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一印,非常精彩。
評分 評分張祖翼髫年即好篆、隸、金石之學。篆刻,師鄧石如,宗石鼓、鍾鼎;隸法漢碑、魏碣,皆齣於漢魏三代的吉金樂石,屬於典型的碑學書風。亦能行、楷書,兼有碑意。其篆隸成就當高於其行草。中年以後,其精心創作的篆隸作品上,有時會鈐有一枚由鄧石如所治白文長方印:“八分一字直百金”,這應是當時市場對其藝術品價值的一種認同。西泠印社柏堂後石坊額上隸書“西泠印社”四字,為其所書。張祖翼長期寓居海上,時與吳昌碩、高邕之、汪洵,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傢。著有《磊盫金石跋尾》《漢碑範》等。他最早提齣“海上畫派”的名目。偶寫蘭竹,俱有韻緻。力充氣足,望而知為書傢筆也。卒年六十九。《韜養齋筆記、廣印人傳、海上墨林》
評分墓誌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在古代,墓誌主要是把死者的簡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進墓穴裏,中國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後這些都是要寫進墓誌銘,以求得人死留名。
評分韆碑不易購,亦不易見。無則如何?曰:握要以圖之,擇精以求之,得百碑亦可成書。然言百碑,其約至矣,不能復更少矣。不知其要,不擇其精,雖見數百碑,猶未足語於斯道也。吾聞人能書者,輒言寫歐寫顔,不則言寫某朝某碑,此真謬說,令天下人終身學書,而無所就者,此說誤之也。至寫歐則專寫一本,寫顔亦專寫一本,欲以終身,此尤謬之尤謬,誤天下學者在此也。
評分學者欲能書,當得通人以為師。然通人不可多得,吾為學者尋師,其莫如多購碑刻乎!揚子雲曰:“能觀韆劍而後能劍,能讀韆賦而後能賦。”仲尼、子輿論學,必先博學詳說。夫耳目隘狹,無以備其體裁,博其神趣,學烏乎成!若所見博,所臨多,熟古今之體變,通源流之分閤,盡得於目,蓋存於心,盡應於手,如蜂采花,醞釀久之,變化縱橫,自有成效,斷非枯守一二佳本《蘭亭》《醴泉》所能知也。右軍自言,見李斯、曹喜、梁鵠、蔡邕《石經》、張昶《華嶽碑》,遍習之。是其師資甚博,豈師一衛夫人,法一《宣示錶》,遂能範圍韆古哉!學者若能見韆碑而好臨之,而不能書者,未之有也。
評分原拓高80Cm,寬40Cm。鈐有“磊閤所得金石文字”硃文收藏印。
評分去唐碑,去散隸,去六朝造像記,則六朝所存碑銘不過百餘,兼以秦、漢分書佳者數十本,通不過二百餘種,必盡求之,會通其源流,浸淫於心目,擇吾所愛好者臨之,厭則去之。臨寫既多,變化無盡,方圓操縱,融冶自成體裁,韻味必可絕俗,學者固可自得之也。秦、漢分目,略見所說《說分》《本漢》篇中,今將南北朝碑目,必當購者錄如左。其碑多新齣,為金石諸書所未有者也。造像記佳者,亦附目間下論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