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外第yi部係統論述“城市運營的專著,原創性強。
2.契閤瞭新型城鎮化國傢戰略與PPP等新政策。
3.作者是原中信地産副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厚實的理論功底。
基於新型城鎮化戰略和中國本土實踐,《城市運營:麵嚮未來的城市供給側變革》作者剖析瞭城市運營的內涵和理念,係統梳理瞭城市運營的模式特徵、目標戰略以及方法流程,形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運營理論體係,從其本質和運作方式上深入全麵地迴答瞭城市運營與傳統的城市經營之間的差異、城市運營與新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城市運營與PPP模式如何建立深層次的關聯,以及“多規閤一”如何在城市運營的過程中實現等一係列的根本性熱點問題。同時,在尋求答案的分析論證中,作者呼籲跳齣傳統的城市化發展模式和思維定勢,以資源大整閤的跨界創新思維去開創和迎接中國的城市運營時代。
林竹,工學博士,哈佛大學肯尼迪管理學院MPA,梅森學者(Mason Fellow),新澤西州立大學漢弗萊學者(Humphrey Fellow)。林竹先生現任職中國中信公司,專注於新型城鎮化PPP與城市運營商業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這是一部以“城市運營”為主題的,橫跨城市學、規劃學、社會學、策劃學、經濟學、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創新性、綜閤性著作。作者視野廣闊、思維嚴謹,對“城市運營”的獨到理解和創新性係統論述讓人耳目一新,強烈推薦閱讀。
——建築大師 何鏡堂院士
習總書記明確指齣:“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鎮化將為我國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新的城市發展模式也必將應運而生。可以預見,一個全新的城市運營時代即將到來。本書首次提齣並定義瞭“城市運營”這一概念,清晰描繪瞭我國城市運營未來發展的前景、路徑和模式,我相信不論是政府、市場還是非營利機構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中國新型城鎮化與城市運營的正能量。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兼理事長 陳炎兵
《城市運營》一書開啓瞭嶄新的中國城市運營時代,全書觀點清新,充滿中國元素,同時又藉鑒瞭大量歐美理論和經驗,提齣瞭對新型城鎮化PPP模式的獨特解讀,在開創中國本土城市運營理論體係上進行非常有價值的開拓性探索。林竹先生在城市運營領域不斷耕耘的激情、創新和敬業升華為本書成果,對構建中國特色的城市發展理論體係是一筆寶貴財富。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 俞孔堅
在新的曆史環境中,發展中國傢推進城鎮化,應將自然資源有效利用、經濟可持續增長、環境友好保護、空間結構閤理布局、社會公平和諧發展、智慧城市創建等密切聯係起來;將“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緊密結閤起來;將多部門規劃有機整閤起來;將PPP模式有效利用起來。總之,要努力探索可持續的城鎮化道路。城市運營就是實現這樣的新型城鎮化的一種創新模式。在新的曆史時期從事與城鎮化相關工作的人們,應該讀讀這本書。
——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 鬍必亮
序 抓住供給側改革新機遇培育新型城鎮化新動力//Ⅸ
前言//Ⅺ
第yi章 概述1
第yi節城市運營背景//3
第二節發展思辨//36
第三節相關概念//58
第二章理論基石63
第yi節城市學//65
第二節策劃學//75
第三節規劃學//82
第四節相關跨學科//91
第五節他山之石//99
第三章城市經營121
第yi節城市經營的齣現//123
第二節城市經營與城市規劃//125
第三節城市經營與城市開發//140
第四節城市經營與土地財政//155
第五節城市經營與房地産業發展//167
第六節案例//185
第四章城市運營215
第yi節城市運營理念與模式特徵//217
第二節“三要素”與“五位一體”//226
第三節城市運營的運作機製//253
第四節案例//258
第五章城市運營與PPP模式269
第yi節PPP模式的特徵與機製//271
第二節PPP模式在中國//279
第三節PPP模式創新//297
第四節案例//308
第六章城市運營與“多規閤一”327
第yi節“多規閤一”緣起//329
第二節城市運營與“五規”//330
第三節“五規閤一”//333
第四節案例//337
第七章規劃創造價值341
第yi節策劃與概念規劃//344
第二節策劃與控製性詳細規劃//350
第三節方法創新//353
第四節規劃價值評價//369
第五節案例//375
第八章實踐案例:中信濱海新城381
第yi節中信濱海新城概況//383
第二節項目理念//386
第三節模式特徵//388
第四節法律框架//391
第五節“五規閤一”//393
第六節“交通+”PPP//398
第七節“文化+”PPP//399
參考文獻403
緻謝407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但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並非視覺上的,而是它所傳遞的一種“求解”的姿態。當今世界,城市化進程勢不可擋,但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短缺、社會公平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些都亟需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城市運營”這個概念,讓我聯想到的是一套精密的係統工程,它需要整閤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並通過數據驅動、技術賦能來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和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供給側變革”的視角,則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滿足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修補,而是著眼於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通過優化供給結構,更好地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續,而這本書的書名正好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的這些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創新的理念和實踐經驗,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城市管理者應該如何調整思路,如何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如何構建更具適應性和韌性的城市發展模式。尤其是在“麵嚮未來”這一點上,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關於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包容性城市等前沿話題,並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給我一種強烈的時代感和使命感。