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觀應年譜長編(套裝全2冊)

鄭觀應年譜長編(套裝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夏東元 著
圖書標籤:
  • 鄭觀應
  • 近代史
  • 人物傳記
  • 清史
  • 地方誌
  • 傢族史
  • 史學
  • 傳記
  • 曆史
  • 年譜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3055804
版次:1
商品編碼:1016095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晚清人物年譜長編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10-01
頁數:849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鄭觀應年譜長編(套裝全2冊)》是上海市“十一五”重點圖書,《鄭觀應年譜長編(套裝全2冊)》由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圖書齣版專項基金資助齣版。眾所周知,“年譜長編”就是將譜主的活動,擇要按時間順序簡要地記錄下來,同時也按時間順序把反映譜主思想行為的書函、著述等全文或節錄編進去,這樣就容易看齣和理解譜主其人。現在來簡談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變化和鄭觀應在其時是如何進行“登國傢於富強之境”的活動的。

作者簡介

夏東元,江蘇靖江人,1920年12月生。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攻治國學,後來大力鑽研馬剋思主義理論,長期在山東濱海公學、麯阜師範、華東白求恩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任政治理論教員,講授中國革命史、政治經濟學、馬列主義基礎等課程。1956年起專門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尤側重於洋務運動史研究,自成研究體係:洋務運動發展論、110年中國近代史以戊戌變法為分段綫的兩段論。著有:《鄭觀應傳》、《晚清洋務運動研究》、《盛宣懷傳》、《洋務運動史》、《近代史發展新論》、《盛宣懷年譜長編》上下冊;校編:《鄭觀應集》上下冊;編注:《鄭觀應文選》;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二十世紀上海大博覽》、《中學百科全書·曆史捲》。培養碩士20名,博士14名。

目錄

上捲
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 一歲
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 二歲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 三歲
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 四歲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 五歲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 六歲
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 七歲
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 八歲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 九歲
鹹豐元年(1851)辛亥 十歲
鹹豐二年(1852)壬子 十一歲
鹹豐三年(1853)癸醜 十二歲
鹹豐四年(1854)甲寅 十三歲
鹹豐五年(1855)乙卯 十四歲
鹹豐六年(1856)丙辰 十五歲
鹹豐七年(1857)丁巳 十六歲
鹹豐八年(1858)戊午 十七歲
鹹豐九年(1859)己未 十八歲
鹹豐十年(1860)庚申 十九歲
鹹豐十一年(1861)辛酉 二十歲
同治元年(工862)壬戌 二十一歲
同治二年(1863)癸亥 二十二歲
同治三年(1864)甲子 二十三歲
同治四年(1865)乙醜 二十四歲
同治五年(1866)丙寅 二十五歲
同治六年(1867)丁卯 二十六歲
同治七年(1868)戊辰 二十七歲
同治八年(1869)己巳 二十八歲
同治九年(1870)庚午 二十九歲
同治十年(1871)辛未 三十歲
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 三十一歲
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 三十二歲
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 三十三歲
光緒元年(1875)乙亥 三十四歲
光緒二年(1876)丙子 三十五歲
光緒三年(1877)丁醜 三十六歲
光緒四年(1878)戊寅 三十七歲
光緒五年(1879)己卯 三十八歲
光緒六年(1880)庚辰 三十九歲
光緒七年(1881)辛巳 四十歲
光緒八年(1882)壬午 四十一歲
光緒九年(1883)癸未 四十二歲
光緒十年(1884)甲申 四十三歲
光緒十一年(工885)乙酉 四十四歲
光緒十二年(工886)丙戌 四十五歲
光緒十三年(1887)丁亥 四十六歲
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 四十七歲
光緒十五年(1889)己醜 四十八歲
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 四十九歲
光緒十七年(工891)辛卯 五十歲
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 五十一歲
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 五十二歲
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 五十三歲
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 五十四歲

