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训诂识小录 | 作者 | 吕友仁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570089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为作者训诂小学相关文章结集,凡36篇,内容广博,有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等问题的讨论,别开生面,富有新见。作者长于关注习见的字词的误解误用例子,追本溯源,予以解释,实有裨益于为学,亦可堪有兴趣者翻阅以增见闻。 |
| 作者简介 | |
| 吕友仁,1939年生,男,河南省荥阳市人,196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系。198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2年,到河南师范大学任教。1992年晋升教授。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研究方向为: 经学、训诂学、中原文献整理研究。整理古籍:《渑水燕谈录?归田录》、《潜研堂集》、《礼记全译.孝经全译》(全二册)、《周礼译注》、《礼记正义》等。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翻这本书,我就被其扎实的学术功底所折服。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对文献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密,简直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私塾学习。他对于词语的演变过程,不是简单地罗列考据,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治学态度,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行文中不乏精彩的辩证分析,对于一些历史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富有洞见的个人见解,但又保持了必要的审慎和谦逊。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像是在听一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引人入胜,让人对传统训诂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坦白说,我并非是科班出身,对学术著作往往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却异常流畅和愉悦。这得益于出版社在版式设计和校对上的严格把关。清晰的页眉页脚设计,使得在快速翻阅时也能迅速定位。校对工作做得极其认真,我仔细核对了几个关键引文的交叉参照,错误率极低,这在动辄引用繁复的学术著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贯的高标准,让人在阅读内容的同时,也能充分享受到高质量出版物带来的阅读享受,完全没有被冗余的错误信息干扰思绪。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学有涉猎的爱好者,我经常在阅读古籍时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市面上很多参考书要么过于简略,要么过于专业化,难以平衡。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学术问题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次查阅,都能有“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它就像一位随时待命、耐心十足的私人导师,陪伴我探索古籍世界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传统的线装风格,配上略带泛黄的书页质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学术风气鼎盛的年代。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纸张选择上的用心。尤其是字体排版,清晰又不失古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面对一些晦涩的古籍原文,也能保持专注。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书签还是扉页的印章,都透着一股精致的匠人精神。对于一个爱书之人来说,光是摆在书架上,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这种对传统阅读体验的尊重,在当下的快节奏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它所探讨的具体词条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考和研究古代语言的范式。作者在处理每一个词汇时所遵循的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文化乃至思维定势,都提供了宝贵的钥匙。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跨学科引用方面的广博视野,能将文献学、历史学、乃至民俗学的观察巧妙地融入训诂分析之中,使得每一个词条都呈现出立体而饱满的生命力。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路径,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教会我如何以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历史遗存下来的文字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