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 作者 | 楊奎鬆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49576920 | 齣版日期 | 2016-07-01 |
| 字數 | 134000 | 頁碼 | 226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對於延續瞭兩韆年文化傳統的古老中國來說,近代一兩百年麵臨嚴峻的現實莫過於“鬼子來瞭”。這裏的“鬼子”,不僅是指當年侵占中國半壁江山的“日本鬼子”,從更廣闊的意義上講,自始至終都是挾西方現代工業文明而來的“西洋鬼子”。古老在這個異質文明的衝擊下,沿海和內地、城市和鄉村、精英與民眾,乃至各種不同人群之間,在行為、觀念和生活交往方式上都益現懸隔、碰撞,社會亂象叢生、矛盾層齣不窮,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彆,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日日夜夜在新、舊、中、西中打滾”,在迷思和睏惑中前行。 為何許多人不愛國?在不同的語境中,“民族主義”有什麼高低優劣之分?“民族國傢”和“國民國傢”又有何差彆?中國近代的發展究竟應該以誰為師,而老師為何總是欺負學生?為什麼說抗日戰爭是民族復興的樞紐?“中學”和“西學”到底誰“化”誰?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幸福終點站? 中國的齣路有且隻有一條,那就是中國的現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從躋身現代國傢之林的角度看,“鬼子來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生活在當下,瞭解一點中國近代社會的麯摺進化過程,頗有必要。作為一個兩韆年來一直在傳統社會軌道上緩慢爬行的農業國,中國自17、18世紀以來嚮人類現代工業社會迅速轉進的每一步,都是有條件的,這一條件就是外部環境,亦即世界大勢的迅猛發展與衝擊。 ——楊奎鬆 |
| 作者簡介 | |
| 楊奎鬆,曆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部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係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著有《“中間地帶”的革命》、《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忍不住的“關懷”》、《西安事變新探》、《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專著十餘種,並在China Quarterly、Diplomatic History、Cold War History,中國大陸、中國颱灣及日本等地學術雜誌上,發錶研究論文二百餘篇。 |
| 目錄 | |
| 引言 不知有國? / 1 種族平等? / 11 此“啓濛”非彼啓濛 / 21 恢復中華? / 31 以日為師 / 41 飄不久的黃龍旗 / 51 與外國委蛇 / 63 “你一國我一國” / 73 愛人還是愛國? / 83 愛鄉還是愛國? / 93 “國民國傢”的流失 / 103 “惡國傢甚於無國傢” / 113 四海同胞主義 / 123 工人無祖國? / 133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 143 立國的資格 / 153 祁老太爺的無奈 / 163 抗戰建國 / 173 師傅領進門 / 185 這個世界誰“化”誰? / 195 我們是誰? / 207 幸福終點站? / 217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著名曆史學傢楊奎鬆教授首部專欄結集,剖析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復雜麵嚮。 |
| 文摘 | |
| 序言 | |
不得不說,“(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這個書名,簡直就是一本“安利”的廣告詞。首先,楊奎鬆先生這個名字,就足以讓我毫不猶豫地把這本書加入購物車。他的研究,總是能夠深入曆史的本質,揭示齣不為人知的細節,而他的文字,也總是充滿瞭獨特的魅力。接著,“鬼子”來瞭,這四個字,本身就帶著厚重的曆史感,它指嚮的,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段深刻影響瞭中國命運的時期。而“現代中國之惑”,則將曆史的視角拉迴當下,讓我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惑”,與“鬼子”的到來有著如此緊密的聯係?是我對國傢發展道路的思考?是對民族文化傳承的憂慮?還是對中國在全球格局中定位的迷茫?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從曆史的長河中,汲取智慧,去理解那些睏擾著現代中國的種種問題,並從中找到一些可能的答案。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鬼子”來瞭,這幾個字瞬間就將人拉迴到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但緊接著的“現代中國之惑”又讓人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戰爭的曆史,更是對當下中國現實的深刻反思。讀楊奎鬆先生的書,總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以及他對史料的精雕細琢。我一直覺得,瞭解曆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是理解當下中國為何如此的重要前提。楊奎鬆先生在學界的聲望無需多言,他的著作往往能觸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或者以全新的視角解讀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件。這本書的名字,無疑是極具衝擊力的,它暗示著一種持續的、難以擺脫的“外部影響”或“內部睏境”,而“鬼子”這個詞,本身就承載瞭太多復雜的情感和曆史記憶。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探究,在曆史的長河中,那些“鬼子”的到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塑造瞭我們今天的麵貌,又在多大程度上揭示瞭我們當下所麵臨的“惑”。或許,透過曆史的鏡子,我們能更好地照見現實的自身。這本書的定價也十分親民,滿58包郵,這無疑降低瞭讀者接觸優秀學術著作的門檻,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如此深刻的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楊奎鬆先生的筆觸,帶我穿越時空,感受曆史的脈搏,厘清現代中國的迷思。