下捲
光緒二十二年(1896)丙申 五十五歲
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 五十六歲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 五十七歲
光緒二十五年(1899)己亥 五十八歲
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 五十九歲
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醜 六十歲
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 六十一歲
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 六十二歲
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 六十三歲
光緒三十一年(1905)乙巳 六十四歲
光緒三十二年(1906)丙午 六十五歲
光緒三十三年(1907)丁未 六十六歲
光緒三十四年(工908)戊申 六十七歲
宣統元年(1909)己酉 六十八歲
宣統二年(1910)庚戌 六十九歲
宣統三年(1911)辛亥 七十歲
中華民國元年(1912)壬子 七十一歲
中華民國二年(1913)癸醜 七十二歲
中華民國三年(1914)甲寅 七十三歲
中華民國四年(1915)乙卯 七十四歲
中華民國五年(1916)丙辰 七十五歲
中華民國六年(1917)丁巳 七十六歲
中華民國七年(1918)戊午 七十七歲
中華民國(1919)己未 七十八歲
中華民國九年(1920)庚申 七十九歲
中華民國十年(1921)辛酉 八十歲
簡短附論
附錄一 《盛世危言》版本簡錶
附錄二 電報韻目代日錶

精彩書摘

本局賬目應早鈔上,因棧賬及工程賬係何湛棠、唐乾卿經手,茲由仁立兄與渠對清逐款總結鈔呈颱核,如有不妥,仍祈示知改正。弟自愧不纔,無裨局事,所冀煤路曰漸推廣以副廑注。茲由富平寄上摺二扣、允單一紙,即希察存。
謹將開平粵局現在填築價買之升科坦以建棧房多被阻撓情形列呈公鑒①
竊以古今宇宙內凡管産業者,皆以官照與賣契為憑,否則為王土官荒,未聞無照契者可以填築建造,有照契者反不能。若今開平局所價買林姓稅坦及升科子母相接之溢坦為可異矣。原林坦於鹹豐十一年由業戶林祖蔭等繳息報承,奉藩憲分給司照二張,其稅載在番禺屬重岡三十一圖,另甲林裕戶曆年輸糧可據。此次開平局奉北洋大臣谘會來粵,擬將開煤運銷,稟奉督憲批示:擇地升科,事屬可行。檄海防善後局轉飭番禺縣會同駐粵之員,勘得省城雞翼城外土名篸塘一帶海旁溢坦,可以填築建造並設碼頭。而該處內坦原為林姓之業,乃備價與運司銜在籍江蘇候補道林桐芳買受原稅一百三十七畝九分零,訂價三萬五韆兩。 因坦內有被人占築開街建屋,林姓業主隻交齣未被人占之坦六十二畝零,開平局按畝交價,其已被人占繆轕未清之坦概行劃齣,俟業主自行理明然後交價,開平局並不乾涉,所以示公而免藉口。而占築者心猶未已,糾集勢豪痞棍,擬捐齣遞年占築租利,播朦當道,必令開平局不能填築建造而後已。初則糾眾滋鬧,標長紅,登日報,謂煤氣毒、煤性烈將不利於民居;繼則賄托勢要,誣開平局以多占人地,又謂開平局不用許多地,甚且以為買承坦地填築官河為建廠藉占官地。 四布謠言,亂入耳目。不求其實亦疑此坦地有大利之可圖。積毀銷骨,眾口鑠金,即當道亦幾淆聰聽矣。
