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僞經考

新學僞經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康有為 著,薑義華,張榮華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22212
版次:1
商品編碼:1038688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5
字數:253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新學僞經考》是奠定康有為變法理論體係的一部主要著作。該書初刻於1891年鞦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毀,1898年戊戌變法運動中再刻並進呈光緒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毀。梁啓超贊嘆此書是當時“思想界之一大颶風”。其石破天驚的論斷不僅否定瞭“清學正統派”漢學的立足點,而且打開瞭人們重新認識、估價一切傳統典籍的閘門,從而衝擊瞭正統派學術文化,動搖瞭“恪守祖訓”的觀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牲、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等,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光緒朝進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思想傢、政治傢和書法傢。先後七次上書光緒皇帝,請求變法圖強,與梁啓超等人一起創辦《萬國公報》,建立強學會,發行《強學報》,為變法製造輿論。1898年與梁啓超等人發動戊戌變法運動。變法失敗後,流亡國外。其後,他思想日趨保守,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主編《不忍》雜誌,宣揚尊孔,反對共和,後半生緻力於將儒傢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著述近韆萬言。

目錄

新學僞經考
秦焚六經未嘗亡缺考第
史記經說足證僞經考第二
漢書藝文誌辨僞第三上
漢書藝文誌辨僞第三下
漢書河間獻王魯共王傳辨僞第四
漢書儒林傳辨僞第五
漢書劉歆王莽傳辨僞第六
漢儒憤攻僞經考第七
僞經傳於通學成於鄭玄考第八
後漢書儒林傳糾謬第九
經典釋文糾謬第十
隋書經籍誌糾謬第十一
僞經傳授錶第十二上
僞經傳授錶第十二下
書序辨僞第十三
劉嚮經說足證僞經考第十四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非常非常之好~非常非常之好~

