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英汉双解词典
原价:795.00元
作者: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46327952
字数:
页码:206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4.1kg
编辑推荐
《英汉双解词典(大字本)(套装共4册)》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内容提要
《英汉双解词典(大字本)(套装共4册)》主要解决英语基础核心词汇12000条的用法问题,其中常用词以星号标注,重点着墨;同时酌收百科词汇,共收词语30,000条,充分满足读者阅读理解需要。根据词汇控量理论,撷取2,000个最基本的英语核心词释义,简约传神,繁略至当。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细节极其敏感的人,尤其在学习外语时,我最怕遇到那种翻译得“差不多就行”的书籍。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篇幅精简,往往牺牲了对那些一词多义现象的细致梳理。然而,这本词典在处理那些看似简单,实则陷阱重重的词汇时,展现出了惊人的严谨性。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校对一篇技术文档,其中反复出现一个动词,它在中文里都可以翻译成“执行”,但在不同的技术语境下,其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我查阅了手头好几本电子词典,解释都很模糊。最后翻到这本书的相应条目,它竟然细致地分出了三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并用三个完全不同的中文表达来精确对应,甚至还标注了哪个用法在当代学术界更为常用。这种近乎于“偏执”的精确度,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信赖感。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在为你把关每一个字斟句酌的环节,让你在面对复杂语料时,内心能有一种踏实感,知道自己捕捉到的含义是经得起推敲的。
评分说起来惭愧,我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收藏”的心态,而不是立刻投入学习。我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语言学习资料,但大多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那种略带哑光的质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其文化层面的渗透。在很多基础词汇的释义旁边,它会穿插一些关于该词汇在英美文化背景下的演变或者特定用法背后的文化典故。比如,解释某个与“礼仪”相关的词汇时,它会对比中西方在社交场合中的细微差别,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对应的中文词。这种“跨文化对比”的视角,让学习语言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机械记忆,而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文化对话。我常常在晚上,泡上一杯红茶,就着台灯的光线,随意翻开某一页,读上几段,那种感觉非常放松,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它让我意识到,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理解使用它的人群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本书似乎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评分我是在备考一场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时接触到这本书的,坦白说,当时时间紧迫,我需要的更像是一本“速成秘籍”,能在最短时间内帮我查漏补缺,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复杂长难句和专业术语的理解上。我原本的阅读速度尚可,但总是在遇到一些涉及特定行业背景的文本时,因为词汇的专业性和表达的惯用性而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对译,而是深入到了该术语在特定语境下的“语感”层面。例如,在某个经济学章节中,对于“liquidity trap”的解释,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流动性陷阱”的直译,后面还附带了对该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引用的情景分析,这对于理解其核心含义至关重要。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而是开始“理解”它在句子中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而且,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即使我只是记得一个模糊的词义或一个相关的短语,通过它独特的索引结构,也总能很快定位到核心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帮我省下了不少在茫茫书海中摸索的时间。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让我从“应试思维”转向了“应用思维”。在学校里,我们学的很多词汇和句型都是脱离实际使用的“标准范例”,一旦进入真实的交流环境,就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多么的僵硬和刻板。我工作后需要与国际团队进行大量邮件沟通,起初总是写得非常书面化,显得生疏且不自然。后来开始系统地使用这本书进行辅助学习。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更偏向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构建,它很少单独列出单词,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展示词汇在邮件、报告、会议口语等不同文体中的实际搭配和习惯用法。例如,对于表示“建议”的表达,它不是简单地给出“suggest”和“recommend”,而是会对比“I propose that we should…”和“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consider…”在语气上的差异,前者偏向正式指令,后者则显得更加委婉和具有商榷意味。通过这种方式,我的书面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邮件往来也变得更加地道和高效,这本工具书无疑充当了我从“知道语言”到“使用语言”的桥梁。
评分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拿到手上就感觉沉甸甸的,光是翻开书页时那股油墨的清香,就让人心生亲近。我记得当时是在一个旧书店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书脊有些磨损,但内页却保存得异常完好,仿佛时间在它身上只是轻轻拂过。我当时主要的目的是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基础语法概念的参考书,毕竟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原版材料时,总会因为对某个细微的语法点把握不准而卡壳。我原本期望它能像一本语法手册那样,清晰地罗列规则,配上简洁的例句。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展开方式,却远比我预想的要丰富和深入。它没有陷入那种枯燥的条款堆砌,而是采用了大量的语境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语境下同一词汇或句型的微妙差异来阐释其用法。特别是关于时态和虚拟语气的讲解部分,作者似乎深谙学习者的痛点,总是能用最贴近生活也最精妙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规则。翻阅的过程,与其说是查阅,不如说是一种探索,每当合上一页,脑中都会留下一个清晰的知识点烙印。它的排版也极其考究,那种留白的处理,让人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也不会感到强烈的疲劳,这点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