不知開平局之買林坦價本不賤,業主林道桐芳為庚申榜眼林彭年之胞弟,告養迴籍,丁艱後以病鄉居,少到省城,是以此坦久被人占。詩禮之傢不喜與人構訟,故坦雖被人占並未一為控告。現在被人占到如許糜爛,僅著傢人報縣,仍靜候地方官秉公理斷而已。外人不知,反以此坦為道傍之李,人人可以過問,否則林姓業主何至隱忍如此?此次開平局與林道桐芳訂買,伊不肯零沽,亦不肯賤售,開平局急於覓地,故不計其價之昂,訂定後標簽登報並稟明地方官,然後交易。 既交易後,乃報承子母相接之溢坦,其林姓原領內坦之藩照載明:西由珠光裏起至東炮颱腳止,共長二百丈,深四五十丈不等,內坦東側稅四十一畝六分零,西側稅九十六畝二分零,其中有所謂老龍橋珠光裏、鹹蝦欄、將軍操場、崔姓鋪屋均在稅內,林姓業主從前升科繪有圖說存在縣案可稽。開平局價買林坦升科溢坦先則稟承督憲批準檄局飭縣會勘,繼則繪有圖說由奉派彈壓之委員呈核並報明興工填築日期,奉檄局飭縣齣示曉諭。不比占築者不知原委,顛倒是非,徒以口舌爭也。
開平局係官局,屯煤亦係官用,凡有血氣者皆知事體。不解勢要混受賄托,竟多言以惑憲聰。設如民間執有照契管業,為土豪勢惡所欺侵,不得已而訴之公庭,得不秉公持平判斷乎?現開平局已填之坦係照承平船主在升科坦邊測量水步最深之處,先建碼頭以泊輪船,因裏麵之林坦被占繆揚未清,故隻填督憲所批準擇地升科之坦。計現在填起橫闊不過二十六丈,除西邊留水湧二丈,東邊留公路一丈二尺,實得二十二丈八尺,深長不過十七丈,除前麵石磡馬路六丈,後麵火牆一丈,實得十丈,除建委員司事住所及賬房外,僅造得煤棧兩間,可儲煤二韆餘噸耳。計開平局常要儲煤萬噸以上,需地尚多,現新建二棧迤東接連之處為溫道子紹公館,係崔鎮所占築陳永亨重承之坦,即在林坦稅內。林坦既契賣與開平局,雖因被占而未交價,實與開乎局無異。開平局為北洋人臣所委,格外謹慎持重,不肯輕與人爭,擬俟地方官公斷此坦究歸何人所管,然後再行定奪。不料崔姓以開平局之謹慎持重為可欺,不獨占去價買之林坦,並督憲批準擇地升科之溢坦亦要並占越築,謂林坦之照契不足為據,雖經番禺縣齣示禁止,彼亦視為具文,是開平局價買升科有照契之坦,竟為崔姓撓阻不能填築建造矣。
再,東為將軍近年所竪石界指為旗營操場亦在林坦稅內,查該處紅廟前舊有旗營公所一區,自水師旗營奉撤後已移交地方官看管,上年始有旗員到公所前於林坦稅內竪立石界,注有軍憲操場舊址等字樣,並收在林坦稅內占蓋盤踞之地,價計每井收銀三兩零,每年輸銀二錢,由右師給與印照。查水師操場另有舊址可稽,並非在林坦之內,林姓業主子彆人占築尚不肯控告,則於將軍之竪界與收價租更不敢過問矣。 自開平局興工填築後,將軍曾麵諭番禺縣伊送開平局坦地一段,闊八丈五尺,深四十一丈,開平局擬照其所收在林姓稅內占蓋盤踞者之數核繳,請番禺縣探聽將軍之意稟商督憲。先奉飭繳銀二韆兩,不用輸糧,開平局即照數繳送。後又雲要繳銀三韆兩,另歲輸糧銀一百兩,較所收於占蓋盤踞者已增數倍亦難成。本是開平局價買升科有照契之坦,又為操場阻撓而不能填築建造矣。
再,東亦將軍填築之坦,計數尚多,擬建八旗會館,亦在標坦稅內接連。即為林姓業主所交齣未被人占之坦,仍有蛋寮數百間。查蛋寮西側約共五十六間,東側約共一百五十間,上年有解差求當道準其築坦地一畝蓋屋居住,該解差等恃與各衙役聲氣相通,藉此影射,凡該處所蓋蛋寮均為其收租,供應各費,恃而無恐,並在內窩贓聚賭如開字花、百鴿票等類,以其地汙穢幽僻難行,非其黨不能到,到即必問何事,故人跡罕經,聽其藏垢納汙,若不早驅逐,終貽後患。且有輸租於業主者,有不輸租子業主者,論事理則坦既易主應行遷徙。

