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方都市报 编
图书标签:
  • 思想解放
  • 社会变革
  • 中国社会
  • 当代中国
  • 文化思潮
  • 社会观察
  • 理论探索
  • 转型期
  • 新时代
  • 批判性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ISBN:97878065274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061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6-01
页数:2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一本政府网络问政图书,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民主助推决策民主。政府网络问政、网民与政府行政决策人直接对话的一次尝试,对于中国民主进程、发展走向、共建思维、建议渠道开发及利等,极具深远意义。
  思想不解放是不行的,光做太平官也是不行的。——高尚全
  就改革而言,既要自上而地开放,也要自下而上地争取。——朱学勤
  发历史之先扬,得潮流之大势,广东破局大有可为而当为。——任剑涛

内容简介

  “岭南十拍”也是一种政治文明,开辟了一种谦逊的、宽容的、开明的政治风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亮点和习惯。在“岭南十拍”推出之前,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通过省内主要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网民拜年。可以说正是有他们的热情邀约,才有10位网民和学者的大胆“拍砖”。网络的开放性便于大众直接参与,也更能真实而直接地反映民情民意。在中国政治民生化大趋势下,重视网络也是关注民生的重要方式,和下基层一样,容易听到真话,明察实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官民沟通壁垒,使官民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平等沟通成为可能。广东解放思想,正当其时。以网络的繁荣为抓手,开启思想的繁荣,进而真正解决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瓶颈,确是一条富有政治远见的路径。因而,本书把“会议”期间,南方都市报在北京举办的广东解放思想论坛特刊“破局”一并收入,在“岭南十拍”与“破局”二者之间,相互参证,与阅读不无裨益。

目录

汪洋、黄华华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001
序一(杨兴锋)/003
序二(熊培云)/005
岭南十拍/001
一拍·现实问题——南粤十一问 个个待破题/002
二拍·思想破立——破利益垄断 树公平正义/011
三拍·利益分配一利益如何分 宝钗有一套/014
四拍·路径依赖——政府先突破 路径依赖破/019
五拍·机制创新——社会创造力 靠慧眼发现/024
六拍·民工荒——看齐长三角 留住农民工/026
七拍·网络建言——民间话语权 网络很强大/029
八拍·民企问题——国民待遇好 民企何时享/031
九拍·持续发展——曾经排头兵 锐气须保持/033
十拍·危机应对——立本省之法 解突发危机/035
南粤十一问调查/037
人口调查
外来工城市化,广东应做示范/038
土地调查
土地拮据,不妨换一种开发思路/048
水资源调查
水源大省,避不开缺水尴尬/056
粮食调查
半数广东人靠外援给饭吃/064
能源调查
发展赛小龙,能源一条虫/072
资本调查
数万亿游资,如何点石成金/082
技术调查
低技术困局,珠三角企业泥足深陷/091
市场调查
出口遭遇瓶颈,市场路在何方/101
人才调查
产业转型时代,亟须人才革新/109
制度调查
给多大规矩,就有多大方圆/119
文化调查
只懂务实,反成广东文化桎梏?/128
宏论
广东离科学发展观还有多远/137
破局/141
关键时刻,广东破局/142
改革先行,为什么这次又是广东/145
解放思想从政府自身入手/153
求解珠三角,制度中找优势/162
粤港澳合作要有大智慧/171
长三角VS珠三角:不比一时长短,要比国家眼光/178
政府什么都管,这个观念要改/187
周瑞金解读30年改革路:此次“解放”要还权于民/193
会面拍砖/201
这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202

汪洋:今天仍然可以“放肆”,否则就没有个性了/203
汪洋:给网友布置三道题如何自治自律自组织/205
黄华华:网民敢说真话实话不少成为决策依据/206
汪洋:考虑每年一两次请网友谈高见/206
附录/209
捎给汪书记的话——网友跟贴摘选/210
跋(任天阳)/223

