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翼藏拓魏碑係列:後魏韓顯祖造像

張祖翼藏拓魏碑係列:後魏韓顯祖造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陽洪,卞兆明,弋陽舊民 編
圖書標籤:
  • 張祖翼
  • 魏碑
  • 拓本
  • 書法
  • 石刻
  • 後魏
  • 韓顯祖
  • 造像
  • 佛教藝術
  • 墓誌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集團 , 重慶齣版社
ISBN:9787229000929
版次:1
商品編碼:1042480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張祖翼經典藏拓係列
開本:1開
齣版時間:2009-01-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張祖翼(1894-1917),字逖先,號磊盒,又號磊衊、濠廬。因寓居無锡,又號梁溪坐觀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書法傢、篆刻傢、金石收藏傢。篆宗石鼓、鍾鼎,隸法漢碑,亦工行、楷。時與吳昌碩、高邕之、汪洵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傢。光緒中曾隨朝賀使赴英,參加英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五十年慶典。中年後其作品上常今有鄧石如所治一白文長方印,文曰『八分、一字直韆金』,可見其時譽之高。著有《磊盒金石跋尾》、 《漢碑範》、 《倫敦風土記》、 《倫敦竹枝詞》、《清代野記》等。
這批由張祖翼生前收藏的魏碑拓片,均為整拓本,曆經百年,保存完好。我們從中精選齣最精彩的部分齣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為瞭盡量傳遞齣原拓的整體信息,我們特依照拓片原件整張摺疊的方式,原大原色精印,力圖最大限度地再現原件風貌。
《後魏韓臥祖造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六月造。此誌石為晚清金石傢端方的藏石。書法稚拙天真,鋒穎外露,峻拔自然。石刻造像亦頗精美。原拓高25Cm,寬55Cm。鈐有“磊閤所得金石文字”硃文印。

作者簡介

張祖翼(1894-1917),字逖先,號磊盒,又號磊衊、濠廬。因寓居無锡,又號梁溪坐觀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書法傢、篆刻傢、金石收藏傢。篆宗石鼓、鍾鼎,隸法漢碑,亦工行、楷。時與吳昌碩、高邕之、汪洵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傢。光緒中曾隨朝賀使赴英,參加英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五十年慶典。中年後其作品上常今有鄧石如所治一白文長方印,文曰『八分、一字直韆金』,可見其時譽之高。著有《磊盒金石跋尾》、《漢碑範》、《倫敦風土記》、《倫敦竹枝詞》、《清代野記》等。
這批由張祖翼生前收藏的魏碑拓片,均為整拓本,曆經百年,保存完好。我們從中精選齣最精彩的部分齣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為瞭盡量傳遞齣原拓的整體信息,我們特依照拓片原件整張摺疊的方式,原大原色精印,力圖最大限度地再現原件風貌。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原拓高80Cm,寬40Cm。鈐有“磊閤所得金石文字”硃文收藏印。

評分

埋入墓中的記死者姓名傢世和生平事跡的文字。由於在誌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誌銘。一般多刻於石上,也有寫刻於磚上的,還有個彆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中國墓誌約起源於東漢時期,魏晉以後盛行。日本、朝鮮受中國的影響也有墓誌,日本的最早齣現於奈良時代前期。

評分

造像正麵正方形界欄八行,每行十一字,有著很多篆隸的筆意與結體特徵,同時撇捺點畫轉摺中,又流露齣很多楷書的用筆意味。它保存瞭不少在楷書進入到成熟時期後,已經徹底消失掉的寫法和意趣。這些意趣,對於今天基本脫離瞭實用功能性,進入到獨立藝術創作層麵的書法藝術而言,無疑有著很高的藉鑒價值。

評分

這批由張祖翼生前收藏的魏碑拓片,均為整拓本,曆經百年,保存完好。我們從中精選齣最精彩的部分齣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為瞭盡量傳遞齣原拓的整體信息,我們特依照拓片原件整張摺疊的方式,原大原色精印,力圖最大限度地再現原件風貌。

評分

  今世所用號稱真楷者,六朝人最工。蓋承漢分之餘,古意未變,質實厚重,宕逸神雋,又下開唐人法度,草情隸韻,無所不有。晉帖吾不得見矣,得盡行六朝佳碑可矣,故六朝碑宜多購。

評分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褔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復如隙中之觀鬥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齣焉可不大哀乎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餘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颱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誌焉南望馬耳常山齣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颱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鼕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颱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

評分

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評分

  購碑當知握要,以何為要也?曰:南北朝之碑其要也。南北朝之碑,無體不備,唐人名傢,皆從此齣,得其本矣,不必復求其末,下至乾祿之體,亦無不兼存。故唐碑可以緩購,且唐碑名傢之佳者,如率更之《化度》《九成宮》《皇甫君》《虞恭公》,秘書之《廟堂碑》,河南之《聖教序》《孟達法師》,魯公之《傢廟》《麻姑壇》《多寶塔》《元結》《郭傢廟》《臧懷恪》《殷君》《八關齋》,李北海之《雲麾將軍》《靈岩》《東林寺》《端州石室》,徐季海之《不空和尚》,柳誠懸之《玄秘塔》《馮宿》諸碑,非原石不存,則磨翻壞盡。稍求元明之舊拓,不堪入目。已索百金,豈若以此一本之貲,盡購南北朝諸碑乎?若捨諸名傢佳本,而雜求散雜,則又本末倒置,昧於源流。且佳碑如《樊府君》《兗公頌》《裴鏡民》者實寡。小唐碑中,頗多六朝體,是其沿用未變法者,原可采擇,惟意態體格,六朝碑皆已備之。唐碑可學者殊少,即學之,體格已卑下也,故唐碑可緩購。

評分

埋入墓中的記死者姓名傢世和生平事跡的文字。由於在誌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誌銘。一般多刻於石上,也有寫刻於磚上的,還有個彆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中國墓誌約起源於東漢時期,魏晉以後盛行。日本、朝鮮受中國的影響也有墓誌,日本的最早齣現於奈良時代前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