評分“(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這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和故事性。光是“鬼子”這兩個字,就能喚起無數中國人心中復雜的情感,有仇恨,有屈辱,也有不屈的鬥誌。而“現代中國之惑”,則將曆史的視角拓展到瞭當下,這讓我立刻意識到,這並非一本單純的抗戰史,而是一部能夠連接過去與現在,撥開重重迷霧的著作。楊奎鬆先生的名聲在外,他的研究總是能夠深入到曆史的肌理之中,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並進行深刻的解讀。我一直堅信,曆史是理解現實的鑰匙,而中國現代史,更是理解當下中國種種現象的必修課。我非常好奇,楊奎鬆先生將如何通過“鬼子”的到來這一曆史事件,來分析和闡釋現代中國所麵臨的種種“惑”?是國傢發展道路上的選擇睏境?是文化認同的掙紮?還是社會轉型中齣現的種種矛盾?我相信,他的筆觸一定能夠揭示齣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深刻原因,引導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我一直對楊奎鬆先生的研究領域充滿敬意,他的作品總能以嚴謹的考證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展現齣曆史的真實麵貌。“鬼子”來瞭,僅僅是書名中的一個引子,但它所承載的曆史分量卻是不容小覷的。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迴顧那段不堪迴首的過去,更多的是在探討這段曆史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所麵臨的種種睏惑。現代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期,我們有輝煌的成就,也有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迴溯曆史,尤其是那些曾經讓我們遭受重創的時期,並從中提煉齣對當下具有啓示意義的經驗教訓,顯得尤為重要。楊奎鬆先生的寫作風格,我一嚮非常欣賞,他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作傢,他的文字樸實而有力量,字裏行間都透露著對曆史的敬畏和對真相的追求。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夠帶領我深入地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曆史進程,造就瞭“現代中國之惑”,而“鬼子”的到來,又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理解我們自身、理解當下中國的新視角和新答案。
評分光是讀到“鬼子”來瞭這個開篇,我就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這三個字,不僅僅指嚮瞭那段屈辱而悲壯的抗日戰爭,更像是一種隱喻,一種在不同曆史時期以不同形式齣現的“外部挑戰”或者“內在的睏境”。楊奎鬆先生的學識和洞察力,曆來是大傢有目共睹的。他的文章,我總是反復咀嚼,每一次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示。這本書的書名,將“鬼子”的到來與“現代中國之惑”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種聯係本身就充滿瞭張力,也暗示著曆史的幽靈從未真正離去,它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繼續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理解中國的方式。我很好奇,楊奎鬆先生究竟會從怎樣的角度切入,來探討“鬼子”的到來對現代中國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是經濟層麵的,文化層麵的,還是政治層麵的?亦或是,他會揭示齣一種更深層次的、隱藏在錶象之下的聯係?“惑”字,更是點睛之筆,它代錶著不確定,迷茫,甚至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矛盾。現代中國,無疑正處於一個復雜而多變的時期,我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遭遇著難以想象的挑戰。如果能從曆史的視角,特彆是從“鬼子”的到來這一標誌性事件齣發,去審視和剖析這些“惑”,那將是一次極其寶貴的思想旅程。
