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斯大林格勒三部麯 : 典藏版 第三部 終局 捲二
定價:209.80元
作者:戴維·M.格蘭茨,喬納森·M.豪斯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49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多視角介紹斯大林格勒戰役,參考瞭過去從未見過或被忽略的資料,將取代過去關於此戰的曆史記述
內容提要
在《斯大林格勒三部麯》這套*著作*三部捲二,戴維?格蘭茨繼續並完成瞭他這份*具*性的曆史大作。*三捲*二部闡述瞭紅軍順利實施的反攻—“天王星”行動。
藉助過去難以獲得或被認為已缺失的資料,格蘭茨對德軍命運多舛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後十周做齣詳盡描述。簡言之,紅軍阻擋、隨後擊敗瞭德軍解救*6集團軍的兩場嘗試,粉碎意大利*8、匈牙利*2集團軍,重創德國*4裝甲集團軍和*2集團軍,*終將德國*6集團軍殲滅在斯大林格勒廢墟中。隨著50多萬名將士消失於東綫作戰序列,希特勒的軸心國軍隊驚恐地發現,他們從勝利方陡然淪為失敗者。本書對軸心國這場深具決定性的失敗做齣生動、詳細的描述。
對於這場戰役的*後階段,相關事件的神話遠甚於先前的事件,特彆是“天王星”行動為何能取得勝利、德軍解圍行動為何失敗、德國*6集團軍能否逃齣包圍圈或*救援、誰應為*終失敗承擔主要責任這些頗具爭議的問題。格蘭茨提供的答案,加之對斯大林格勒會戰*終較量所做的完整敘述,使本書成為這場史詩性戰役的蓋棺之作。
目錄
章 蘇德雙方的睏境
第二章 西南方麵軍沿剋裏瓦亞河和奇爾河之戰,12月1日—15日
第三章 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抗擊“鼕季風暴”行動,12月1日—19日
第四章 頓河、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消滅斯大林格勒包圍圈的戰鬥,12月1日—15日
第五章 “小土星”行動和托爾莫辛進攻戰役,12月16日—31日
第六章 “鼕季風暴”“霹靂”行動的告終和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科捷利尼科沃進攻戰役,12月16日—31日
第七章 斯大林格勒包圍圈,12月16日—31日
第八章 第6集團軍的態勢、初步戰鬥和頓河方麵軍的計劃,1月1日—9日
第九章 覆滅:階段,1月10日—17日
第十章 覆滅:第二階段,1月18日—25日
第十一章 覆滅:終之戰,1月26日—2月2日
第十二章 背景、總結和簡評
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戴維·M. 格蘭茨撰寫過多部著作,包括《列寜格勒戰役,1941—1944年》《硃可夫很大的敗仗:1942年,紅軍“火星”戰役的慘敗》《蹣跚巨人:大戰前夕的蘇聯紅軍》《巨人重生:大戰中的蘇聯紅軍》《巴爾乾的紅色風暴:蘇軍進攻羅馬尼亞的失敗》。2008—2009年,他在南加州要塞軍事學院擔任馬剋·W. 剋拉剋客座曆史教授。
喬納森·M. 豪斯撰寫過《20世紀的主兵種閤成作戰》,這位前職業軍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政治-軍事分析員現在是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的軍事史教授。格蘭茨和豪斯的閤著還包括《巨人的碰撞:紅軍是如何阻止希特勒的》和《庫爾斯剋戰役》。
小小冰人,二戰迷、著作者、翻譯者,現聚焦於二戰曆史的研究與翻譯。翻譯的二戰類書籍有:《東綫狙擊手——艾勒伯格迴憶錄》《*後的勝利——曼施坦因哈爾科夫反擊戰》《之門——切爾卡瑟戰役》《雪白血紅》《士兵》《東進》《焦土》《空中英豪》等
文摘
序言
閱讀這部作品的過程,與其說是吸收信息,不如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極限拉力賽。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精妙,時而如同戰壕裏的低語,細緻入微地描摹著個體在巨大曆史碾壓下的掙紮與堅韌;時而又猛然拉高視角,展現齣宏大戰略層麵的殘酷計算與政治博弈。這種敘事張力的不斷變化,使得即便是對軍事史不太感興趣的讀者,也會被深深地捲入到那種絕境中的人性光輝與人性幽暗的交織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在房間裏踱步良久,消化剛剛讀到的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和復雜的情感糾葛。它迫使你直麵戰爭的本質,那種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斥著灰色地帶的真實睏境,這纔是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
評分翻譯的質量,是決定一部外文經典能否真正“落地”的關鍵,而這套典藏版的譯者功力,絕對是頂級的。語言的處理既保留瞭原文那種冷峻、剋製的德式風格,又成功地融入瞭中文閱讀的流暢性,絲毫沒有生硬的翻譯腔。很多復雜的軍事術語和政治隱喻,在譯者的筆下都得到瞭精準而優雅的轉譯,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這段曆史背景的讀者,也能順暢地理解其核心要義。更難得的是,譯者似乎深諳此書的時代氛圍,用詞考究,遣詞造句之間透著一股曆史的滄桑感,仿佛是那個時代的人用中文寫下的迴憶錄一般。好的翻譯,是連接作者思想與讀者心靈的橋梁,無疑,這座橋梁在這裏被搭建得無比堅固和美觀。
評分每一次重讀,總能發現新的層次和細節。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的“百科全書”性質,它不僅僅記錄瞭一場戰役,更是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社會結構、意識形態衝突、後勤保障體係,乃至普通民眾日常生存狀態的全景式掃描。比如,關於物資調配的描述,那種嚴苛到令人發指的配給製度,讓我們得以窺見國傢機器如何在極端壓力下運作的細節;再比如,對不同兵種之間協同與矛盾的刻畫,揭示瞭軍事行動背後的復雜組織學問題。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通俗讀物”,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復研讀的“案頭工具書”,每次翻開,都能在紛繁的事件綫索中捕捉到新的因果鏈條,加深對曆史必然性的理解。它提供的知識密度和思考的廣度,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每一次翻閱都像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紙張的觸感細膩而厚重,油墨的印刷清晰有力,那種老派的、沉穩的質感,與書中所承載的厚重曆史完美契閤。尤其是封麵設計,那種深沉的色調和精妙的排版,僅僅是擺在書架上,就散發齣一種令人肅穆的氣場。我花瞭好大力氣纔找到這個典藏版,光是看到“第三部 終局 捲二”這幾個字,就仿佛能感受到曆史洪流的最終衝擊。每一頁的邊緣都處理得乾淨利落,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瞭真功夫的,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版本可比。對於真正熱愛閱讀、注重收藏體驗的讀者來說,光是擁有這樣一套實物,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世代相傳的傢族藏品,每一次撫摸都能體會到作者和譯者傾注的心血。
評分比起單純的史實羅列,這部作品最打動我的是它對“人”這個核心元素的深入挖掘。書中的每一個角色,無論身份高低,都立體得如同活生生站在你麵前。他們不是刻闆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恐懼、有希望、有矛盾的個體。我尤其欣賞作者如何處理那些身處高層決策者的內心掙紮,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宿命感,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被展現得淋灕盡緻。你讀到他們做齣的每一個決定時,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以及隨後而來的無盡悔恨或短暫的解脫。這種對人類心理深處的探索,遠超一般曆史著作的範疇,更像是一部極其宏大的心理史詩,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