精彩书摘

二拍·思想破立——破利益垄断 树公平正义 汪洋的思想解放动员令下达了很久,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几个场合 都推荐朋友们关注这件事,但是像作家朋友丁力那样大喉大嗓地在深圳大学 MBA校友年会上说“这是新近发生在南中国的最大政治事件”,窃以为还言 之过早。 不是说此轮发端于南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声势还不够,声势很是够了。 而是真正对此轮思想解放抱有期望的人们仍在疑惑:为什么要解放思想?谁 来解放思想?解放谁的思想?通过思想解放,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在这些问 题上达不成共识,思想解放就形不成合力,最终将会流于空谈。思想解放必 须有破有立 既然叫思想大解放,就必须有破有立。 仔细想来,当今中国,人人欲破之而后快的事情当属这两个:一是与权 力纠缠不清的行业垄断、利益垄断必须打破。别人在搞市场经济、自由竞争 ,可是就有人以各种借口,揽权揽利,与民争利。准确地说,从上世纪90年 代中后期开始,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实际上就被终结了,大大 小小的权力开始无孔不入地介入商业领域。介入商业领域的目的不是为了培 育市场,而是肆无忌惮地从市场中捞取自己的好处…… 二是改革开放只能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思想迷信必须打破。曾几何时,中 国的改革开放只能在经济领域进行,深圳特区只能是经济特区,不能是社会 特区。邓小平曾经把深圳特区与延安特区类比,遭到强烈反对,结果只能“ 不争论”,走一步,看一步,不计较名义上的东西,摸着石头过河,总以为 摸了经济特区这个石头,就能够顺藤摸瓜,摸到下一个社会特区的门……事 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来就不是纯经济领域的。打破“两个凡是”,展开 真理标准的讨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是教育、文 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修改宪法,恢复法制,干部年轻化、知识 化、专业化,这就是政治领域的变革;打开国门,接触西方,与英美国家建 立友好外交关系,以“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问题……件件桩桩都是冲破 藩篱的开创之举。没有这些改革相配套,纯粹的经济改革如何能得以进行? 资金、技术、机器设备如何进得来?外向型企业的产品又如何出得去?当年 的蛇口不过是一个驻外企业想在内地建个工业区而已,如果不进行一系列的 社会改革,就连4分钱的奖金都发不了。蛇口的社会改革成就是逼出来的。 蛇口模式、深圳经验雄辩地证明,任何经济改革如果没有相关社会改革相配 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蛇口后来的衰落,深圳今天的尴尬局面,都是“只搞 经济改革,不搞社会改革”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的结果。这样的思想迷信不打 破,中国不但不可能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国家,就连已有的经济改革 成果也迟早会丧失殆尽。思想解放如何成为全民共识 “破”是为了“立”。 第三次思想解放要立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样的目标如何清晰 地告诉普通老百姓,并且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 30年前,“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拥护邓小平,实现翻 两番。在大家都同样地穷困潦倒的时候,富裕是令每个人眼睛一亮的闪光的 字眼,“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能够在那个时候起到振聋发聩的效 用。30年后的今天,社会财富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金钱刺激已经不是一剂 灵丹妙药,人们普遍关注的是:金钱、财富会把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变成什 么样子?换句话说,人们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一个钱的问题,更是一个“钱社 会”的问题。在这个钱社会中,普通人会得到什么样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 先富起来的人如何赢得社会尊重?大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竞争才算公平合 理?权力与权利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建立起具有恒 久意义的社会价值体系……一句话,人们固然期待财富,但是公平、正义的 财富伦理和财富秩序才更值得期待。 也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今天依然还处在人们所说的 “三千年来之一大变局”之中。这个变局是什么?就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 的生产方式、朱元璋式的社会治理方式正在被源于西方的现代工商业社会的 生存方式所取代,我们必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饭吃、有衣穿 、奔小康,都只是贫穷和温饱状态下的理想,成熟、文明的商业社会才是我 们长远的目标。成熟、文明的金钱社会,并非人人都有钱,更非人人都有同 样多的钱,而是拥有一套相对公平的社会制度,使得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人获 得大致均等的由财富金字塔底端向顶端攀爬的商业机会,使得没有竞争能力 的人也能够有所养、有所教、有所乐。而这些,正是我们当下最缺失的东西 。P11-13

