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年谱

穆旦年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易彬 著
图书标签:
  • 穆旦
  • 诗歌
  • 文学
  • 传记
  • 年谱
  • 中国现代文学
  • 诗人
  • 文化
  • 历史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91149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861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穆旦年谱》一书以时间顺序编排,记载了穆旦一生的重要经历,是首部对穆旦的人生及创作进行详尽整理编篡的著作,可为相关研究者和读者提供阅读的便利。

目录

追踪的意义——易彬著《穆旦年谱》序
呈现一个真实的、可能的穆旦形象——缘起、材料与体例
1918年 生年
1923年 5岁
1924年 6岁
1929年 11岁
1931年 13岁
1932年 14岁
1933年 15岁
1934年 16岁
1935年 17岁
1936年 18岁
1937年 19岁
1938年 20岁
1939年 21岁
1940年 22岁
1941年 23岁
1942年 24岁
1943年 25岁
1944年 26岁
1945年 27岁
1946年 28岁
1947年 29岁
1948年 30岁
1949年 31岁
1950年 32岁
1951年 33岁
1952年 34岁
1953年 35岁
1954年 36岁
1955年 37岁
1956年 38岁
1957年 39岁
1958年 40岁
1959年 41岁
1960年 42岁
1961年 43岁
1962年 44岁
1963年 45岁
1964年 46岁
1965年 47岁
1966年 48岁
1967年 49岁
1968年 50岁
1969年 51岁
1970年 52岁
1971年 53岁
1972年 54岁
1973年 55岁
1974年 56岁
1975年 57岁
1976年 58岁
1977年 59岁
谱后(1977-2010)
附录一 穆旦佚作举列
附录二 穆旦诗歌版本状况及汇校举隅
附录三 穆旦作品发表及出版名录
附录四 穆旦诗歌英译一览表
附录五 穆旦交游名录
征引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瀚海星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侧影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作家的生平事迹,而是将笔触伸向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波澜壮阔的图景之中。它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勾勒出那段风云激荡的年代里,文学思潮的演变、群体性的探索,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剧变中的精神轨迹。 全书依循时间脉络,以“浪潮”为基本叙事单位,力求展现不同时期文学面貌的鲜明特征与内在联系。我们相信,文学的生命力,恰恰蕴藏在它与时代脉搏的共振之中。 第一部分:萌芽与彷徨(1917-1927) 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激发的文学革命的初始阶段。我们不着眼于个体作家的创作高峰,而是分析这场运动如何从对旧文学的批判,迅速转向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 子章一:语文学的革命与口语的胜利 这里详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更替,更是思想解放的先声。我们将考察胡适、陈独独秀等人如何构建新的文学规范,以及这种规范在初期所遭遇的阻力与困境。重点将放在新文学社团的建立,如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它们在确立新文学的理论基础方面所做的努力。 子章二:现实主义的初步试探 在对“为人生”文学的探讨中,我们考察了早期小说家如何尝试反映社会底层的生活,但其笔触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在此阶段虽然影响力巨大,但本书将从群体探索的角度,分析当时其他尝试进行社会描写的作家,如早期矛盾、平明(蒋光慈)等人的努力与局限。探讨他们如何平衡启蒙的责任与艺术的真实。 子章三:浪漫主义的回响与超越 在与现实主义的并存中,浪漫主义思潮也以独特的面貌出现。我们分析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早期浪漫主义如何以神话、诗歌等形式,宣泄对旧秩序的抗拒与对“人”的价值的张扬。这种情绪的爆发,是时代压抑下的一种必然的心理投射。 第二部分:思潮的激荡与群体的自觉(1927-1937) “左翼”文学的兴起与成熟,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空前强烈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学与政治的关联性空前紧密,创作群体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 子章一:左翼文学的勃兴及其理论构建 本书将详细梳理“左联”成立的前因后果,分析瞿秋原、鲁迅等人对左翼文学的理论界定。着重分析无产阶级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等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这种理论体系如何指导了当时的创作方向。探讨文学如何成为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 子章二:都市的阴影与底层书写 在都市小说中,我们不再仅仅看到对城市文明的惊叹,更多的是对都市异化现象的深刻批判。从“都市小说”的衰落与转型,到关注码头工人、妓女、失业者等边缘群体的作品,展现了作家们如何将镜头对准最广大的民众。这一部分的分析将着重于不同地域(上海、武汉、广州)的城市书写有何差异。 子章三:乡土文学的回归与深耕 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的是对乡土中国的深刻挖掘。我们不将乡土文学视为单一流派,而是考察其如何从早期的田园牧歌走向后期的血泪控诉。分析作家群体如何运用地域文化、民俗知识,试图描绘出中国乡村的复杂生态,以及这种描写中潜藏的民族性焦虑。 第三部分:战火中的坚守与蜕变(1937-1949) 抗日战争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文学的生态。知识分子的流亡、内迁,以及文学形式的适应性转变,构成了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主题。 子章一:文学的“大后方”:西南联大的光与影 聚焦于重庆、昆明等地文人阶层的聚集与艰难处境。探讨在物资匮乏、战火威胁下,文学如何保持其独立性与批判性。分析部分作家如何转向更具民间性、更易于传播的文艺形式,如话剧、曲艺等,以鼓舞人心。 子章二:新诗的成熟与意象的开拓 在这一阶段,新诗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峰。我们考察了不同流派(如现代派、新月派的后期影响)如何相互碰撞,最终形成了更内敛、更注重意象营造的诗歌风格。分析诗人如何在宏大的战争叙事中,捕捉到个体生命的细腻感受。 子章三:解放区的文学转向与“土洋结合” 重点分析解放区文学在土地改革背景下,如何迅速调整方向,服务于工农兵群体。分析“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如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实践,以及作家们在学习民间文艺传统(如秧歌剧)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转化。 结语:未竟的探索 本书的结尾将简要回顾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文学留下的遗产——即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永不停歇的艺术探索欲。它不是一部结论性的断语,而是对一个世纪中无数次尝试与失败的忠实记录,旨在为理解其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视野。我们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文学的价值,正是在于它对时代提出的那些永恒而棘手的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穆旦年谱》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更像是一次与历史的亲密对话。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将个体生命的发展与宏大的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要知道,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无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土壤。那么,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穆旦的成长轨迹,又受到了哪些深刻的影响?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他的创作灵感,又从何而来?我期待着,年谱能够以一种客观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些相互交织的线条。我想要了解,当他面临时代的选择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抉择?当他遭遇人生际遇时,他的情感又是如何跌宕起伏?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我希望能通过年谱的每一块碎片,逐渐拼凑出那个时代下,一位诗人完整的精神肖像。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一些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思考的线索。