前言/序言

  “初則學商戰於外人,繼則與外人商戰”。這是鄭觀應對自己一生傳奇式經曆高度宏觀的如實概括。其實,錶現在他的具體行動中,有更為“奇”的事。例如,在19世紀70年代到1880年前後,鄭觀應一方麵在太古洋行當買辦,並從一般買辦上升到總買辦的高位;另一方麵,他寫作並刊行具有高度愛國主義思想的《救時揭要》、《易言》兩本書。這不奇怪嗎?“買辦”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尾隨洋人、忠誠地為洋人服務的同義語,而“愛國主義”則是反對洋人侵權奪利,嚮洋人力爭權利,力爭使祖國迅速富強不受欺淩。顯然,“買辦”與“愛國”的含義是對立的,不相容的。但鄭觀應卻在同一時間裏做瞭完全對立的兩件事,而且均成績卓著:在買辦的職位上業務做得很好,故得到提升;而體現愛國主義思想的兩本著作,水平之高,一時無二。我在“奇怪”之餘,萌發瞭編著《鄭觀應年譜長編》的念頭。眾所周知,“年譜長編”就是將譜主的活動,擇要按時間順序簡要地記錄下來,同時也按時間順序把反映譜主思想行為的書函、著述等全文或節錄編進去,這樣就容易看齣和理解譜主其人。現在來簡談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變化和鄭觀應在其時是如何進行“登國傢於富強之境”的活動的。
  “開韆古未有之奇變”一語,是中國近代史上人們對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社會性質發生劇變的描繪。從全局看,“變”,實際上應是兩個方麵:一個是嚮壞的方麵變,那就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傢變為幾個資本主義國傢共同統治的半殖民地;另一個是嚮好的方麵變,那就是中國人民及其先進的代錶人物,要把中國從落後變先進,由貧弱變富強。

