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法語分委員會推薦使用教材
新世紀高等學校法語專業本科生係列教材
21世紀中國一套高等學校法語專業本科生係列教材
前瞻性與創新性並重
符閤21世紀法語人纔培養需要,帶領中國法語。
代錶性與兼顧
全國20餘所高校參與編寫,法語界近百位專傢精心奉獻。
係統性與響應性結閤
涵蓋高校法語專業全部課程,形成相互呼應的有機整體。
內容簡介
《高級法語聽說教程》是一套供大學專業法語高年級使用的教材。該教程旨在培養學生對有聲材料所傳遞信息的理解能力及口語錶達能力。
對於法語專業高年級學生而言,除瞭大量閱讀以外,聽和說是提高語言水平和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聽覺刺激所獲得的語言信息更直接、更快捷。但由於在聽取信息時和閱讀文字時的情況截然不同,學習者會感到壓力較大,因為話語信息在時間軸上綫性流過,轉瞬即逝。特彆是當語言材料通過播放錄音的渠道傳輸時,視覺途徑完全被切斷,捕捉信息更加睏難。這就要求聽力內容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邏輯性,纔能使聽說訓練有針對性地在更高交際層次展開。
本教程的立項依據是《高等學校法語專業高年級法語教學大綱(試行)》。大綱將聽說課列入高年級必修課程,並作瞭綱要式描述。該大綱規定高年級學生應能聽懂有關法國社會、文化生活方麵的錄音、電颱新聞、專題報導、專題采訪等不同題材的有聲資料。本教程匯集瞭多方麵的內容,突齣知識性和信息量,題型豐富多樣,適閤法語專業三年級聽力課程使用,也可作為高年級學生的自學聽力教材。
本教程以《大綱》為依據,以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和15語錶達能力為目的,圍繞不同主題展開聽說訓練,通過有聲材料的聽力訓練傳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以聽帶動說,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推動下在更高層次提高法語聽力理解能力和15語錶達能力。本教程分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共18個單元。內容涉及美食、健康、電腦、毒品、環保、核能、發電、教育、就業、婦女、繪畫、建築、文學、語言學、法律、旅遊等18個主題。每個單元由對話和演講兩部分組成,並配有相關聽說練習(問答題、判斷題、填空題或多項選擇題)。每個單元自成體係,可按編排順序安排教學進度,也可跨越單元順序重新編排教學計劃。教師用書配有教學提示、參考答案和聽力文字材料,供教師在教學中靈活設計教學進度和教學過程參考使用。建議每周開課2至4學時。如部分單元內容信息量過大,可將某些段落布置為課後聽力作業。
作者簡介
楊艷如,四川外語學院法語係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比利時國立濛斯大學教育心理學係外語教學法碩士,長期擔任法語專業高年級視聽說課和口譯課教學,積極從事利用多媒體和現代視昕手段進行外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目前還擔任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語言學概論、外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課教學及重慶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主編和閤作主編《法語365叢書》、《魁北剋研究》、《法國麵麵觀》,參與編寫《法漢大詞典》,發錶專業論文十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Dossier 1 Le pain
Partie 1 Gagner son pain
Partie 2 Lhistoire du pain
Dossier 2 La gastronomie
Partie 1 La bonne cuisine
Partie 2 La gourmandise
Dossier 3 Lordinateur
Partie 1 Lextra-ordmateur
Partie 2 Connaitre lordinateur
Dossier 4 La drogue
Partie 1 Illusion et souffrance
Partie 2 La lutte contre la drogue
Dossier 5 Lenergie nucleaire
Partie 1 Questions sur le nucleaire
Partie 2 Les centrales nucleaires
Dossier 6 Lenvironnement
Partie 1 La Terre en danger
Partie 2 Lecologie et lenvironnement
Dossier 7 Le monde du travail
Partie 1 La recherche demploi
Partie 2 Crier sa propre entreprise
Dossier 8 La litterature
Partie 1 Emission
Partie 2 Le siecle du roman
Dossier 9 Les femmes
Partie 1 La liberte des femmes
Partie 2 Les droits des femmes
Dossier 10 La medeeine et la sante
Partie 1 A lecoute dun cancerologue
Partie 2 Lequilibre alimentaire
Dossier 11 Leducation des enfants
Partie 1 Comprendre le langage des enfants
Partie 2 Les droits des enfants
Dossier 12 La peinture
Partie 1 Limpressionnisme
Partie 2 Lhistoire de la peinture francaise
Dossier 13 La linguistique
Partie 1 La planete des signes
Partie 2 Un linguiste a decouvrir:Ferdinand de Saussure
Dossier 14 Larehiteeture
Partie 1 Leau et le barrage
Partie 2 Un architecte hors du commun
Dossier 15 La justice
Partie 1 Un licenciement abusif?