评分

我对《穆旦年谱》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对“时间”本身的敬畏。这本书,就像一个浓缩了的时光胶囊,里面封存着一位诗人的人生轨迹。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生命力的涌动。我想要知道,从他的出生到他离世,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寒暑?他的人生,又是如何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铺展开来的?这本书,是否能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生命是如何在时间的河流中,逐渐成熟,逐渐沉淀,逐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我期待着,年谱中的每一个日期,每一个事件,都能够像点点星光,汇聚成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我对穆旦这个人,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理解。这是一种对生命历程的追溯,也是对时间力量的感受。

评分

我购买《穆旦年谱》,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考古”般的探求。作为一名对文学史略有涉猎的读者,我深知,很多时候,理解一位伟大作家,不仅要读他的作品,更要了解他的生平。而年谱,无疑是最直接、最系统的方式。我希望这本年谱能够呈现出穆旦生活中的“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些不曾出现在诗歌中的日常琐事,那些不曾被公开的交往,那些不曾被提及的心路历程,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有所体现?我期待着,它能够像一台精密的显微镜,将他生命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放大,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我希望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捕捉到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这不仅仅是对一个诗人的致敬,更是对文学创作过程中,个体生命与精神世界之间复杂互动的探究。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穆旦年谱》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借此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的内涵。毕竟,诗歌的魅力,往往离不开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滋养。我希望,通过年谱的梳理,能够为我阅读他的诗歌提供一个坚实的参照系。当我读到他某首诗时,我能够立刻联想到当时他的生活状态,他的情感经历,甚至是他的某些思想上的困惑。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忠实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他的世界,理解他创作的动机,解读他文字的深意。我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写出了那些震撼人心的诗句?是什么样的思考,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解锁他诗歌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我迫切地希望它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文学天地。

评分

初次翻开《穆旦年谱》,是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那略显古朴的书名所吸引。我并非学究,对诗人的一生轨迹也未必有多少深入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对那个时代,对那些文字背后灵魂的好奇。读这本书,仿佛是走进一条悠长而蜿蜒的隧道,光线时明时暗,时而清晰地照亮某个片段,时而又隐没在时间的迷雾中。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些看似寻常的生年卒月背后,究竟埋藏着怎样跌宕起伏的灵魂?他的童年是否如诗歌般纯净?他的青年是否如文字般激昂?他的中年是否如岁月般沉淀?这本书,就像一个沉默的向导,牵引着我的思绪,穿梭于他的文字与生活之间。我期待着,在年谱的脉络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感受到那个时代赋予诗人的烙印。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人的记录,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剪影,一个灵魂的成长史,一个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绽放。我希望,在这字里行间,能找到与自己内心深处某种共鸣的契机,理解为何他的诗句至今仍能拨动人心。

评分

1923年 5岁

评分

1923年 5岁

评分

1923年 5岁

评分

1929年 11岁

评分

这个书不错,就是太贵了。

评分

内容不错,值得收藏,极力推荐

评分

一次买了好多本凑单,总之这次活动很给力

评分

这个书不错,就是太贵了。

评分

商品是否给力?快分享你的购买心得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