《晚清經濟思想史論》 一、 緒論:時代背景與研究旨趣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晚清(約1840年至1911年)中國社會在麵臨數韆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知識精英群體所展現齣的經濟思想的演變、衝突與發展軌跡。這是一個傳統農業帝國在西方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衝擊下,艱難尋求轉型與自救的時代。經濟思想不再是單純的儒傢“義利之辨”或清代官方的“重農抑商”舊說,而是與救亡圖存、民族獨立、國傢富強緊密交織的復雜議題。 研究的起點,選取在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門戶被迫洞開之後。此時,傳統的“天下體係”觀念受到挑戰,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技術水平與世界主流的巨大差距暴露無遺。本書的核心關切在於: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林則徐、魏源等早期開明士大夫如何從“師夷長技以製夷”的器物層麵,逐漸過渡到對製度、文化乃至經濟體製的深層反思?後來的洋務派、早期維新派、以及更激進的革命派,其經濟主張有何異同?這些思想如何影響瞭晚清的工業化嘗試、財政改革以及最終的社會結構變遷? 本書的研究方法將綜閤運用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經濟學的交叉視角,力求還原曆史情境中思想産生的土壤與其實踐的局限性,避免以今日之觀念評判昨日之抉擇。我們關注的不僅是“說瞭什麼”,更是“為什麼這麼說”,以及這些論述在當時的社會中産生瞭何種實際影響。 二、 洋務運動中的經濟思想:富國強兵的實用主義 洋務運動(約1860年代至1890年代)是晚清社會對西方衝擊做齣的第一次係統性反應。其經濟思想的核心驅動力在於“自強”與“求富”。 2.1 “中體西用”的經濟哲學基石 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洋務派代錶人物,其經濟思想深受張之洞提齣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哲學框架的製約。在經濟領域,這意味著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生産方式(用),但必須以維護儒傢倫理、維護清朝統治(體)為前提。 這種思想的實踐體現為官督商辦企業(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以及由政府主導的軍事工業的建立。本書將詳細分析官督商辦模式的內在矛盾:一方麵,它試圖調動民間資本,學習現代企業製度;另一方麵,官僚體製的低效率、腐敗以及對利潤的乾預,最終導緻瞭許多企業的長期發展受阻。 2.2 財政睏境與通商政策的辯論 洋務事業的持續需要巨額資金,這直接引發瞭關於國傢財政和稅收的討論。本書將梳理清政府如何通過厘金、鹽稅改革以及嚮外國藉貸來支持其現代化努力。同時,分析洋務派對“通商”政策的態度。他們一方麵需要進口機器和原材料,另一方麵又擔心過度的對外貿易會損害民族工商業的生存空間,從而催生瞭對保護性關稅和發展民族工業的初步呼聲。 三、 甲午戰後的思想轉嚮:從器物到製度的覺醒 甲午戰爭(1894-1895年)的慘敗,徹底宣告瞭僅依靠技術引進和局部改良的“自強”路綫的失敗。這次失敗迫使中國知識界將目光從船堅炮利轉嚮更深層次的製度和文化反思。 3.1 早期維新派的經濟主張:發展民族資本主義 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錶的維新派,開始將經濟現代化與政治體製改革(君主立憲)緊密聯係起來。梁啓超的思想轉變尤為關鍵。他係統地引介瞭西方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特彆是亞當·斯密和密爾的學說,並將其應用於中國現實。 維新派主張大力發展民族工商業,提倡“競利”,認為追求財富是國傢富強的基礎。他們呼籲改革金融體係、設立銀行、鼓勵私人設廠,並在政治上要求保障商人的權益。本書將對比分析維新派在經濟理論上的進步,以及他們因政治訴求過於激進而被清廷鎮壓的曆史命運。 3.2 對土地問題的初步反思 在維新思想的傳播中,部分知識分子開始關注中國經濟結構中最根本的問題——土地所有製。盡管尚未形成係統的土地革命綱領,但對於抑製土地兼並、減輕農民負擔的討論已初露端倪,為後來的激進思潮埋下瞭伏筆。 四、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經濟路綫之爭 20世紀初,隨著清政府的持續衰弱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經濟思想的陣營進一步分化為以孫中山為代錶的革命派和繼續在體製內推動改良的力量。 4.1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經濟藍圖 孫中山的經濟思想是晚清經濟思潮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最具革命性的主張。本書將重點剖析“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的經濟內涵: 平均地權: 分析其“核定地價,漲價歸公”的理論邏輯,以及它試圖解決的土地兼並和城市投機問題。 節製資本: 對西方壟斷資本主義弊端的批判,主張對大型私營企業實行國傢調控或收歸國有,以避免資本無限製膨脹。 發展國傢經濟: 提齣大規模的“實業計劃”,旨在通過國傢力量組織和引導全國範圍內的工業化建設,實現經濟獨立和民族復興。 4.2 早期知識分子對西方經濟學的接受與批判 清末民初,西方的各種經濟思潮如重商主義、自由放任主義、社會主義思潮(如馬剋思主義的早期傳入)開始在中國知識界引發廣泛討論。本書將考察知識分子如何對照自身國情,選擇性地接受或批判這些理論,例如對於社會主義思潮,在底層民眾的苦難和民族工業的弱小雙重背景下,其吸引力如何逐步增強。 五、 結論:經濟思想的遺産與未竟的事業 晚清的經濟思想是一部在“救亡”的巨大壓力下匆忙展開的理論探索史。這些思想成果,雖然在清朝統治下未能得到全麵實施,卻為民國時期的經濟政策和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奠定瞭思想基礎。 本書認為,晚清經濟思想的特點在於其強烈的實用性和目標導嚮性(即富國強兵),但在理論上始終未能擺脫傳統文化與現代性之間的深刻張力。早期改良派的局限在於政治上的不徹底性;而革命派的宏大規劃則麵臨著一個嚴峻的現實挑戰:在積貧積弱的中國,如何真正籌集起實現其宏偉工業化藍圖所需的資本、技術與社會秩序。對這一百年的經濟思想考察,不僅是對曆史的梳理,更是對現代化進程中理論與實踐關係的反思。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套《鄭觀應年譜長編》,我的第一感覺是,這絕對是為深度研究者準備的“硬貨”。我本身是研究近代中國經濟史的,對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等話題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鄭觀應的名字,在這個領域無疑是繞不開的。我一直覺得,曆史研究不能隻停留在宏大敘事上,那些具體的人物傳記和年譜,纔是還原曆史真實性的基石。這套書以“長編”冠名,可見其資料搜集之 exhaustive,考證之嚴謹。我尤其看重這種以時間為軸綫展開的人物編年史,它能幫助我們係統地梳理鄭觀應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活動,觀察他在不同事件中的角色,以及他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所産生的實際影響。我希望能在其中找到關於他如何在高科技引進、企業管理、金融創新等方麵的具體實踐案例,以及他對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此外,我也對鄭觀應與其他近代思想傢、實業傢的交往有相當的期待,因為這些交流往往是思想碰撞和觀念轉變的重要契機。對於我這樣的研究者來說,這樣一套詳實的年譜,無疑能節省大量的文獻搜集和梳理時間,直接切入核心問題,提供豐富的史料支持。

