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美国三大著名的基金会——福特、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外交事务的介入,追溯了美国从一个“孤立主义”国家向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转变的历史,揭示了基金会对美国霸权的塑造和影响。二战后,美国希望取代英国的全球霸权角色,并创造了必要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军事的和制度的能力。作者通过美国三大基金会在尼日利亚、智利、印度尼西亚活动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这种由基金会构建的精英知识网络事实上构建了美国在20世纪主导地位的基础。作者认为“慈善”基金会并不如它们字面上的意思那样纯洁,正是借助基金会之手,美国对全球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得以实现,而所有这些都是以慈善的名义进行的。
##装帧精美,内容很有借鉴意义。
评分基金会的目的并不是公开宣传的:消除贫困、救助穷人、改善生活水平,而是构建全球知识网络,发展一种知识份子、思想流动的机制,从而将全球权力的不平等制度“永久化”。基金会并不重视基于大众的项目和网络,而倾向于精英机构和网络,是一种内在的精英式政治和意识形态策略。
评分基金会的目的并不是公开宣传的:消除贫困、救助穷人、改善生活水平,而是构建全球知识网络,发展一种知识份子、思想流动的机制,从而将全球权力的不平等制度“永久化”。基金会并不重视基于大众的项目和网络,而倾向于精英机构和网络,是一种内在的精英式政治和意识形态策略。
评分##左派论调。美国资本家的慈善基金会,当然是以资本家个人价值观喜好为主导,要说他们都是为美国政府服务的,实在过于牵强。连基金会资助的研究而不支持另一些研究都可以拿来说这是打击左翼和民族主义,夸张了。不过无论何种美好愿望,在推行过程中必然有水土不服和失败的案例,甚至会被利用,锅都让国际慈善组织背,不能够吧。但也提供了一些事实,可以继续关注非洲,印尼,和拉美的情况,以及新自由主义本身的历史境况。
评分##这真的是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美国在全球的文化渗透,书中梳理了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在美国崛起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读完觉得慈善背后隐藏的有可能是文化霸权和扩张,有时候慈善也是有目的性的。
评分##包装高大上,揭示了美国三大基金会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影响,翻译还不错
评分##封面很有特点。在模糊的理论印象中,超级财团肯定会对国家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这本书就给了现实的、可以看得清的答案~
评分##本书探讨了美国三大基金会——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在美国崛起中的作用。正是借助基金会之手,美国对全球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得以实现,而所有这些都是以慈善的名义进行的。本书包装精美。
评分##本书探讨了美国三大基金会——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在美国崛起中的作用。正是借助基金会之手,原来美国对全球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得以实现,而所有这些都是以慈善的名义进行的。它们的做法高超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