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家,至少是古代,似乎没有声称过自己是儒教,这个儒教的称呼实在是冤枉。用基督教和儒家做对比,似乎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中国人的思维结构中缺乏超越性,中国人缺乏所谓的宗教情怀,这样的判断的出发点是以西方的体系做为参照系做出的。一种价值体系无法替代另外一种,在这里,霸道的“存在即是合理”似乎是最好的描述。中国人的生活形态,包括世俗的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不需要西方的系统来加以评判。
评分评分
评分
《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前批判时期著作(1747-1756)》内容讲述了论物体的力、对莱布尼茨学派活力学说的研究、什么把活力的一种新测算表现成为大自然真正的尺度、地球绕轴自转问题研究、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等。中译本序 哲学的开普勒改革, 1747年 活力的真正测算, 献词 , 前言, 第一章 论物体的力,第二章 对莱布尼茨学派活力学说的研究, 第三章 什么把活力的一种新测算表现成为大自然真正的尺度,1754年 地球绕轴自转问题研究, 地球是否已经衰老, 1755年, 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 , 献词, 前言, 全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恒星中一般性系统状态的综述, 兼论这样的恒星系的众多, 第二部分 论大自然的初始状态、天体的形成、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它们的系统关系,既特别就行星而 言,也涉及整个造化 第一章 论行星系的起源及其运动的原因, 第二章 论行星的不同密度以及它们质量的关系, 第三章 论行星转道的偏心率和彗星的起源, 第四章 论卫星的起源和行星的绕轴运动, 第五章 论土星球,并根据土星环的情况计算土星每日的自转, 第六章 论黄道光, 第七章 在无限时间和空间的整个范围内论造化, 第八章 关于世界结构布局的力学学说的正确性、尤其是关于当前力学学说的可靠性的一般证明, 第三部分 以大自然的类比为基础在不同行星居民之间进行比较的尝试
评分后来就开始读康德,不过以我的程度,我觉得曲线救国是最好的方式,就开始读邓晓芒的相关论文和著作。
评分评分
评分
对基督教的诠释中,他用“你要跟我来,不要跟这着的父母”这句话来支持他理解中的基督教从精神上割断人和人之间“一切世俗的联系”,”不要陷在那些局限性的、小范围的。狭隘的血缘关系中,...,否则将难以自拔“。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人,”基督的路和世俗的路,是截然两条不同的路“。
评分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