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 | 元麯鑒賞辭典 新一版 | |
| 定 價 | 96.00元 | |
| 作 者 | 蔣星煜 主編 | |
| 重 量 | 1400剋 | |
| 開 本 | 大32開 | |
| 裝 幀 | 精裝 | |
| 頁 數 | 1551頁 | |
| 齣版時間 | 2014年8月第1版 | |
| 齣 版 社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
| 條 形 碼 | 9787532641482 |
| 編輯推薦 |
| 文學鑒賞辭典係列是上海辭書齣版社的品牌。《元麯鑒賞辭典》是這一鑒賞辭典係列的經典之作。自齣版以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與《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古文鑒賞辭典》等在中國齣版界一度形成熱點,成為有品牌效應和品位的精品圖書。新一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封麵、版式、字體,字號放大,增加與內容相符的木刻版畫若乾幅,全麵提升瞭本書的檔次和品味。 媒體評論
從根本上來說,由《唐詩鑒賞辭典》開山的這一“大係”,之所以能有輝煌的往昔,至今仍成為上海辭書齣版社的品牌書之一,其所依恃的就是創造性和高質量。這是一切圖書的生命力之所在;我衷心希望兼具這兩種特色的齣版物今後越來越多。 ——章培恒
上海辭書齣版社總是在默默無聲地做大事。展示它的業績的,既不是新聞媒體的熱鬧,更不是書店倉庫的堆積,而是一年又一年韆傢萬戶的書房。那一套中國古代詩詞文麯鑒賞辭典,二十多年前開始齣書,一直廣受讀者歡迎。 ——餘鞦雨 |
| 內容簡介 |
| 蔣星煜主編的《元麯鑒賞辭典(新1版)(精)》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麯作傢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數四十五套(含三百一十九支麯),雜劇一百三十七摺(涉及八十八本,含四百六十四支麯)。共有篇目七百十二篇。本書所列篇目及原文,基本上參照《全元散麯》、《元麯選》、《元麯選外編》、《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元人雜劇鈎沉》等著作校訂,為免繁瑣,一般不另作說明。正文中作傢的排列,大緻以生年先後為序;生年無考者,則以在世年代先後為序。同一作傢的作品,一般依《全元散麯》與《元麯選》篇目次序排列,個彆作品酌情略作調整。本書賞析文章,小令基本上每麯一篇,也有數麯一篇者;套數每套一篇;雜劇每摺(或選一麯,或選數麯)一篇,個彆例外。 |
| 目 錄 |
| 齣版說明 |
| 作者簡介 |
| 陳振鵬,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章培恒, 1934年生,浙江紹興人,復旦大學教授。他長期緻力於中國文學研究,在倡導中國文學古今貫通研究等方麵成就卓著,贏得瞭學界的廣泛稱譽,為中國文化發展做齣瞭積極的貢獻。代錶作《中國文學史新著》。 |
我對這套書的“鑒賞”二字抱有極高的期望,它不應該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字典”,而更應該是一本“導讀手冊”。真正的鑒賞,需要結閤當時的音律、舞颱錶演習慣,甚至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考量。我期待新版中能加入更多關於麯牌、麯調的背景知識,讓讀者在查閱某個劇目的唱詞時,能順帶瞭解它原本是配以何種鏇律吟唱的。這樣,即使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士,也能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個更接近原作的聽覺體驗。我之前翻閱的幾本同類書籍,往往在文化背景的闡釋上非常單薄,解釋完“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就戛然而止瞭,讓人意猶未盡。希望這本辭典能深入挖掘詞語背後的文化意蘊,提供更豐富、更具啓發性的見解,真正做到“鑒賞”二字名副其實。
評分這本大部頭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我最近迷上瞭研究古代文學,尤其是宋詞和元麯,但總覺得手頭的資料不夠係統,有些詞匯和典故一遇到就卡殼。我希望找一本既權威又能兼顧到我這種“初級進階者”需求的工具書。市麵上那種薄薄的小冊子,要麼過於簡略,要麼就是冷門得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特彆是大字體的排版,簡直是為我這種需要戴老花鏡的“中青年讀者”量身定做的,翻起來一點也不費勁,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太纍。精裝的質感也讓人覺得物有所值,擺在書架上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陳設。我特彆看重主編的學術背景,蔣星煜先生的名字在古典文學圈裏那是響當當的,他的版本自然讓人多瞭一份信賴感。我期望它在收錄的廣度和深度上能做到平衡,既要涵蓋主流經典,也要對一些細微的、容易被忽略的文化背景有所闡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案頭工作增添瞭一位得力的助手,那種“終於找到靠譜的瞭”的踏實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評分從包裝的精細程度來看,上海辭書齣版社這次似乎下足瞭本錢,這種精裝版的耐用度遠超平裝本,意味著我可以把它當作一本可以伴隨我未來數十年學術探索的夥伴。我購買這類工具書,最看重的是其“一錘定音”的權威性,即遇到爭議性的解釋時,它能提供一個被廣泛認可的、有理有據的觀點。因此,我非常關注它對傳統版本(如《全元麯》中的某些注釋)的繼承與批判性吸收。希望新版在保留經典解釋的同時,也能引入現代紅學、元麯學研究的新成果,特彆是對於一些在曆史長河中被誤讀或被淡化的細節,能有精準的修正。如果這本書能做到既有紮實的傳統功底,又不乏現代學術的敏銳性,那麼它無疑將成為我書房裏不可替代的“定海神針”。大字體的舒適感隻是錦上添花,真正的價值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無可置疑的學術可靠性。
評分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元麯的時候,那種文白夾雜的錶達方式和特有的俚俗氣質,真的讓我有點手足無措。很多劇目裏的唱詞,光是看字麵意思根本體會不到當時的韻味和情感張力。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辭典,不光是解釋字詞的含義,還能稍微點撥一下它在特定語境下的“言外之意”或者當時的社會背景。比如,一個看似平常的詞,在元代可能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或者僅僅是當時市井的流行語。我希望這本新版能在這方麵有所突破,提供更豐富的注釋和例證。上海辭書齣版社齣品,通常意味著其文本校對和規範性是極高的,這對於我這種對學術嚴謹性有要求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之前買過一些地方齣版社的類似書籍,常常發現注釋前後矛盾或者錯漏百齣。這本書的“新版”字樣也讓我充滿期待,希望能看到它對前一個版本進行的大幅修訂和增補,尤其是對近些年學術界新發現的一些元麯材料的收錄情況。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戲麯愛好者,我主要關注的是元雜劇的唱詞和散麯的格律問題。我發現很多時候,理解一篇散麯的妙處,關鍵在於對其中典故的精準把握。如果典故錯瞭,或者理解偏瞭,那麼作者想要錶達的那個精巧的結構和諷刺的力度就完全散架瞭。我尤其關注辭典裏對那些“一詞多義”現象的處理。在古典文獻中,一個詞匯在不同的朝代,甚至在同一朝代的詩、詞、麯中,意義都可能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本辭典如果能清晰地勾勒齣這種語義的流變,那對深入理解文本簡直是雪中送炭。此外,大字體的設計,雖然是為瞭方便閱讀,但也從側麵反映齣齣版社對讀者群體的細緻考量——他們理解到,真正深入研究古代文獻的群體,可能更看重清晰度和長時間使用的舒適度,而不是追求便攜。這種用戶導嚮的思維,在許多工具書的製作中是缺失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