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4
●纠校五四以来的政治史观;
●重述五千年中国政治史;
●中华传统政治治理再思索;
●揭开华夏秩序的面纱;
●理解真正的中国治理之术。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诚可贵也。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姚中秋先生的大作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序论封建制
第一章 契约性君臣关系
一、君臣关系的性质
二、策名委质
三、策命礼
四、周王继嗣之礼
第二章 契约或血缘
一、继承或者封建
二、宗者,尊也
三、合族之道
四、夫妇之道
第三章 君臣以义而合
一、臣对君的义务
二、君臣权利-义务之相互性
三、忠信伦理
四、弑君正义论
第四章 君臣网络
一、井田制
二、封建等级
三、受限的君权
四、分权结构
第五章 共同体主义
一、基层共同体
二、君臣伙伴关系
三、共同之体
四、君位继嗣之共决
五、横向纽带
第六章 共和
一、谋与共和
二、朝会
三、公侯与大夫之朝
四、国人共和
五、国人共和:大蒐
六、共和与演讲
第七章 天、神、人之间
一、周王之祭与天下
二、社、庙与国
三、吉礼
四、神灵与德行
第八章 礼
一、礼的习惯法性质
二、礼,身之幹也,国之幹也
三、礼、名、器
四、六经皆礼
第九章 礼法之官
一、师、祝与礼法
二、史官与礼法
三、史官与司寇
四、史官与礼法之演进
第十章 礼治
一、礼尚往来
二、第三方强制:刑
三、议事以制
四、权在礼中
五、礼之用,和为贵
第十一章 以兵为刑
一、周代军制
二、以兵为刑
三、战争的仪式化
四、止戈为武
第十二章 天下秩序
一、王政
二、从王政到伯政
三、尊王即尊礼
四、攘夷
五、蛮夷之华夏化
第十三章 君子
一、君子之德
二、君子之艺
三、诗教与言
四、君子威仪
五、智者、贤人与明君
参考文献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最喜欢历史的作品很有内涵
评分本书中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试图改变从某一偶然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找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的偏见,而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本书的观点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很大的兴趣,在新经济史学研究领域不断有追随者和仿效者出现。成就了诺斯成为诺奖得主的主因。在中国后引起巨大的反响,是经济学指定的必读书。在某方面,本书试图成为一本革命性的著作,而在另一方面,本书又确实是非常合乎传统的。本书的革命性在于我们发展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框架,以用来考察和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个框架与标准的新古典派经济理论保持一致并互为补充。由于本书的撰写是为了使那些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能够看懂(并希望他们感兴趣),因而我们避免运用专业术语,试图尽可能做到明白晓畅,直截了当。本书又是合乎传统的,因为我们以许多前辈的开拓性研究作为依据,这个领域的学者们会欣然看到我们从马克·布洛切、卡洛·西波拉、莫里斯·多布、约翰·内夫、..波斯坦、约瑟夫·熊彼特以及波洛克、梅特兰和斯塔布斯等古典派法律制度的。我们应当强调这是一项解释性研究,一份扩展了的解释性梗概,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经济史。它提供的既不是标准经济史的详尽无遗的研究,也不是新经济史的准确的经验性的验证。本书的目标在于为欧洲经济史研究提出新的途径,而不是迎合以上哪一种标准形式。它不过是新研究的一项议程。我们特别要感谢以下诸位特别是我们的长期患病的同事史蒂文·彻温,他在发展理论框架方面给予了帮助马丁·沃尔夫把他关于法国财政史的即将成书的手稿借给了我们戴维·赫利海和..波斯坦通读了全书并对本书第二编最初手稿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和批评意见特里·安德森和克莱德·里德不仅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而且撰写了有益的批评性评论。最后要感谢各大学的许多读者,他们阅读了理论问题部分的初稿。虽然本书无论有什么价值都应由各方共同分享,但是本书的缺点最终则由我们负责。国家科学基金会为这项研究提供了财政资助,才使本书得以完成。基金会对我们的研究一直颇为关怀并给予支持,对此,我们谨致以谢忱。
评分在我年轻的时候,父母先后死于枪杀,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无限的绝望中,深不见底。每天都在痛苦的煎熬中度日,使我能默默熬过这一切并最终站起来的正是在乡村中、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些质朴的人们,他们用温暖的双手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正是这份无名的爱让我度过了那段黑暗时光。
评分感觉还不错,还没有开始看!
评分很有意思的话题,现在就缺乏这样严肃的思考
评分感觉还不错,还没有开始看!
评分一本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书。封建一词的来源是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世袭统治。它曾经是历史上世界实行较普遍的一种政治制度。中国周朝以前是这样,欧洲中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也是这样的。封建社会君主把土地(甚至土地上的人)分封给宗亲和功臣,土地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财富,因而生存在领主土地上的所有人都得依附领主生存。在领主政治经济势力独大情况下,形成封建社会不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的主要关系为等级关系。说到等级,得先讲一下等级、阶级这些科学概念,否则肯定又会发生误解。因为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国人学的政治经济学,只讲阶级,没有讲过等级。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等级概念,也就不知道等级和阶级的不同。曾经有一次我讲旧中国不是等级社会,立刻遭到某学人的批驳质问,说“旧中国富人过着花天酒地生活,穷人忍饥挨饿,贫富差别极大,社会待遇不同,……不是等级是什么?”他讲了20分钟,我说:“情况确实如此,可美国的富人和穷人也如此,为什么美国不是等级社会?”一句话把他打哑吧了。等级、阶级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本的概念,它们都是描述说明人与人的差别和关系,但描述的却有质的不同。什么是等级?本人查了《现代汉语词典》,遗憾的是没有这方面的说明。大概中国早就不存在等级了吧,词典不再提它了。不过在社会科学界,在翻译国外著作和论述国外情况时,有应用这个词。因为国外近代还存在等级,比如法国第三等级,用在说明不是阶级关系的地方。什么是等级?根据社会科学描述说明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状况,本人给出它的科学概念,并说明它与阶级的区别。等级是由社会所确定,不同等级的人在基本人权有重大差别,低等级比高等级的人缺少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严重的甚至缺少“人”权。等级与阶级有哪些主要不同?阶级差别主要表现人占有财富多少的差别及由财富多寡形成的差别,但在社会基本权利方面是平等的,都有相同人权,有言论,受教育,人身不受奴役和伤害的权利。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基本权利的差别。在阶级社会人人都可以读书,只要有钱。等级社会则不同,低等级的人不许读书,否则将受严厉处罚。如欧洲中世纪法律规定,奴隶读书将被砍去一只手,挖去一只眼。“杀人偿命”也只在人人平等的阶级社会才实行的法律,在欧洲中世纪法律规定贵族杀奴隶罚二十文钱。不同阶级都有财产权,有自己的财产。在等级社会,低等级的人就没财产权。奴隶没有财产,自己也被别人占有。无产阶级再穷,自身财富还是自己占有。无产阶级还可将其出租,为别人劳动换取财富谋生。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除了在人的权利不平等外,另外一个显著差别是社会上人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态度。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按劳分配,劳动光荣,生产致富光荣;封建社会里不按劳分配社会财富,靠关系地位获得财富,视劳动生产为下贱。如果贵族去生产劳动,就会被同类认为他贱,把自己降格成贱民——平民或奴隶,贵族、士求财可以求国王赐予,可以去抢,去偷,去骗,去要,都是光荣可炫耀的,就是不可以去自己动手生产。这太下贱!那是贱民的行为和做法。这点让现在的人会觉得不可想像和理解。但封建社会就是如此。
评分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概念解释自己的历史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