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6
張祖翼藏拓魏碑係列:唐處士李子如墓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張祖翼藏拓魏碑係列:唐處士李子如墓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河南洛陽齣土的漢延平元年 (106)賈武仲妻馬薑墓誌,雖不自稱為墓誌,但所記的內容已與墓誌相近。江蘇邳縣元嘉元年 (151)繆宇墓後室石門上方所刻的題記,有官職姓名、死葬日期、韻語頌辭,實為後世墓誌銘之濫觴。當時由於盛行在墓前立碑,故此種埋入墓中的石刻文字是很少見的。魏晉時期嚴禁在墓前立碑,而埋入墓中的小型墓碑的數量增多,如洛陽齣土的永平元年(291)徐夫人菅洛墓碑、元康元年(291)成晃碑,形式和內容都與地麵上的墓碑相同,隻是形體縮小而已。其後,有作圭形的,如洛陽齣土元康九年徐美人墓誌;有作竪長方形的,如北京齣土的永嘉元年(307)華若墓誌。它們都自稱為“銘”,因為誌文後皆有四言韻語組成的“頌”辭。也有比較簡單的,隻記姓名和卒年的,如江蘇鎮江齣土的升平元年 (357)劉尅墓誌。自稱為“墓誌銘”的是山東益都齣土的劉宋大明八年 (464)《劉懷民墓誌銘》,這是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墓誌銘。6世紀初的南北朝後期,墓誌逐漸定型,誌石多呈方形,誌蓋多呈盝頂形,也有個彆作龜形的。墓誌蓋在南北朝時期尚不普遍,隋唐以後,誌蓋相閤,遂成定製。誌文的內容也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文體,首先敘述死者姓名、籍貫和傢世譜係;再記其生平事跡,官職履曆,並頌揚其政績德行;最後記其卒葬年月和葬地;誌文後為四字韻語的“銘”,以錶達悼念哀思之情。南北朝至隋的墓誌上皆不署撰者書者姓名,唐代以後纔在誌文標題下署撰者書者姓名和官銜。
評分《新唐書·李棲筠傳》:“ 棲筠 見帝猗違不斷,亦內憂憤,卒,年五十八,自為墓誌。” 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墓碑、墓碣、墓錶、墓誌、墓記、埋銘》:“墓誌,則直述世係、歲月、名字、爵裏,用防陵榖遷改。埋銘、墓記,則墓誌異名。”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三》:“字亦作誌,則墓誌用之,墓誌或文或筆,體不一定。”墓誌是墳墓內或墳墓上的碑文,分“誌”和“銘”,一般為記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墓中的記死者姓名傢世和生平事跡的文字。由於在誌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誌銘。一般多刻於石上,也有寫刻於磚上的,還有個彆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中國墓誌約起源於東漢時期,魏晉以後盛行。日本、朝鮮受中國的影響也有墓誌,日本的最早齣現於奈良時代前期。
評分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評分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評分墓誌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在古代,墓誌主要是把死者的簡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進墓穴裏,中國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後這些都是要寫進墓誌銘,以求得人死留名。
評分埋入墓中的記死者姓名傢世和生平事跡的文字。由於在誌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誌銘。一般多刻於石上,也有寫刻於磚上的,還有個彆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中國墓誌約起源於東漢時期,魏晉以後盛行。日本、朝鮮受中國的影響也有墓誌,日本的最早齣現於奈良時代前期。
評分唐處士李子如墓誌:墓誌始於秦漢,發現最早的有秦勞役墓瓦誌和東漢刑徒磚誌。秦漢之時,墓誌少見亦全無係統。
評分近代著名書法傢、篆刻傢、金石收藏傢張祖翼(1849~1917)字逖先,號磊盫,又號磊龕、濠廬。因寓居無锡,又號梁溪坐觀老人,安徽桐城人。
評分墓誌是墳墓內或墳墓上的碑文,分“誌”和“銘”,一般為記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
張祖翼藏拓魏碑係列:唐處士李子如墓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