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這才是釀造醋:釀對了才有保健效果,蔬果穀物醋自釀手冊
作者:徐茂揮
出版:幸福文化
语种:繁體中文
页数:224 页
装帧:平装
ISBN:9789869578554
出版日期:2018-04-03
你喝的是純天然釀造醋?自己釀才能喝得安全又健康。从整体的阅读感受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完整且令人信服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提案。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酿醋”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与食物、与自然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指南。它的深度足以满足有经验的酿造爱好者去优化和精进自己的技艺,而它的广度又足以引导毫无经验的初学者安全、顺利地迈出第一步。在如今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时代,能够亲手掌握制作基础调味料的能力,带来的不仅仅是口感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对生活掌控感的增强。这本书成功地将一项看似复杂的传统技艺,解构成了易于理解、易于实践的步骤,同时又保留了其应有的神秘感和探索的乐趣。它激发了我对其他发酵食品的兴趣,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健康、更自然生活方式的大门。阅读完毕后,我的感觉是: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想去厨房,开始我的第一个发酵实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比较朴实的纸质,那种微微带有一点粗粝感的触感,立刻就让人联想到手工制作的质朴与真诚。色彩搭配上,主色调是那种温暖的大地色系,配上醒目的书名字体,既有传统手作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简洁。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虽然不是那种极其光滑的铜版纸,但它的米白色调和适中的厚度,让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对照操作的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翻开书本时,那种淡淡的纸墨香气混合着一点点清新的感觉,仿佛已经能预嗅到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妙气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非那些冰冷、批量印刷的书籍所能比拟。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图文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大量的步骤图和成品展示图清晰明了,即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快速抓住重点,减少了摸索的时间。整体来说,这本书的外在包装和内在的物理质感,已经成功地将“自酿”这件事的仪式感和美好传递给了读者,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想要立刻动手实践的冲动。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美的工具箱的序章,让人对手中的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作者在叙述风格上展现出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甚至可以说是带着一种老友分享经验的亲切感。语言上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便是需要提及科学名词,也会立刻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类比解释,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操作细节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对“耐心”和“尊重自然”的强调。他反复提醒我们,发酵是一个生命过程,急躁不得,要给予原料足够的时间去“呼吸”和“转化”。这种慢节奏的引导,恰恰是现代社会中我们最稀缺的品质。读这本书,不只是学习如何做醋,更像是在学习一种更慢、更专注的生活哲学。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或者作者自己的失败经历,也让整体的阅读体验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枯燥的说明书。当读到关于如何“聆听”发酵的声音,如何通过气味来判断状态的描述时,我仿佛真的站在了酿造罐旁,感受着那股生命力的流动。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是很多技术类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它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米醋或果醋,而是大胆地拓展到了更多种类的原料,比如那些我们日常容易忽略的边角料或普通食材。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是它对“发酵起始物”准备的细致讲解,这往往是新手最容易卡住的瓶颈。作者提供了从零开始培养自然酵母的多种可行路径,并清晰地列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所需时长。更难得的是,它不仅教你“怎么做”,还非常负责任地教会你“如何判断成品的好坏”以及“储存的注意事项”。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成品醋进行更深层次加工(比如制作调味醋或浸泡型醋)的章节,更是极大地扩展了成品的应用场景,让酿造的乐趣得以延续和升华。我尝试着按照书中建议,用那些快要过季的水果制作了一批醋,成品出乎意料的纯净和香甜,那种收获的喜悦感,直接肯定了之前所有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性强到令人佩服,它不像某些食谱书那样只罗列配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开篇部分对“醋”的本质、发酵原理以及不同原料之间相互作用的阐述,深入浅出,即便是对生物化学完全不了解的新手,也能通过作者的循序渐进的讲解,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自信心,让我们明白,酿造并非玄学,而是可以被精确掌控的科学过程。随后,它对不同发酵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了详尽的预判和解决方案的归类,这部分尤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比如,针对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变化对酵母活性的影响,它都给出了具体的调整建议,而不是一刀切的通用法则。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第一次尝试失败时,没有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反而能很快定位问题所在。阅读过程中,我几次暂停下来,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被某些细节的精妙设计所折服,不得不停下来回味一下,这种深入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乐趣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