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燭》:說因果報應,皎然不虛。
評分弘明集(《弘明集》),佛教文集。南朝梁僧祐撰於天監年間。14 捲。該書序雲:“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謂之《弘明集》。”所收佛教文論,自東漢末年至南朝梁時。牟子《理惑論》便賴此書得以保存。集子中還有數篇排佛的論著,如範縝《神滅論》等。其中另有作者自撰《弘明論》,意在駁斥非佛疑佛之說。本書價值在其文獻性,載文總計183篇,涉及人物122人。為研究中國佛教史的重要材料。南朝梁僧佑律師(445-518),建業(江蘇)人,俗姓俞。幼入建初寺禮拜,歡喜樂道,不肯返傢。父母憐其誌,聽許入道,師事僧範。十四歲,傢人密為訪婚,佑知而避,至定林寺投法達法師。及年滿受具足戒,執操堅明,又隨法穎深究律部,竭思鑽求,無懈昏曉,遂精通律部。
評分到貨很快,唯一缺點是節選
評分很好的書 衝著作者買的
評分還沒來得及看,這個會慢慢看的
評分給公司買的書,買瞭一大堆,整體包裝都不錯,沒有擠壓的痕跡
評分幫同事買的,內頁字跡很清晰,同事很喜歡,贊一個!
評分《弘明集》是瞭解漢魏以來佛教傳播的必讀書。原著術語太多,比較艱澀。能夠有注釋,閱讀順利多瞭。
評分漢魏之世,齣傢沙門僅限於西域人;自東晉以後,中國人齣傢者漸多,塔寺的建設頗耗國費,又值戰亂多事之際,為政者且常將大量人力、財力奉歸佛教,因此東晉時代遂有沙門還俗、禮敬王者等問題發生,成為政治上的論難。以儒傢觀點而論,齣傢剃發、沙門不敬王者等,均是違反先王禮俗、國傢法度之事;此外佛教教義,如“佛陀實在”及“因果報應”等說,亦大反先王周孔之訓。廬山慧遠門人對於此類排佛問題雖加反駁,然魏晉以來盛行神仙不死之術,與崇尚老莊虛無自然等玄學思想,所以魏晉時代的佛學傢每每采用老莊之語來解釋佛教的義理。至宋齊之際,道傢模仿佛教,著成不少僞經,想藉此通於佛教。另如慧琳的《白黑論》、顧歡的《夷夏論》、張融的《門律》等,則宣揚“道主佛從”之論。此外,齊梁間又流行“人死神滅論”,否定佛教的“識不滅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