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本,北大所藏的善本悉收眼底
评分商品名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
评分北京大学善本书的收藏历史与北京大学建校史是同步的。1898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批准成立,1902年大学堂藏书楼建立,从1904年开始收藏善本书。馆藏首批善本书来自巴陵方氏碧琳琅馆的捐赠。碧琳琅馆主人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曾祖父曾任漳州知府。父方宗徽任广东清道司巡检,喜藏书。由于家教熏陶,方功惠酷爱图书。家境富裕,使他有条件多方购求古籍善本。居粤40余年,购得一批善本。方氏于光绪初年还派人去日本购书,在日本购得图书之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日本著名藏书堂佐伯文库的一批藏书。至方氏去世时,藏书已逾10万卷。1898年,其孙方湘宾将藏书全部运抵北京,适逢庚子之变,其孙弃书南逃,藏书有所散失。后来,大部分图书卖与琉璃厂书肆,将剩余部分通过同乡、大学堂提调李希圣捐赠大学堂,方相宾也因此而得一知县之职。所捐$为明清刻本,不乏精品。方氏书为粤中装订,册前附丹笺副叶,以防虫蠹;书根宋体书写,精美整齐。这批书奠定了大学堂藏书楼善本藏书的基础。此后,清政府每年拨款万余两白银为购书经费,其中一半经费用于购买古籍,使得善本书得以持续增长。到30、40年代,接收名家藏书则成为发展善本书的主要途径。
评分內容不错,有一部分精华应为木樨轩李盛铎的书。
评分这是一部北大图书馆的馆藏目录,99年出的。北大是全国古籍收藏大馆,所以此书对于研究者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评分嘉庆六年(1801)发往直隶知县不就,有怀才不遇之感而辞官归,专事收藏、校雠和著述。所藏古今善本、秘本、珍本极为丰富,因独嗜宋本书,自号为“佞宋主人”。藏宋版书达百余种,专辟一室为“百宋一廛”而藏之,自作有《百宋一廛书录》1卷。有人作《百宋一廛赋》,他自作注释,说明版刻源流和收藏传授。所购之书,按其类别分藏。藏书室有“士礼居”、“读未见书斋”、“陶陶室”、“小千顷堂”、“学海山居”、“求古居”、“红椒山馆”、“学耕堂”、“冬蕙山房”等10余处。晚年又于玄妙观前开设“榜喜园书铺”,以流通书籍。书贾、藏书家云集。又精于校勘,经他手所校之书,在藏书家、书商界有声望,学术价值也较高。1919年缪荃孙编《黄荛圃藏书题跋》10卷,1933年王大隆编《荛圃藏书题跋续集》,均为研究版本的参考书。辑刊有《士礼居丛书》,收书22种,大多数是他所藏较为罕见之书,并附有校勘记。一生与藏书家交往极多,有名者如孙从添、顾之逵、张燮、
评分这是一部北大图书馆的馆藏目录,99年出的。北大是全国古籍收藏大馆,所以此书对于研究者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评分陈鳣等。藏书之名,与周锡瓒、顾之逵、袁廷梼并称乾、嘉间四大藏书家。晚年所藏宋椠元刻、名本佳抄为杨以增、汪士钟所得。其《题跋记》为陆心源所得。原稿被毁,后由潘祖荫、缪荃孙重编成册。藏书印颇多,主要有“百宋一廛清赏”、“荛圃手校”、“天弢居士”、“士礼居精校书籍印记”、“求古居”、“读未见书斋”等40余枚。著有《荛言》、《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录》、《汪本隶释刊误》、《芳林秋思》等。当代学者姚北岳著有《黄丕烈评传》
评分专业人士用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