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豆浆,原来应该这样喝
定价:29.80元
作者:吴真真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146071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86kg
编辑推荐
每天的饮食营养,决定身体的健康; 一杯好豆浆,给你营养的基础保障。 “一杯鲜豆浆,全家保健康”,豆浆不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幼皆宜,更是价廉质优的液态营养品,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植物奶”、“心脑血管保健液”和“21世纪餐桌上的明星”。更多好书请点击:★新编养生家常菜1688(连续三年荣登开卷全国生活类畅销书排行榜。菜量大增,养生“菜典”名副其实。全书更新增数百个养生小贴士,真正让您做到食有所依、补而有道。)★把健康“碱”回来:酸碱平衡,健康的新活法(酸碱不平衡,体内百病生!关注自身健康,从酸碱平衡开始,吃出健康好体质,中医教你治“酸”排毒大作战!平衡体内酸碱值。)★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一本被评为的老年健康图书。一本儿女送给父母的健康枕边书)
内容提要
29种滋补豆浆 45道日常豆浆
35款养生豆浆个养护豆浆
16份豆渣料理 优选营养组合
丰盛营养又美味,天天喝出新花样
目录
PART 1 喝错要生病,喝对保健康——怎样喝到好豆浆
PART 2 好豆浆,养六腑——制作滋补的养生保健原液
PART 3 蔬果豆浆,搭配——口味升级,养生吃出新主张
PART 4 米香豆浆,五谷养人——营养加倍更养生
PART 5 花草豆浆,怡情养生——喝出身体好状态
PART 6 不同人群,喝不同豆浆——天然的植物家饮养护全家
PART 7 豆浆养生,对症祛病——豆浆食疗有妙方
PART 8 豆渣料理,美味菜肴——吃出健康好身体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天呐,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健康饮食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把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饮食小常识讲得明明白白。比如,它深入探讨了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那些“基本款”食物,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那么少。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比了几种不同烹饪方式对营养素保留的影响,简直是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习惯做法。作者的文笔非常接地气,仿佛就是邻家那位热爱生活、热衷研究养生的大姐在跟你分享她的秘笈,充满了生活智慧的温度。读完之后,我立刻回家检查了我的储藏室,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我的食材选择和烹饪顺序。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真的不是玄学,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正确生活细节之上的,非常推荐给所有想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的朋友们,它提供的都是立即可操作的改变,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一点,是它对“细节优化”的极致追求。我们都知道“水很重要”,但这本书会详细分析不同温度的水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甚至会讨论不同饮水容器材质可能带来的微小差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尊重。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多吃蔬菜”的空泛之谈,而是深入到“哪种烹饪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蔬菜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实操层面。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有一种解谜的快感。它成功地将那些看似复杂的营养学概念,转化成了可以立即在厨房里实践的“小窍门”和“黄金法则”。对于长期在健康问题上摸索,却不得要领的人来说,这本书无异于一张详尽的导航地图,清晰地指引你走向更科学、更舒适的饮食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它不仅仅停留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上,还深入挖掘了食物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连接。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吃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与生活、与自我对话的方式。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几段关于“慢食”和“正念饮食”的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狼吞虎咽,对食物心怀愧疚或毫无感觉。这本书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进食这个行为本身,去感受食物的质地、气味和温度。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单纯的卡路里计算要深刻得多。它让我开始享受备餐的过程,享受每一口食物带来的能量。这本书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工具书,它更像一位睿智的朋友,温柔地提醒你,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那些最简单、最日常的“吃”这件事情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真是独具匠心,它不像传统食谱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像一个探险故事,带着读者一步步揭开日常饮食背后的“真相”。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误区”部分时的严谨与幽默并存的风格。她不会直接指责读者的无知,而是巧妙地设置陷阱,让我们自己去发现过去的错误认知,然后给出科学的解释。书中引用的很多数据和案例都非常扎实,读起来让人信服力十足,但作者的解读又非常温和,让人愿意接受。有一章节专门讲了关于食物搭配的“化学反应”,以前我总觉得那些都是玄乎的说法,但这本书用非常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可视化了,让我这个理科盲都能大致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怎么吃,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思考”你的食物。我已经把它放到了床头,时不时翻阅一下,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养生指南”是抱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充斥着夸张和炒作。但是这本让我刮目相看。它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平衡感”。它没有陷入任何极端主义的泥潭,既不鼓吹完全生食,也不迷信任何单一的“超级食物”。相反,它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适合个体差异的饮食观。作者似乎对不同体质、不同生活节奏的人群都有所顾及,提供的建议都是可调整、可定制的。比如,它对“早餐该吃什么”这个永恒的难题,给出了好几个不同场景下的最优解,而不是一刀切的答案。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极为考究,简洁明了,把那些需要视觉辅助理解的概念解释得非常到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深入的“身体体检”,对自己的日常习惯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客观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