素炒到紅燒的廣泛範圍,但其結構上的跳躍性讓我感到睏惑。例如,在一章關於“海鮮粥”的介紹中,緊接著就是一節“客傢醃菜的做法”,兩者之間的邏輯聯係似乎不夠緊密,閱讀體驗上缺乏流暢的過渡。我希望能看到一個更科學的分類係統,比如按照“營養功效分類”、“主要食材分類”或者“烹飪技法分類”來組織內容,這樣檢索起來會更有效率。此外,書中對於“如何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配方”這部分著墨太少。比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哪些粥品中的澱粉含量需要特彆注意?哪些小菜中的鈉含量偏高?這類健康警示和改良建議,本書幾乎沒有涉及,這在現代健康飲食趨勢下是一個明顯的短闆。它更像是一個龐大的菜譜數據庫,而非一本有深度的飲食指導手冊,缺乏將食譜提升到“飲食哲學”層麵的思考。
評分我花瞭幾個周末的時間,集中精力研究瞭《鮮粥 小菜精選1588例》中關於“滋補類粥”的章節。這本書對傳統滋補食材的運用上展現瞭紮實的傳統知識,比如紅棗、枸杞、山藥這些經典搭配的用量比例,寫得非常地道和講究,確實體現瞭老一輩人對食材藥性的理解。然而,它在“小菜”的創新性上顯得力不從心。比如,在“涼拌菜”的部分,我幾乎找不到任何超越基礎麻醬、蒜泥調味的嘗試,沒有引入任何發酵類醬汁(如韓式辣醬或日式柚子醋)的組閤,這使得小菜的口味層次感相對扁平。更令人遺憾的是,本書對如何利用高壓鍋或電飯煲等現代廚具來縮短粥的烹飪時間,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有效的“智能優化”方案。它似乎固執地堅持著文火慢熬的傳統路徑,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上班族來說,意味著這些“精選”的美味隻能束之高閣。因此,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優秀的“曆史檔案”,記錄瞭過去的做法和風味,但在“麵嚮未來廚房”的實用性和創新性上,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和固步自封瞭。
評分說實話,當我翻開這本厚厚的《鮮粥 小菜精選1588例》時,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那種撲麵而來的“實用主義”氣息。這本書的設計風格極其務實,沒有太多花哨的排版或者復雜的藝術插圖,更像是祖母傳下來的那本被翻閱瞭無數次的食譜集。裏麵的字號大小和間距都非常舒服,方便在廚房裏手忙腳亂的時候也能迅速找到需要的步驟。我試著做瞭幾個小菜,比如那個據說能健脾開胃的醃蘿蔔,步驟寫得非常詳盡,連放鹽的量都給齣瞭剋數,這種精確度對於我這種“半吊子”廚娘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對季節性的食材介紹非常到位,明確指齣瞭哪些小菜適閤夏天吃,哪些適閤鼕天滋補,這種貼閤生活的指導比那些泛泛而談的食譜要有價值得多。不過,書中對一些非常見食材的處理方法介紹得相對較少,如果我一時買不到書裏提到的某種地方特産的菌菇或香料,就隻能自己摸索替代品,這多少會打斷烹飪的連貫性。總的來說,它是一本讓你安心、可靠的廚房伴侶,但如果你期待的是米其林級彆的精細流程,那可能會感到內容有些“接地氣”過頭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有一種奇特的“年代感”,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封麵配色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九十年代初期齣版物的味道,雖然這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但確實影響瞭初次閱讀的觀感。內容方麵,它最大的特點是“大而全”,幾乎涵蓋瞭所有你能想到的基礎款粥品和小菜組閤。我嘗試復刻瞭幾道“功夫粥”,比如需要長時間煨製的皮蛋瘦肉粥,它的火候控製要求描述得非常模糊,僅僅用“慢燉至米粒開花”來概括,這對於新手來說,到底要花多少時間、火苗要多小纔算閤適,完全沒有量化的標準,靠的完全是經驗積纍,這讓依賴精確指導的讀者感到無所適從。而且,很多小菜的配料錶看起來像是為瞭湊數量而堆砌上去的,比如明明是一道簡單的醋溜土豆絲,配料錶裏卻羅列瞭十幾種調味料,讓人感覺過於繁復,與“快手小菜”的主題背道而馳。這本書的價值可能在於它記錄瞭某個時期大量的地方風味,但它作為一本麵嚮當代讀者的食譜,在操作指導的清晰度和對現代生活節奏的適應性上,確實有提升的空間。
評分這本《鮮粥 小菜精選1588例》的書名倒是挺吸引人的,特彆是“1588例”這個數字,讓人忍不住想看看裏麵到底藏瞭多少寶藏食譜。不過,我拿到書後,發現它更側重於傳統和傢常的做法,對於我這種追求新奇口感和異域風味的讀者來說,可能略顯保守瞭一些。比如,我本期待能看到一些結閤瞭東南亞香料或者法式烹飪技巧的粥品創新,或者是用分子料理手法改良的小菜呈現,但這本書裏更多的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那些經典搭配,味道自然是沒得說的,畢竟是經過時間考驗的“老味道”。然而,在呈現方式上,比如圖片的選擇,雖然清晰,但總感覺少瞭那麼點“網紅”的誘惑力,不會讓人一看就立刻想在朋友圈曬齣來的那種感覺。而且,對於食材的深度挖掘,比如不同産地的米種對粥口感的影響、或者某種蔬菜在不同烹飪時間下的營養流失對比等專業知識,這本書並沒有深入探討。它更像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告訴你怎麼做,而不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更好吃、更健康。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無疑是極好的入門指南,但對於有一定烹飪基礎,想在細節上精益求精的人來說,可能需要再翻閱其他更專業或更具創新性的書籍來做補充。總體而言,它紮實,但缺乏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