評分

剛收到這套《鄭觀應年譜長編》,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僅僅是翻閱,就被它的厚重所震撼。雖然我關注的重心並非鄭觀應本人,更多的是對晚清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曆史的脈絡感興趣,但從這套書的結構和編排來看,它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其詳實的研究樣本。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大時代,就必須深入到那個時代中的關鍵人物,通過他們的視角和經曆去窺探曆史的洪流。鄭觀應作為一位重要的實業傢、思想傢,他的生活軌跡必然與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緊密相連。我期待在這浩瀚的篇章中,找到那些觸及時代脈搏的細節,比如他與西方先進思想的碰撞,他如何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撒現代商業的種子,以及他在政治動蕩中的應對策略。年譜這種形式的好處就在於它的時間綫索清晰,可以讓我更直觀地追蹤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進而理解人物的決策和時代的變遷。我尤其關注那些可能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角落,比如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以及在曆史轉摺點上,個體選擇的復雜性。這套書的“長編”二字,預示著其內容的豐富和深入,希望它能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理解晚清社會的一扇窗。

評分

拿到這套《鄭觀應年譜長編》,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豐富的頁碼所吸引。我一直對近代史中的人物傳記和年譜類書籍情有獨鍾,因為它們就像一麵鏡子,能夠摺射齣那個時代的風貌和社會變遷。鄭觀應這個名字,雖然不至於傢喻戶曉,但在近代中國實業和思想史上,他絕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這次購買,更多的是齣於對那個時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的濃厚好奇。我希望在這套年譜中,能夠跟隨鄭觀應的腳步,去瞭解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所經曆的事件,以及他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實踐。我尤其關注他作為一位實業傢,是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農業國傢推行近代商業理念的,他遇到的睏難有哪些,又是如何剋服的。同時,我也想瞭解他在思想上的轉變,他是如何從傳統的士大夫觀念走嚮更為開放和現代的思維的。年譜的優勢在於其嚴謹的時間順序,這能夠幫助我清晰地把握人物經曆的發展脈絡,以及他和時代之間的互動關係。我不期待獲得某個具體問題的直接答案,但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本詳實的年譜,對那個時代有一個更立體、更生動的認知。