Partie 2 Un long proces
Partie 16 Lamitie franco-chinoise
Partie 1 Les relations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
Partie 2 A lamttte franco-chinotse
Dossier 17 Le tourisme
Partie 1 Tourisme individuel ou voyage organise?
Partie 2 Rendez-vous au pays de la chataigne
Dossier 18 A lecoute des informations
Partie 1 Pour devenir un citoyen francais
Partie 2 Les infos a la Une
前言/序言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新中國高校法語專業本科教學從1949年成立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開設法語專業算起,已經近一個甲子的時間瞭;如果追溯到1898年北京大學成立之初便開設法語專業,可以說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瞭。
中國法語百年起起伏伏,幾經周摺,在經曆瞭文革十年之後,迎來瞭迅猛發展的春天,作為其顯著標誌之一的,便是法語教材的編寫齣版;20世紀80年代上海外國語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學院先後編寫齣版瞭《法語》,各6冊,形成瞭南北呼應之勢;1992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推齣的新版《法語》,從編寫理念和時代特徵上,均有新的進步。
當時代進入21世紀,在中國法語教學期待更大發展的今天,我們突然發現,上述三種教材依然是中國法語教學的主乾教材;我們突然意識到,編寫一套新理念的係列教材成為新世紀的迫切需要。在這樣的當口,上海外語教育齣版社羅緻瞭我國法語界的精英力量編寫“新世紀高等學校法語專業本科生係列教材”,這是上海外語教育齣版社的英明之舉,是我國法語界的一件盛事。
null
巴黎之光:當代法語交際藝術與文化漫遊 本書核心理念: 突破傳統語法框架,直擊真實世界中的法語應用場景,培養學員的“即時反應”與“文化共情”能力。 目標讀者: 具備一定基礎(A2/B1水平),渴望將所學法語轉化為高效、自然交流工具的進階學習者;準備赴法留學、進行商務交流或深度文化體驗的專業人士。 --- 第一部分:語境驅動的聽說能力重塑 (La Reconstruction Orale et Contextuelle) 本部分摒棄瞭孤立的詞匯和語法點講解,將所有語言材料嵌入到高度仿真的日常、學術及專業情境中,旨在優化學習者的“語言切換速度”與“語用得體性”。 模塊一:都市脈動——日常生活中的無縫溝通 本模塊聚焦於巴黎及法語區主要城市的最新生活場景,確保學習者接觸到的是“活的法語”。 1. 社交邊界的藝術(Les Frontières Sociales): 主題細分: 咖啡館點單的“進階禮儀”——如何在繁忙時段清晰錶達復雜需求;參加私人派對(Vernissage)時,如何用得體的法語引齣深度話題而不顯得突兀;鄰裏間在公共空間(如洗衣房、樓道)的非正式交流技巧(Argot léger)。 核心訓練點: 掌握“間接請求”(La Subjonctif Indirect)的實際運用,避免過於直白的指令式錶達。重點解析法語中“寒暄”(Faire la Bise/Serrer la Main)背後的非語言綫索解讀。 2. 效率至上:行政與服務場所的溝通(L'Efficacité Administrative): 場景實錄: 預約政府部門(Mairie, CAF)的服務、嚮房東(Propriétaire)報告維修事宜、在藥店(Pharmacie)描述復雜癥狀並獲取專業建議。 語言難點攻剋: 針對行政公文中常見的“縮寫詞”(Acrostrophes)和“專業術語”(Jargon Administratif)進行係統梳理。學員將學習如何清晰、有邏輯地陳述問題,並理解服務人員的標準化迴答模式。 3. 媒體與即時反饋:新聞熱點對話(Débats d’Actualité Imprévus): 訓練目標: 培養在非預設場閤下對時事進行口頭評論的能力。內容涵蓋法國最新的社會運動(Mouvements Sociaux)、環境議題及文化爭議。 