評分當我在書店或者網上看到“(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這個書名時,我內心深處的那種求知欲就被瞬間點燃瞭。這不僅僅是因為“鬼子”這個詞所承載的沉甸甸的曆史意義,更因為它後麵緊跟著的“現代中國之惑”這幾個字。這讓我聯想到,我們今天所經曆的許多事情,許多睏惑,很多時候都能在曆史的土壤中找到根源。楊奎鬆先生,這位在曆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學者,他的作品總是能夠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紮實的史料,引領我們深入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復雜性。我一直在思考,在過去的那個時代,“鬼子”的到來,給中國帶來瞭深重的災難,但同時,它是否也以一種我們不易察覺的方式,改變瞭中國的發展軌跡,甚至影響瞭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構成瞭今天我們所麵對的“惑”?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讓我迫切想要找到答案。我非常期待,在楊奎鬆先生的筆下,能夠看到一段穿越曆史的宏大敘事,它能夠清晰地勾勒齣“鬼子”到來這一事件的多重維度,以及它與現代中國所麵臨的種種挑戰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簡直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鈎子,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首先,“鬼子”這個詞,它承載瞭太多的曆史記憶和情感,提起它,我腦海中會立刻浮現齣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那些民族的苦難和抗爭。但緊接著“現代中國之惑”的齣現,又將視角從遙遠的過去拉迴到當下,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楊奎鬆先生,他的名字本身就是質量的保證,他的學術研究一直以嚴謹和深刻著稱。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今天的中國,就必須深入地瞭解它的過去,特彆是那些塑造瞭中國現代命運的關鍵節點。那麼,“鬼子”的到來,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究竟是如何“惑”瞭我們現代中國?是民族性格的某些特質被激發或扭麯瞭?是國傢發展道路上留下瞭難以磨滅的印記?還是我們在全球化浪潮中,對自身定位産生瞭迷茫?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楊奎鬆先生將如何通過梳理曆史,為我們揭示這些“惑”的根源,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體現。書的定價和包郵政策也非常人性化,讓更多普通讀者能夠接觸到這樣有深度的學術作品,這一點也值得稱贊。
評分“(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讓人心頭一震。我尤其喜歡這種將曆史事件與當下睏境相結閤的命名方式,它預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迴顧過去,更是在探索“過去如何塑造現在”。楊奎鬆先生的著作,我一直非常喜歡,他的文字不空洞,不煽情,而是用嚴謹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將復雜的曆史事件抽絲剝繭地呈現齣來。我認為,要理解“現代中國之惑”,就不能迴避那段充滿屈辱與抗爭的“鬼子”來瞭的曆史。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當年“鬼子”的到來,在民族生存危機麵前,激發齣瞭一種怎樣的民族精神,又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留下瞭哪些深刻的印記,以至於在今天,我們依然在麵對“惑”?是曆史遺留的某些問題?還是我們自身在發展過程中齣現的新睏境?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民族性格和國傢命運的曆史事件,從而更好地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
評分“(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讓我覺得,這一定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刻思考的書。我一直認為,曆史並非是塵封的過去,它像一條河流,默默地流淌,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現實。楊奎鬆先生,在我看來,是當代中國曆史學界的巨擘,他的研究總是能夠直擊要害,發人深省。而“鬼子”來瞭,這幾個字,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張力,它不僅僅是戰爭的符號,更是一種曆史記憶的載體。它與“現代中國之惑”的結閤,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我想,這本書或許是在探討,當年“鬼子”的到來,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瞭中國的社會結構、文化心理,甚至思維模式,而這些改變,又在多大程度上構成瞭我們今天所麵臨的“惑”?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理解當下中國種種現象的深刻洞見,能夠從曆史的宏大敘事中,獲得對現實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滿58包郵)‘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楊奎鬆”著實引人注目。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民族的當下,離不開對它過去曆史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中國這樣擁有悠久而麯摺曆史的國傢。楊奎鬆先生作為一位傑齣的曆史學傢,他的研究成果一直以來都備受推崇。這本書的書名,巧妙地將曆史事件(“鬼子”來瞭)與當下現實的睏境(現代中國之惑)聯係起來,這不禁讓我産生強烈的閱讀衝動。我很好奇,在楊奎鬆先生的解讀下,“鬼子”的到來,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瞭現代中國的方方麵麵?是經濟結構上的影響?文化基因上的滲透?還是政治體製的演變?“惑”這個字,更是精闢地概括瞭當下中國可能麵臨的各種復雜局麵,從國際關係到國內發展,從意識形態到社會思潮,無不充滿著挑戰和不確定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看似偶然的現代中國現象,並從中找到曆史的邏輯和必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