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G大调Hob I:94总谱)/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
原价:7.50元
作者:孙佳 责任编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40427276
字数:
页码: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第九十四交响曲》交响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从一个收藏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是相当吸引人的。封面选择了非常典雅的深蓝色调,配上那种复古的花体字印刷,很有历史的厚重感。我本来对海顿“惊愕”交响曲的这个特定版本抱有极高的期待,因为系列名称听起来就很正规。然而,当我翻开内页,那种期望瞬间破灭了。纸张的质量非常一般,拿在手里总感觉软塌塌的,而且有一股淡淡的油墨味,让人不太舒服。更让人失望的是,尽管排版设计初衷可能是想追求“古典美学”,但在实际阅读时,字体大小和行距的调整极其不合理,导致在快速阅读复杂对位时,眼睛很容易疲劳。对于我这种需要长时间伏案分析乐谱的人来说,这本书的“视觉体验”简直是一种折磨。它更像是一个装在精美外壳里的普通出版物,内在的实用性远远低于它的外在包装所暗示的价值。
评分这本乐谱的排版简直是灾难,完全不适合学习和演奏。音符之间的距离挤压得不成样子,尤其是那些快速的段落,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根本看不清楚。我本来是想买一本可以认真研究的教材,结果拿到手才发现,印刷质量也差强人意,有些小节的线条模糊不清,像被人用铅笔随便涂抹过一样。指板标记和指法提示少得可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天书”。我尝试在排练时使用,结果因为频繁地停下来辨认那些扭曲的音符,拖慢了整个乐队的进度,指挥的脸色都很难看。这本“教学总谱”的名称简直是个笑话,它更像是一个未经校对的草稿,而不是一个专业的音乐教育资源。如果真的想深入理解海顿的这部杰作,我强烈建议大家避开这个版本,去找那些经过严格编辑和印刷的权威版本。这本东西放在书架上,除了占地方,对我目前的学习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动机更多是出于对特定历史版本的兴趣,希望能找到一些早期诠释的线索。然而,这本书的介绍文字极其空泛,除了罗列作者和作品编号外,对于这个“总谱”的版本来源、编辑团队背景、或者它在海顿研究史上的地位,几乎没有任何介绍。这对于一个想要深入研究这部作品演变历程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信息真空。我期待的是那种附带详细引言、解释早期演奏实践和版本差异的学术性导读,而不是这样一本只有“裸乐谱”的出版物。它缺乏一种与读者的“对话感”,仿佛只是冷冰冰地呈现了一堆音符,却吝啬于提供任何背景知识的滋养。它更像是一个未经修饰的资料堆砌,而非一本经过精心策划的学术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考虑到其最终呈现的质量,实在让人感到被“割韭菜”了。我不是说海顿的作品不值钱,而是说,一个在可读性、信息完整性和印刷质量上都存在明显缺陷的出版物,其售价应该与它的实用价值相匹配。特别是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清晰、耐用的学习资料,而不是这种阅读起来充满挫败感的版本。我试着用荧光笔标记重点,结果发现墨水在纸张上晕染得厉害,很多重要标记都被破坏了。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设计者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使用者在实际学习和练习中的需求。它更像是为书店的货架而生产的,而非为音乐家的书桌而存在的。如果出版商不能保证一个合格的“使用体验”,那么高价销售无疑是对消费者预算的一种不尊重。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管弦乐队指挥,我对乐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翻阅这本所谓的“总谱”后,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疏漏。首先是关于配器指示的细节缺失,比如某些木管乐器的弱奏力度标记模糊不清,这在处理海顿标志性的幽默和对比效果时是致命的。其次,在某些变奏部分的和声标记上,我发现了与我手中其他权威版本不一致的地方,这让我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去交叉比对,以确定哪个版本才是作曲家的真实意图。教学总谱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严谨性和指导性,但这本书似乎在编辑环节偷工减料了。它给我的感觉是,出版方可能仅仅是将一个较旧的、未经现代乐学研究修订的版本重新付印,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学术审校。对于我这种需要带领乐团进行专业排练的人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接受的,它极大地增加了我的教学难度和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