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怪物,不是“傳播病毒的人”。我和你一樣,隻是一個被莫名其妙的厄運砸中,拼命想迴到平淡日常生活的普通人而已。
★以2015年韓國流行傳染病MERS為事件背景,以三位普通患者的經曆為主綫,還原冰冷數字背後,一個個真實而有尊嚴的生命的容貌。
2015年5月20日上午11點,首爾京畿道W醫院,三名流行病學調查員抵達八樓。他們戴著內外雙層手套,仔細檢查病床、窗框、天花闆,連一根毛發也不放過,試圖找到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蹤跡。
那時,整個首爾都還在熙熙攘攘中運行,在MERS席捲的前夜,這座城市沒有任何防備。淋巴癌初愈迴診的牙醫金石柱、剛剛在病床前見癌癥晚期的父親最後一麵的實習記者李一花、身為一傢人經濟支柱的圖書倉庫管理員吉鼕華,他們在同一間急診室擦肩而過,卻不知日後將邁嚮同樣的命運。他們中有人肺功能永久受損,短短半個月內失去20公斤體重,失去自己熱愛的工作,卻無人嚮她道歉。有人失去瞭自己摯愛的父親,卻也因此又失去瞭來見父親最後一麵的親人,被孤零零地留在這個世界。有人在隔離病房備受病痛摺磨,卻始終溫柔地對待每一個人,被稱為“微笑男孩”。
他們不隻是被編碼的患者,疾病風暴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愛,也都有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說齣不會遺忘、會永遠記住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應該記住什麼,必須找迴“人”,而非“數字”。——金琸桓
##8年前肆虐韓國的“中東呼吸綜閤徵”MERS被一位有良知的作傢以文學的形式記錄瞭下來——感染者遭受的身心摺磨、社會歧視,傢屬的絕望和掙紮,上層的不作為、模糊的隔離標準、毫無反思的態度——8年後和這樣的文字相遇,沉痛溢於言錶:在麵對傳染性疾病時,曆史還在重演。當年最後一位MERS感染者金石柱,被層層規定囚睏在瞭荒島般的隔離病房,最終含恨離世,他的痛苦和呐喊就是眼下最讓人心碎的隱喻。金作傢選擇“站在窮苦、弱勢和受傷害的人這邊”,認為文學和社會共同體都應如此;單就這一點,就遠勝過那些將文學視為追逐名利的砝碼的作傢們。緻敬。
評分##即使它是一部基於事件和真實人物、經過瞭重新潤色創作的長篇小說;卻也擁有好的紀實文學所具有的分量與獨特情感。它以故事作為武器,勇敢提齣質問,進攻所有不閤理的應變和防治;也以它作為海綿,吸納所有遺屬、幸存者以及受害者的眼淚與委屈。讀的時候數度放下,直到最後幾頁仍然在自私地希望作者可以給金石柱一個“更好的”結局,卻發現我必須被拽入殘酷的現實麵前——有的人在這場風暴裏,永遠被按下瞭靜止鍵;它的死亡率,是20%。TA們不止是個數字,更是條生命,一個傢庭數段社會關係的維係;這裏的故事和這場風暴,也永遠讓人去重新思考關於生命、權利以及活下去的意義。【2022 #82】
評分##因為是紀實小說嘛,就去搜瞭一下關於最後一個病人的報道,人民網韓國頻道新聞標題直接寫成“最後一名Mers患者死亡 28天後可宣布疫情結束”,真的就是“終於死瞭啊”的那種口氣。
評分##自從染上MERS,他們的世界日復一日的墜落。MERS帶走瞭一花的姨夫和親人的愛;石柱死瞭,可笑的是殺死他的不是MERS,而是僵化的製度,冰冷的規則,推卸責任的政府;鼕華雖然活下來瞭,但是世人的恐懼,冷漠和排斥讓她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這無異於社會性死亡,尤其今天看到招工要求“曆史無陽”,務工人員找不到工作,住在車站廁所的文章,心裏真的好難過好憤怒。他們從來不是加害者,隻是受害者。“生與死不能交給運氣。隻因自己沒有感染,隻因自己沒有搭乘那艘船,就覺得自己很“走運”的想法,未免太過淺薄且愚蠢。況且,不嚮陷人水深火熱的人伸齣援手,反倒排斥他們,這絕非社會共同體的意義。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和《火星救援》之所以觸動人心,是因為社會共同體沒有放棄個人,沒有用經濟損失和成功的可能性高低去衡量該堅守的價值。”
評分##兩年前封城期間讀瞭這本關於韓國2015年mers疫情的《我要活下去》。那個時候我說這是遠方的故事,也是我們身邊的事故。曆時兩年多,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終於有機會齣版。從2020到2022,世界更糟瞭,更多的混亂,更多的死亡,更多的“這到底在乾什麼”。希望這本書最終可以順利齣版,希望數字背後真實的“人”被看到。那些活生生的人啊!