評分

對於我這種對中國近現代史,尤其是思想史有一定關注的普通讀者來說,這套《鄭觀應年譜長編》更像是一扇通往那個特殊年代的“時間膠囊”。我讀曆史,不是為瞭記住一堆年代和事件,而是想去理解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是如何應對社會變革的,他們的希望與睏境是什麼。鄭觀應,一個在那個時代裏能夠洞察先機、積極實踐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跡,一定承載著那個時代的許多信息。我期待在這套書裏,能看到他如何從一個傳統的士紳,逐漸接受並擁抱近代化的思潮,如何將西方的商業模式和管理理念引入中國,又如何在這種引進的過程中,麵臨各種阻力和挑戰。我感興趣的是他思想的演變,他對國傢命運的關切,以及他在商業實踐中所體現齣的智慧和擔當。年譜這種形式,雖然可能不如散文那樣輕鬆易讀,但它提供瞭另一種視角:一種將人物的生命曆程置於曆史大背景下,進行細緻觀察和體悟的方式。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復雜性,以及像鄭觀應這樣的個體,是如何在這場巨變中留下自己印記的。

評分

最近剛入手這套《鄭觀應年譜長編》,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翻閱,但單憑其裝幀和厚度,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紮實。我對鄭觀應其人並非特彆瞭解,但對晚清中國麵臨的各種挑戰和改革嘗試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我認為,要理解一個時代的變遷,往往需要從那些能夠代錶時代精神或推動時代發展的人物入手。鄭觀應,作為一位集商人、思想傢、改革傢於一身的人物,他的經曆無疑能摺射齣晚清中國在經濟、政治、思想等多個層麵所經曆的深刻變革。我尤其希望通過這套年譜,能夠梳理清楚他的人生軌跡是如何與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交織在一起的。例如,他如何參與到當時的商業活動中,如何與政府官員打交道,他的商業理念和實踐有哪些值得藉鑒之處,以及他在思想上是如何逐漸形成的。我不求能在書中找到對某個具體曆史事件的全麵解讀,但我期待能從中捕捉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瞭解當時社會的運作邏輯,以及像鄭觀應這樣的個體,是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做齣自己的選擇和貢獻的。這套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那個時代和人物的絕佳窗口。

評分

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

評分

你變得更加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和挑戰。 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

評分

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而且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

評分

問題。這樣,你又可以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結實的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

評分

的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

評分

第一印象中,就可以你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

評分

瞭解鄭觀應不可缺的重要材料,值得讀。

評分

很好,很強大,很不錯,good,還是說實話,隻是比較便宜,其實很一般,不想多說。。。。。還是可以吧。挺厚的一本書,雖是重印,但印刷質量很好,就是開本小瞭點,字也小點,16開的那種好瞭,總體來說很滿意。 wonderful,great,perfect,good,!!!很好,很強大,很不錯,good,還是說實話,隻是比較便宜,其實很一般,不想多說。。。。。還是可以吧。挺厚的一本書,雖是重印,但印刷質量很好,就是開本小瞭點,字也小點,16開的那種好瞭,總體來說很滿意。 wonderful,great,perfect,good,!!!很好,很強大,很不錯,good,還是說實話,隻是比較便宜,其實很一般,不想多說。。。。。還是可以吧。挺厚的一本書,雖是重印,但印刷質量很好,就是開本小瞭點,字也小點,16開的那種好瞭,總體來說很滿意。 wonderful,great,perfect,good,!!!很好,很強大,很不錯,good,還是說實話,隻是比較便宜,其實很一般,不想多說。。。。。還是可以吧。挺厚的一本書,雖是重印,但印刷質量很好,就是開本小瞭點,字也小點,16開的那種好瞭,總體來說很滿意。 wonderful,great,perfect,good,!!!

評分

問題。這樣,你又可以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結實的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