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養生豆漿米糊蔬果汁
定價:39.90元
作者:吳瑩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8456707
字數:
頁碼:2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對於人體而言,水在身體內不但是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還直接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保證充足的攝水量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齣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量在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隻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本書是一本集調料、補身、防病、治病、、美容於一體的自製飲品百科全書,用通俗的文字介紹瞭近200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蔬果汁、茶飲、豆漿的製作方法,教你通過蔬菜、水果的巧妙搭配,製作齣色香味俱佳的養生蔬果汁、茶飲、豆漿等。詳解步驟,迅速上手,輕鬆榨齣健康、實用、簡單、平價的對癥飲品,滋養你的口舌、髒腑以及心靈,喝齣健康和活力。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集調料、補身、防病、治病、、美容於一體的自製飲品百科全書,用通俗的文字介紹瞭近200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蔬果汁、茶飲、豆漿的製作方法,教你通過蔬菜、水果的巧妙搭配,製作齣色香味俱佳的養生蔬果汁、茶飲、豆漿等。詳解步驟,迅速上手,輕鬆榨齣健康、實用、簡單、平價的對癥飲品,滋養你的口舌、髒腑以及心靈,喝齣健康和活力。無論是忙碌的學生、生活不規律的上班族,還是代謝減緩的中老年人、急需營養補給的孕産婦都能找到自己喜歡與適閤的蔬果汁或豆漿飲品。可以說,好的藥材是食物,好的醫生是自己。每天幾分鍾,為自己和傢人榨製一杯對癥的養生飲品,輕鬆嗬護全傢人的健康。
目錄
作者介紹
吳瑩,國傢高級營養師,博士。2005~2006年赴日本東京進修營養學,長期從事科學生活指導工作,主編《營養師教你做不生病的健康飲品》《傢政管理》等書,並在全國核心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轉變,在於思維模式的升級,而非僅僅是食譜的積纍。過去我對“米糊”的認知非常局限,總覺得它是那種黏糊糊、沒什麼味道的傳統早餐,是給小孩子或老人纔吃的。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將豆漿、米糊、蔬果汁這三種看似獨立的飲品領域,巧妙地通過“基底的選擇與調和”這一核心理念串聯起來。比如,它會教你如何利用不同粗細的米粉來控製最終的“掛壁感”和“滑順度”,如何用少量堅果醬來替代傳統的高熱量甜味劑來增加風味層次。閱讀過程中,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思考食物的“質地”和“口感”的平衡,而不僅僅是“營養成分錶”。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的每一次飲品製作都像是一次微型的味覺實驗,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現在甚至能舉一反三,根據冰箱裏現有的材料,大緻推算齣一種健康的搭配比例,這完全是拜這本書所建立起來的底層邏輯所賜。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絕對是值得我掏齣腰包的原因之一。坦白說,我不是那種時間充裕的“養生達人”,我需要的是能在忙碌的工作日早晨快速搞定的方案。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設計考慮得非常周到。它明確區分瞭“快速版”和“深度慢燉版”,對於時間緊張的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試過一個“五分鍾能量早餐”的米糊配方,隻需要提前將部分乾性原料用破壁機打成粗粉,第二天早上加入液體後直接加熱攪拌即可,整個過程控製在七分鍾以內。而且,它提供的配方大多取材於日常超市就能買到的普通食材,不會為瞭追求所謂的“稀有功效”而強迫讀者去購買昂貴的、難以獲取的“仙草靈芝”。這種對普通人生活場景的關照,使得書中的每一個建議都具備瞭長期堅持下去的可能性。我把這本書放在廚房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因為我發現自己每周都會根據裏麵的靈感,隨機組閤齣兩三個新的飲品來應對不同的身體狀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帶著泥土芬芳的樸實話語感,一下子就把我拉進瞭一個充滿健康與自然氣息的世界。我拿起它,首先關注的便是排版和插圖。要知道,一本食譜類的書籍,如果圖文不搭或者版麵擁擠,閱讀體驗立馬就會大打摺扣。幸運的是,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清晰的步驟圖,色彩搭配得宜,讓人一看就心領神會,即便是一些看起來復雜的製作過程,也能讓人躍躍欲試。尤其是那些對食材的處理細節,講解得極其到位,仿佛作者就站在你身邊手把手地教導。我最近剛嘗試瞭其中一個關於“喚醒清晨活力”的組閤飲品,它的配方平衡感非常棒,既有足夠的飽腹感,又不會給腸胃帶來負擔。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食材比例,還深入探討瞭不同食材搭配背後的中醫食療理念,這讓整個閱讀過程不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一種對身體運作規律的探索和學習。這種深度結閤傳統智慧與現代營養學的做法,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菜譜集。我常常在睡前翻閱,光是看著那些美好的食材搭配和文字描述,就能感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放鬆與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我鄰居王阿姨的話來說,就是“實在、接地氣,沒有那些玄乎的專業術語把你繞暈”。這正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很多養生書籍動輒引用晦澀難懂的醫學名詞,讓人望而卻步,生怕自己做錯瞭一步就“走火入魔”。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深諳普通讀者的心理需求。她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用親切的口吻娓娓道來。比如,在講解如何挑選優質的黃豆時,她沒有用什麼蛋白質含量百分比之類的硬數據,而是教你如何通過“豆粒的飽滿度和色澤”來判斷,這種“看、聞、摸”的感官體驗指導,遠比冰冷的參數更有操作性。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季節性食材替換”的那一章節。它讓我明白瞭,養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要根據時令變化靈活調整。今年春天,我嚴格按照書中的建議,用新鮮的嫩菠菜替換瞭部分常規綠葉菜,做齣來的米糊口感明顯更加清甜,完全沒有瞭以往那種略微的澀味。這種強調“順應自然”的理念,讓整個養生過程變得輕鬆愉快,而不是一種束縛。
評分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用心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紙張選擇偏嚮啞光質感,拿在手裏不會有那種廉價的塑料感,反而有一種厚重、可靠的信賴感。更值得稱贊的是,全書的配方索引做得極為清晰,我常常在尋找特定功效(比如“助消化”或“增強免疫力”)時,可以迅速定位到相關的飲品組閤。很多食譜書為瞭追求視覺衝擊力,會把字體設計得花裏鬍哨,結果就是查找效率低下。但這本書的設計師顯然更注重功能性,字體大小適中,關鍵的用量和時間標注都用粗體或不同顔色進行瞭強調,非常適閤廚房操作時手忙腳亂地快速查閱。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打磨,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度過多年廚房歲月的參考指南,其耐用性和易用性,保證瞭它不會很快被束之高閣,而是會成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