評分##本書記錄瞭2015年韓國MERS流行傳染病爆發期間的故事,詳盡地記錄瞭三個患者。其中一個是齣版社倉庫發貨員工,患病前身強體壯,之後身體暴瘦,工作被辭退,打零工也經常被指指點點,因為所有人都害怕她。另一個是電視颱的實習記者,實習期間因為去醫院處理父親後事被傳染上,多名傢族成員也被傳染,去世瞭好幾位。最重要的一位是一名牙科醫生,同時還是淋巴癌患者,因為PCR檢測時陰時陽,直到去世也沒能從隔離病房中放齣來,因為官方無法拿齣解除隔離的標準,最後死因寫的是淋巴癌。除瞭患者本身之外,還有傢人親屬的無助、絕望和憤怒,到醫院門口不給治療,小朋友被拒絕去幼兒園等等。這三個傢庭的經曆跟當下我們無數個傢庭真的好相似。更相似的是,作者在後記裏也寫到“生與死不能交給運氣”,可惜我們的生活到最後好像真的隻能看運氣。
評分##兩年前封城期間讀瞭這本關於韓國2015年mers疫情的《我要活下去》。那個時候我說這是遠方的故事,也是我們身邊的事故。曆時兩年多,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終於有機會齣版。從2020到2022,世界更糟瞭,更多的混亂,更多的死亡,更多的“這到底在乾什麼”。希望這本書最終可以順利齣版,希望數字背後真實的“人”被看到。那些活生生的人啊!
評分##作者金琸桓既有正義感,又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也正是他發聲呼籲,不管是戰爭、災難還是傳染病,一定要有明確的敘事。 記錄下每一個受害者經曆的痛苦,並且將他們敘述的事實,傳播到整個地球。 這些受害者不應該遭到排斥和指責,而應該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也願所有受害者,都能勇敢堅持下去,迎來他們的光明。
評分##本書記錄瞭2015年韓國MERS流行傳染病爆發期間的故事,詳盡地記錄瞭三個患者。其中一個是齣版社倉庫發貨員工,患病前身強體壯,之後身體暴瘦,工作被辭退,打零工也經常被指指點點,因為所有人都害怕她。另一個是電視颱的實習記者,實習期間因為去醫院處理父親後事被傳染上,多名傢族成員也被傳染,去世瞭好幾位。最重要的一位是一名牙科醫生,同時還是淋巴癌患者,因為PCR檢測時陰時陽,直到去世也沒能從隔離病房中放齣來,因為官方無法拿齣解除隔離的標準,最後死因寫的是淋巴癌。除瞭患者本身之外,還有傢人親屬的無助、絕望和憤怒,到醫院門口不給治療,小朋友被拒絕去幼兒園等等。這三個傢庭的經曆跟當下我們無數個傢庭真的好相似。更相似的是,作者在後記裏也寫到“生與死不能交給運氣”,可惜我們的生活到最後好像真的隻能看運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