前言/序言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 一个时代的回响,一群人的追寻,一次思想的跃迁。 序章:静水流深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旧有的秩序开始松动,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一股前所未有的思想洪流正在悄然汇聚,酝酿着改变时代的巨浪。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旧有的藩篱尚未完全瓦解,新的可能却已破土而出。这股力量,无声却磅礴,它不只存在于宏大的理论叙事中,更体现在无数个体的觉醒与探索里。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并非一本记录历史事件的史书,也不是一本预言未来的占星图。它是一次对当下思潮的深度观察与剖析,一次对“破局”之道的哲学追问,一次对“思想解放”新内涵的探索。它试图捕捉那股正在萌动的、足以重塑我们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并描绘出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时代的叩问 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着怎样的深刻变革?《破局》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下社会面临的复杂挑战。全球化的浪潮是否带来了真正的理解与融合,抑或加剧了隔阂与冲突?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也让我们迷失了方向,甚至成为了新的枷锁?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阶层的变动、文化价值的碰撞,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叩问着我们原有的认知体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核心议题: 信息洪流下的认知困境: 在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面前,我们如何辨别真伪,如何构建清晰的认知框架?算法推荐、信息茧房,这些新的技术现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认同危机: 当地域界限日益模糊,传统的身份标识受到挑战时,个体与集体如何重新定位自身?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何共存,甚至相互滋养? 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张力: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伦理道德上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否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还是在加速滑向一个冰冷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增长是否一定是终极目标?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发展所付出的环境成本、社会代价?可持续发展,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关乎我们生存未来的根本。 第二部:破局的种子 “破局”,顾名思义,是打破困局,是开创新的局面。那么,这股“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的种子,又在哪里悄然萌芽?它并非一夜之间出现,而是根植于无数个体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反思与求索。 个体的觉醒与赋权: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开始质疑,开始发声,开始主动学习与思考。社交媒体的普及,虽然伴随着争议,但也为个体表达与连接提供了新的可能。从“沉默的大多数”到“发声的个体”,这种转变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跨界与融合的思维模式: 传统的学科界限正在模糊,不同领域的知识与视角开始碰撞、融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人文与技术的对话,这种跨界思维正在孕育着新的解决方案与创造力。 对“本质”的回归式追问: 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对这些“本质”问题的追问,往往是思想解放的起点。 “斜杠青年”与多元价值的实践: 放弃单一的职业标签,拥抱多元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这种“斜杠”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成功学的反叛,以及对更具弹性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社群的力量与互助网络: 在个体力量显得渺小时,人们开始寻求连接,建立社群,通过互助与共享来应对挑战。线上与线下的社群,为思想交流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第三部:思想的潮汐 “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的兴起,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多种思潮相互激荡、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现象。它没有明确的领袖,没有统一的宣言,但其影响却如同潮汐般,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景观。 人文主义的再审视: 在理性与技术至上的思潮之外,重新强调人的主体性、情感价值与精神追求。这并非是对科学的否定,而是对人类整体性发展的呼唤。 批判性思维的普及: 对权威的质疑,对固有观念的挑战,对信息来源的审慎考量。批判性思维的普及,是摆脱盲从、实现真正解放的关键。 后现代主义的余韵与发展: 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对多元叙事的包容,对边缘声音的关注。后现代思潮在当下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和理解复杂世界的多元视角。 东方智慧的现代回响: 在西方理性主义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东方古老的智慧,如道家、佛家等,从中汲取关于和谐、平衡、内观的启示。 生态伦理与命运共同体: 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深刻关怀,以及对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认知。这种广阔的视角,要求我们超越狭隘的个体与国家利益,思考更长远、更根本的生存之道。 第四部:破局之路 “破局”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那么,在这股思想解放的浪潮中,个体与集体应该如何行动? 拥抱不确定性,保持开放心态: 承认世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固守僵化的认知,愿意接受新的信息与观点。 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拒绝浅尝辄止,勇于深入问题的核心,挖掘其内在逻辑与深层原因。 积极参与公共对话与实践: 思想解放不仅仅是理论的探索,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与发展。参与公共事务,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构建健康的知识体系: 避免信息碎片化,努力构建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为理性判断提供坚实的基础。 保持人文关怀与同理心: 在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同时,不忘人文的温度,理解他人的处境,促进社会和谐。 结语:未来的地平线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所描绘的,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图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一个邀请。邀请每一位读者,在这个思想涌动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迎接一个更深刻、更自由、更富有创造力的未来。 这股思想解放的大潮,正如初升的太阳,虽然尚未完全驱散晨雾,但已然展现出耀眼的光芒,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破局》并非为那些寻求现成答案的读者准备,而是为那些渴望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并相信思想力量能够改变世界的同行者。 它将带你一同: 穿越信息迷雾,重塑认知地图。 倾听时代的脉搏,理解变革的底层逻辑。 发掘个体潜能,拥抱多元价值。 连接思想的火花,点燃创新的引擎。 追寻生命的意义,探索存在的边界。 破局,不只是为了打破困境,更是为了开启更广阔的视野,抵达更深远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对“思想解放”这个概念一直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第三次”,这暗示着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两次重要的思想变革,而我们正站在新一轮变革的起点。这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著作,例如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卢梭的政治哲学,或者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的重新发现。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是什么促使了前两次思想解放,它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颠覆性影响。 更重要的是,“破局”这个词,意味着当前的某种僵局、困境或者陈旧的观念体系即将被打破。这让我立刻想到当下社会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论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还是信息爆炸时代的认知困境。我想象作者会如何剖析这些“局”,可能是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甚至是精神层面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是否会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模式?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对“初起”这个词有所阐释,是看到了哪些迹象,听到了哪些声音,才断言一场新的思想解放大潮正在萌芽?这需要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评分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这个书名,让我想到了历史课本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时刻。每次读到关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或是科学革命的章节,我都会为人类思想的巨大进步感到震撼。而“第三次”这个标记,让我忍不住猜测,这本书会不会是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进程中去审视。作者是否会回顾前两次思想解放的特点,比如它们的发生背景、核心论点、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冲击?是哲学上的突破,还是科学上的飞跃,抑或是政治理念的革新? “破局”这个词,则让我联想到一种迫切的需要。我猜想,作者认为我们当前正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停滞或者危机,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还是意识形态的固化,甚至是社会价值的失落。而“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的“初起”,则意味着这种改变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已经有了萌芽。我会期待书中能具体分析当前世界存在的哪些“局”,这些“局”是如何形成的,又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阻碍。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场“大潮”的特征,它的力量来源,以及它可能引领我们走向何方?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理解如何在新时代中保持思想的活力和独立性。

