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与恢复 彩印
定价:128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开本:16
作者:【美】罗伯特·S.高特林(Robert S. Gotlin)
装帧:平装
ISBN:9787115450685
目录:
前言 vi
致谢 vii
损伤识别 viii
第1章 体能训练和保养 1
第2章 预防和治疗方法 15
第3章 损伤的类型和评估 39
第4章 脑震荡和头部损伤 55
第5章 颈部和颈椎损伤 67
第6章 肩部损伤 77
第7章 手臂和肘部损伤 99
第8章 手和腕关节损伤 121
第9 章 胸部和腹部损伤 137
第10 章 下腰背损伤 149
第11 章 髋关节损伤 165
第12 章 大腿和腘绳肌损伤 191
第13 章 膝关节损伤 205
第14 章 小腿和踝关节损伤 223
第15 章 脚和脚趾损伤 235
第16 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 259
索引 272
关于编辑 281
关于撰稿人 282
内容介绍内容简介: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运动损伤的困扰。本书由25位*名医生和治疗师共同执笔,结合近百幅骨骼及肌肉彩色解剖图,对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中的130种运动损伤的常见形成原因、识别方法、治疗方法、重返体育运动的条件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为教练员、专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运动损伤预防、治疗与恢复指导。与此同时,本文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体能训练计划、正确搭配营养饮食,并对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治疗原则、主要治疗技术和评估方法进行了阐释,旨在帮助读者有效预防损伤和在损伤发生后安全地重返体育运动。
01234567890123456789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太多标题夸大其实的“健身宝典”。然而,这本《运动损伤识别治疗预防方法指导书 运动锻炼健身书 科学体能》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的内容结构非常科学,逻辑性极强,从基础的生物力学原理入手,逐步过渡到损伤的急性期处理、亚急性期干预,再到长期的功能重建。这本书的“科学”二字名副其实,它没有回避复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了解释,让你在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同时,明白“该如何操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个体化康复计划制定”的章节,它强调了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避免了“一刀切”的训练误区。书里给出的那些恢复性练习,器材要求不高,很多动作甚至只需要借助一个瑜伽垫就能完成,非常适合居家自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信号捕捉能力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盲目地忍痛坚持,而是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身体进行“有效沟通”,这对于提升整体运动表现和延长运动生涯价值巨大。
评分我平常喜欢进行一些高强度的间歇性训练(HIIT)和CrossFit,这类运动对身体的冲击性很大,所以对如何科学地处理恢复和避免过度训练非常关注。我之前看过几本强调“休息至上”的书,但读起来总觉得有点保守。这本《正版 运动损伤的预防 治疗与恢复康复》的态度则更为积极和主动。它倡导的是一种“主动恢复”的概念,即通过精准的、低强度的辅助训练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而不是简单地躺着不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物理治疗手段的原理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的替代方案,比如冷敷与热敷的最佳时间窗、正确使用泡沫轴的时机和力度控制。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心理因素在疼痛感知和康复进程中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提醒我们运动康复不仅是身体的修复,更是心态的重建。读完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训练的敬畏心增强了,对待每一次酸痛都有了更科学的判断依据,不再是自己瞎琢磨,而是有了权威的指导手册在手。
评分从一个完全没有运动基础的入门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友好度是超乎想象的。别被它专业的名字吓到,实际上,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非常贴心地为“小白”留出了足够的学习空间。那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运动损伤急救包的内容,简直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保命符”。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了RICE原则(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背后的科学逻辑,告诉你为什么不能盲目地揉捏刚扭伤的脚踝。我过去总觉得受伤了就得去看医生,自己处理不来,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专业帮助到来之前,采取最有效、最安全的初步措施。此外,它还特别强调了营养补充在康复过程中的角色,哪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修复肌腱和韧带的关键,这些生活化的知识点让整本书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预防到急救,再到长期科学体能提升的“全景式”指南,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值得反复研读和珍藏。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沉甸甸的,拿在手里就知道分量十足。我是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运动生理和损伤学有着基础认知,但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层面给我的启发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治疗指南”,更是一本系统性的“运动科学百科”。我特别留意了它在“运动表现优化”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纯粹的伤病处理区分开来,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来最大化运动潜能,同时降低潜在风险。例如,书中关于爆发力训练中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力量比例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来预防交叉性损伤,都极其专业且具有指导价值。彩印的图片和图表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关节稳定机制图,也能一目了然。我用它来辅助我的实习指导工作,学生们反馈非常好,因为书中的指导语境更贴近实际训练场地的需求,而不是冰冷的实验室数据。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配得上“科学体能”的称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彩印的内页更是加分项。我一直对运动损伤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市面上的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过于泛泛。拿到这本《正版 运动损伤的预防 治疗与恢复康复》后,我立刻被它详实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所吸引。特别是关于不同类型损伤的识别部分,作者用了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阐述,配上清晰的解剖图和实际案例分析,让人能迅速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尤其欣赏它在预防策略上的深度挖掘,不仅仅是笼统地提“要注意热身”,而是细化到了不同运动项目、不同阶段的热身方案,以及如何根据自身体能水平调整训练强度。作为一名业余跑者,我常常为膝盖和小腿的酸痛困扰,这本书里的康复训练模块,步骤清晰、动作分解到位,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安全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它更像是一位贴心的运动康复教练,随时待命,给予最科学的指导,这种实用性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极少体验到的。 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运动,又对运动安全有所顾虑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