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原名瀋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社會活動傢。
《中國的一日》初版於1936年。它由一則徵文啓事而發軔,迅即在全國激起迴響,“收到的來稿,以字數計,不下六百萬言,以篇數計,在三韆篇以上”。編委會從中“嚴格選取”四百六十九篇,計八十餘萬字,四個月後編輯成書,堪為當年文化街的一大盛事。它記錄下瞭1936年5月21日這一天裏,全中國各個階層、各種處境、各種職業的人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把那會兒的城市的慌亂、農村的崩潰、富有者的荒淫、飢餓者的掙紮、小市民的彷徨、求索者的奮勇……都活潑潑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此本為1936年鄒韜奮發起、茅盾主編的《中國的一日》報告文學運動徵文的節選
評分 評分 評分##20180125 1.形式很好,很好的記錄瞭曆史。具體篇目的文字功底有差異,但不影響真實性。 2.國傢強大是最核心的。 3.上海當時的地位真重要。 4.可惜是節選本。
評分 評分##讀此集需要保持一定共情距離,降低一定心靈敏感度。因為“這裏是什麼都有的”,但這樣又容易陷入陳獨秀所言之盲視。古至今人的心靈到底成熟變化瞭多少?大至貧窮與教育問題,小至醫者尊嚴維護、無聊文學問題,至今依舊需要探討。不過確是發現有意思的一點,這一年的廣州上映瞭卓彆林《摩登時代》。“朋友,願你在黎明中生活,祝你的福!”
評分 評分##我們的一生很短暫,一生中的一天更短,這一天,我們或許什麼都沒做就過去瞭,戰火紛飛的歲月裏,一天有可能死得屍橫遍野,飢餓難耐的日子裏,一天有可能餓得吃觀音土,但是,就算是在最艱難的歲月裏,我們仍然在過我們正常的生活,有錢的吃喝嫖賭,沒錢的忍飢挨餓。工作的正常上班,休假的大呼萬歲,這纔是最寶貴的,正常的一天,平平無奇的一天,中國人的一天,一天裏的中國。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