评分

初读《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的书名,脑海中涌现出的联想如同潮水般汹涌。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思想变革,比如科学革命如何挑战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又如工业革命背后所蕴含的技术创新与社会组织模式的根本性重塑。而“第三次”这个数字,则必然指向一段新的历史时期,一段孕育着颠覆性观念和深刻社会转型的可能。我会好奇,作者将如何界定前两次思想解放的范畴与核心?是通过对西方思想史的梳理,还是会更宏观地涵盖人类文明史上的几次思想飞跃? 其次,“破局”二字,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它暗示着一种困境的出现,一种僵化思维的阻碍,而这本书正是要揭示如何冲破这些束缚,迈向新的可能。我期待书中能对当前时代面临的“局”进行细致的描摹,是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还是个体层面的精神困惑,如信息茧房、价值迷失?而“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则像一缕曙光,预示着突破的希望。作者是否会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或者汇集一群正在进行探索的先行者,来阐述这场大潮的特质、驱动力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而非浅尝辄止的概括。

评分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这个书名就像一道预言,瞬间点燃了我对未来的好奇。我立马联想到,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都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从古希腊哲学对神话的超越,到文艺复兴对人文精神的重新发现,再到启蒙运动对理性与自由的歌颂,这些历史性的飞跃无不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那么,“第三次”又意味着什么?它是否是在此基础上的一次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突破?作者是否会先回顾前两次解放的核心内容、驱动因素以及历史意义,为我们搭建起理解当下“第三次”的基石? “破局”这个词,尤其具有冲击力。它暗示着某种陈旧的、阻碍发展的“局”已经形成,需要我们去打破。我猜想,这本书将深入剖析当前社会面临的困境,可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鸿沟,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或者是信息爆炸时代下个体认知能力的挑战,甚至是某种僵化的意识形态。而“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则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变革的曙光已经显现。我期待作者能详尽地阐述这场“大潮”的早期迹象,其内在的逻辑,以及它可能引领我们走向何方。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理论框架或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到这场新的思想解放之中?

评分

《破局: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初起》这个书名,让我脑海中瞬间涌现出无数的画面与联想。首先,“第三次”这个数字,无疑是在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周期性或递进性,将我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间轴上。我会忍不住去回顾,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哪些堪称“思想解放”的伟大浪潮?是古希腊的哲学思辨,还是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改革,亦或是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作者是否会从这些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共性,并以此为基础,来审视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 而“破局”这个词,则带着一种强烈的动感和革命性。它暗示着一种现状的僵化、一种思维的禁锢,而这本书正是要探讨如何打破这些桎梏,走向新的局面。我会好奇,作者眼中当前的“局”究竟是什么?是全球性的挑战,如科技带来的伦理困境、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还是社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抑或是个体精神层面的迷茫?“思想解放大潮初起”则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变革的种子已经播下,新的可能性正在孕育。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场“大潮”的驱动力,它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可能为我们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影响。

评分

? 鼬前往阻止兜的秽土转生,途中遇上了佐助,之后兄弟两人首次联手对敌。同佐助一起制服了兜,并解除了秽土转生之术。在即将灵魂升天之时,使用写轮眼给佐助展示了当年灭族一事的记忆,并在之后以额头和佐助相抵,告诉他“无论你今后想怎么走,我都一直深爱着你。”

评分

部分字体有重影。但是几乎可以忽略

评分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评分

书的内容详尽,价格实惠。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评分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评分

? 被秽土转生的鼬在与奇拉比和鸣人的战斗中由于使用了万花筒瞳术,触发了留给鸣人的乌鸦,中了别天神·守护木叶。进而摆脱秽土转生,和鸣人、奇拉比一同对战长门

评分

? 被秽土转生的鼬在与奇拉比和鸣人的战斗中由于使用了万花筒瞳术,触发了留给鸣人的乌鸦,中了别天神·守护木叶。进而摆脱秽土转生,和鸣人、奇拉比一同对战长门

评分

“岭南十拍”也是一种政治文明,开辟了一种谦逊的、宽容的、开明的政治风气

评分

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