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的书还是值得一读!
评分还不错,京东速度很快。值得买。论文集。
评分本书从不同的人物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到的身心家国和道德文化问题时的思想和作为,以及他们的构思和体现所受到的历史认受。这些人物的个人表现及其获得的当时及后代反应,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近世读书和士大夫对于儒学的实质的思辨、习行和问学情形。
评分梁启超先生论断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梁启超《屈原研究》,1 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梦登燕子楼后,曾填了一首《永遇乐》词,在词末,他感叹:“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愁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他没有料错,今天的我们,在面对他曾经留下过足迹的赤壁、黄楼、苏堤等景观时,真的会这么感叹一句:922年11月3日南京东南大学文哲学会讲演,刊1922年11月18日《晨报副镌》。]这句话并非过分夸张。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中,除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政治哲学外,就以华美雅致的抒情文学为胜。与西方注重叙事文学的传统不同,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非常发达,较早地与文学划出了界限,向严谨的史著靠近。而作为通俗叙事文学的小说、戏曲,不但成就相对较低,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占据主流地位,普遍不为士大夫阶层所重视。
评分本书从不同的人物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到的身心家国和道德文化问题时的思想和作为,以及他们的构思和体现所受到的历史认受。这些人物的个人表现及其获得的当时及后代反应,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近世读书和士大夫对于儒学的实质的思辨、习行和问学情形。
评分书中所论,颇有启发。
评分评论如题,这本书是做思想史的朋友推荐的,据说应当反复读。
评分书中所论,颇有启发。
评分梁启超先生论断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梁启超《屈原研究》,1 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梦登燕子楼后,曾填了一首《永遇乐》词,在词末,他感叹:“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愁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他没有料错,今天的我们,在面对他曾经留下过足迹的赤壁、黄楼、苏堤等景观时,真的会这么感叹一句:922年11月3日南京东南大学文哲学会讲演,刊1922年11月18日《晨报副镌》。]这句话并非过分夸张。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中,除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政治哲学外,就以华美雅致的抒情文学为胜。与西方注重叙事文学的传统不同,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非常发达,较早地与文学划出了界限,向严谨的史著靠近。而作为通俗叙事文学的小说、戏曲,不但成就相对较低,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占据主流地位,普遍不为士大夫阶层所重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