“城市運營”是城市發展進入精細化階段的必然要求,而“麵嚮未來”則代錶著一種前瞻性的視野和積極的姿態。“供給側變革”更是近年來國傢戰略層麵的重要指導,這本書將其應用到城市領域,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我一直在思考,當今中國的城市發展正麵臨著哪些新的挑戰和機遇,而“運營”這個詞,恰恰抓住瞭城市發展的核心。它不再是簡單的“建設”,而是包含瞭“管理”、“服務”、“優化”、“創新”等一係列更深層次的內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從供給端入手,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製度創新,來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特彆是“麵嚮未來”這一點,讓我充滿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構建更具智慧、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城市形態,例如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如何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如何促進城市空間的公平與包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的分析框架和 actionable 的解決方案,為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書名特彆大氣,直擊痛點。“城市運營”,這幾個字就帶著一股子專業和力量感,仿佛能看到城市在精細化管理下煥發新生的景象。“麵嚮未來的”更是讓人充滿期待,畢竟我們現在談論的很多城市問題,都與過去的思維方式和供給模式有關,而這本書似乎要帶領我們跳齣舊框框,去暢想和構建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藍圖。“供給側變革”則點明瞭核心的切入點,這是近年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如何將其應用到城市建設和管理中,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和前瞻性的課題。中信齣版社的名字也自帶一份信任感,通常他們齣版的書籍在內容深度和專業性上都有一定的保證。所以,我抱著一種學習和探索的心態,想看看這本書是如何將宏觀的經濟理論與微觀的城市實踐相結閤,又是如何提齣切實可行的變革路徑的。我尤其好奇,在“麵嚮未來”這個宏大的命題下,作者會給齣哪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提齣哪些顛覆性的新概念。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希望能看到一些落地的方法論,能夠啓發城市管理者,甚至是我們這些普通市民,去思考和參與到城市的未來建設中來。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給我勾勒齣瞭一個充滿希望和可能性的方嚮,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其內容,看看它能否真正引領我們走嚮一個更智能、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城市時代。
評分拿到這本《城市運營:麵嚮未來的城市供給側變革》,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名字起的真“硬核”,也真夠“實在”的。它沒有玩弄花哨的辭藻,而是直接點齣瞭當前城市發展中最關鍵的幾個關鍵詞。“城市運營”這四個字,就給我一種把城市當做一個復雜但又可控的“係統”來對待的感覺,意味著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而“麵嚮未來”,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說明這本書不是在迴顧過去,而是著眼於將來的發展趨勢和挑戰。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供給側變革”這個角度,它跳齣瞭傳統上隻關注需求端或者建設端的視角,而是從供給的效率、質量、結構去思考如何讓城市運行得更好。我一直在思考,當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結構不斷變化,市民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時,我們現有的城市供給體係是否還能跟得上?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是在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種從源頭優化城市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能的思路。我期待書中能夠對這些概念進行深入的闡釋,並結閤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展示如何將“供給側變革”的理念落地到城市運營的各個環節,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評分收到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關於城市生活的畫麵:清晨的街道,忙碌的交通,社區的服務,夜晚的燈火……這些日常的景象,都離不開“城市運營”這個復雜的體係。而“供給側變革”這個詞,則讓我聯想到經濟學領域討論的如何提高生産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將這兩者結閤,就形成瞭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主題——如何通過優化城市供給,來提升城市的整體運營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質。我一直對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一些“卡脖子”問題感到睏惑,比如交通擁堵難以根治,公共服務資源分配不均,城市更新的動力不足等等。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覺到它可能是在試圖提供一套全新的視角和方法論來解決這些難題。我期待它能夠深入剖析當前城市供給體係存在的深層問題,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改革思路,尤其是在“麵嚮未來”的語境下,它是否能探討一些前瞻性的發展趨勢,例如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城市運營的智能化水平,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城市基礎設施,如何實現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城市管理者和相關從業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啓示,也能引發普通市民對城市未來的思考和討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