技巧傳授: “緩衝句”的使用(Les Phrases Tampons)——如何在思考下一句時,用自然的法語進行填充和過渡,避免長時間的沉默。 模塊二:思維的深度:學術與職業場景的話語建構 本部分著力於提升學員在需要結構化錶達、論證和批判性思維的場閤下的法語駕馭能力。 1. 結構化錶達:從論點到論證(Structurer sa Pensée Argumentative): 核心要素: 詳細剖析法語中高級連接詞(Les Connecteurs Logiques Avancés)的使用頻率和功能差異。例如,精確區分 Néanmoins, Pourtant, Toutefois 在論證強度上的細微差彆。 實戰演練: 模擬小型研討會(Séminaire court)的角色扮演,要求學員在限定時間內,針對某一論題(如“人工智能對藝術的影響”)提齣個人觀點並進行辯護。 2. 跨文化會議與商務談判的語感(Le Sens des Affaires): 重點關注: 法語商務郵件(E-mail Professionnel)的語氣把握——如何既錶達強硬立場,又不失專業風度。解析“委婉批評”(La Critique Subtile)在法國職場文化中的應用。 聽力強化: 包含不同口音(如魁北剋、比利時、瑞士法語)的商務電話錄音,訓練對非標準法國發音的適應能力。 --- 第二部分:法語世界的聲音地圖與文化深潛 (Cartographie Sonore et Immersion Culturelle) 本部分不僅僅是語言學習,更是一次深入法語區社會結構、曆史背景與流行文化的聽覺探索。 模塊三:當代法國社會的聲音景觀 我們將通過大量真實錄音材料,解析法語的“聲學DNA”。 1. 音韻的微調與節奏的拿捏(La Prosodie et le Rythme): 超越音標: 重點講解法語的“詞重音”與“句重音”如何影響意義傳遞。對比快速、日常交流(Parler vite)中的音節弱化現象。 情感色彩的解碼: 學習通過語調(Intonation)來錶達諷刺(Ironie)、懷疑(Scepticisme)或強烈的贊同。例如,辨識“C’est vrai”是錶示“確實如此”還是“你彆開玩笑瞭”。 2. 流行文化中的口語脈動(Le Pouls de la Culture Populaire): 材料來源: 精選近年來法國獨立音樂(Nouvelle Scène Française)、熱門播客(Podcasts d'humour)及流媒體劇集中的高頻口語錶達。 “非正式化”錶達的掌握: 係統介紹和區分 Verlan(法語倒序詞)在不同年齡層和社交群體中的使用界限,確保學習者能“聽懂”但不輕易“濫用”。 模塊四:曆史迴響與地方特色(Échos Historiques et Spécificités Régionales) 語言是曆史的載體。本模塊通過聽覺材料,將法語的演變與地域特色呈現給學習者。 1. 曆史記憶的口頭傳承: 聽力材料: 摘選法國重要的曆史演講片段(如戴高樂的廣播講話),分析其在用詞、句式上與現代法語的演變關係。 文化背景植入: 解釋特定詞匯(如關於“共和”La République的錶達)背後的曆史包袱和情感權重。 2. 法語區的大差異(Les Variantes Francophones): 跨區域對比: 選取加拿大魁北剋、比利時瓦隆大區、瑞士羅曼底地區的口語片段進行對比聽力訓練。 差異辨識: 側重於詞匯差異(如 dépanneur vs épicerie)、發音特徵(如/r/音的差異)以及稱呼語(Tu/Vous在不同情境下的切換)。 --- 學習支持與實踐工具 (Outils de Soutien et Mise en Pratique) 本書設計瞭一係列高度互動和自我檢測的練習,旨在將“輸入”高效轉化為“輸齣”。 1. 即時應答挑戰(Défis de Réponse Instantanée): 每章設有多組“情景中斷點”,要求學習者在聽完情景描述後,必須在3秒內口頭給齣至少一句符閤語境的完整迴應。 2. 語調模仿與自我錄音對比(Imitation et Auto-évaluation): 提供清晰的“母語者示範音頻”,學習者可錄製自己的迴答,並對照示範音頻,進行細緻的語速、重音和清晰度的自我修正。 3. 文化注釋手冊(Le Carnet Culturel): 穿插解釋法國社會中常見的“潛規則”或“行為代碼”(Codes Sociaux),確保語言運用符閤文化預期。 總結: 《巴黎之光》緻力於培養的,是具備“語言適應力”和“文化敏感度”的法語使用者,使學習者能夠自信地、自然地融入任何一個法語交流環境,真正做到“用法語思考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