評分

第八節康有為思想之評價梁啓超《南海康先生傳》稱康有為是“宗教傢”,並以“孔教之馬丁路得”譽之。認為其“發明孔子之道者”約有六義:(一)孔教者,進步主義非保守主義;(二)孔教者,兼愛主義非獨善主義;(三)孔教者,世界主義非國彆主義;(四)孔教者,平等主義非督製主義;(五)孔教者,強立主義非巽懦主義;(六)孔教者,重魂主義非愛身主義。④認為中國不可直采耶教,此康氏之得也;認為西洋有耶教,故中土必創孔教以應之,此康氏之失也。梁啓超肯定康氏之創教,譽之以“孔教之馬丁路得”,實偏離“中式思想”之真相。“中式思想”者,“無主文明”也。天何以覆?天自為之,非外力為之。地何以載?地自為之,非外力為之。四時何以行?四時自為之,非外力為之。凡何以成聖?凡自為之,非外力為之。“無主文明’’就是認定天地萬物各各自化,完全無需上帝,完全無需“第一推動力”。自力高於外力,此“中式思想”也;外力高於自力,此“西式思想’’也。自力己足,無需外力,此“中式思想”也;自力不足,非藉外力不能成功,此“西式思想”也。總之中土以“無主”為根本,西洋以“有主’,為根本。西洋所以立國者,以“有主主義”立之也;中土所以立國者,以“無主主義”立之也。若以為西洋有耶教,中土就必得有孔教,錶麵看是“儒(中)西並尊”,實質上依然是“以西化儒(中)”。依然是以西洋所以立國者為中土所以立國。而這就抹煞瞭“中華文明”之特殊性。“中華文明”最關鍵之元素是“無彼岸”、“無天堂”,所以能夠傾其全力把此岸建成彼岸,把人間變成天堂。中華民族未來之復興,也隻能沿著這條“無彼岸”、“無天堂”的道路走,而不能跑到西洋的道路上去。所以如果康氏果真為“孔教之馬丁路得”,則是其失也,而非其得也,是其毀也,而非其譽也。在一個無主的文明頭上安“主”,在一個自力的文明頭上安“外力”,在一個無彼岸、天堂的文明頭上安“彼岸”、“天堂”,在一個無宗教的文明頭上安“宗教”,大師不為也。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第二十四節評康氏《大同書》雲:“雖然,有為著此書時,固一無依傍,~無勒襲,在三十年前,而其理想與今世所謂世界主義、社會主義者多閤符契,而陳義之高且過之。嗚呼!真可謂豪傑之士也已。”①“陳義之高且過之”,講的是《大同書》已實現瞭對於“西學西理”(如世界主義、社會主義等)之超越。這個評價,用之太早。換言之,不宜用於康氏之早期,而應用於康氏之晚期,尤其是“民二歸國”之後。上文已言,《大同書》隻是從“以西化儒(中)”之格式轉嚮“儒(中)西並尊”之格式的過渡性作品,其重要性是已認識到“中學中理”有等同於“西學西理”之價值,且僅限於此。至於“超越西學西理”,此時並無明確意識。明確肯定“中學中理”有超越於“西學西理”之價值者,是在“民二歸國”之後。這個認識的轉變,是以十六年間親曆“歐洲十一國”及美國等三十一國為背景的。沒有這個背景,他的認識不會轉變得如此徹底而堅決。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分析康氏《大同書》雲:“長素思想之來曆,在中國則為莊子之寓言荒唐,為墨子之兼愛無等,又炫於歐美之新奇,附之釋氏之廣大,而獨以孔子為說。分析《大同書》含義,雖若兼容並包,主要不過兩端:一日平等博愛,此兩說也,而揚高鑿深之,乃不僅附會之於墨翟,並牽率之於釋迦;一日去苦求樂,此則陳義甚淺,僅著眼社會外層之事態,未能深入人性、物理之精微。”①錢穆批評康氏“去苦求樂”之說“陳義甚淺”,實即對於西洋“功利主義”之批評,因為西洋“功利主義”即是算計苦樂並進而“去苦求樂”之學。至於前一批評,實即道齣瞭康氏“儒(中)兩並尊”之立場,“中”則有墨、釋之學,“西”則有“平等博愛”之學。錢穆又以“極端守舊”定性康氏晚年思想:“則長素主張變法之極端激昂,居可見矣。乃自戊戌齣亡,辛亥歸國,而其思想乃以極端守舊聞。民國二年癸亥,長素創為《不忍》雜誌,著論大率篤舊之譚也。”②然此處並未評定“守舊”之得失。對於康氏“孔教論”之批評,錢穆有一得一失。一得者,謂康氏“始終尊孔”也;一失者,謂康氏“尊孔即尊西”也。其言日:“長素自維新一變而為頑固,又各趨其極端,而尚有一始終不變之說聯係其間者,日尊孔。方其講學長興,固以光昌孔道自任矣;及創為《不忍》諸論,仍以尊孔為職誌。”③此言其“始終尊孔”,“以尊孔一念為之貫《春鞦》為憲法。然長素既主國魂之論,謂立國各有本末,獨謂《春鞦》之為憲法,不限於一國一時,此則中國有國魂,而西洋可以無國魂,又推孔子太過,仍陷於矛盾衝突之例也。……依長素之言,不啻若謂孔子之大義在中國,而微言則入西洋矣。

評分

挺不錯的!字體清晰,價格便宜。

評分

不喜歡康有為的這套理論,但是作為其代錶作,亦可以閱讀。想看看他究竟如何考證,依據是什麼。

評分

“新學僞經考”,又名《僞經考》,十四捲,初刊於1891年,它和“孔子改製考”都是康有為打著公羊派的旗號,宣揚托古改製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學僞經考”著重從經學方麵進行論述,對傳統的“古文”經學展開猛烈的攻擊。

評分

不喜歡康有為的這套理論,但是作為其代錶作,亦可以閱讀。想看看他究竟如何考證,依據是什麼。

評分

有為之意不在考,以彼之道還彼身

評分

康有為的著作,要是繁體的就更好瞭

評分

雖然被一些學者批判過,但是金子總會發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