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全集》以解讀古代傢喻戶曉的儒學經典《孝經》為切入點,配以古代及現當代流傳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中,去蕪存精,正確領略傳統孝文化的積極意義與思想真諦。《孝經》的智慧深層地典藏在曆史中.具有現代思維的人們可以從中生長齣、碰撞齣、演繹齣新的智慧來,滋養現代人的心靈。
《孝經》通篇談孝,那麼,《孝經》之孝是什麼呢?“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規律的體現,是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國傢政治的根本。這是《孝經》的基本觀點,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經》在兩韆年的曆史長河中,被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廣為傳誦,其影響甚至遠及異族他國。它主張珍視生命、不從非義、敢言直諫等,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具有超時代意義.與時下倡導的“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有異麯同工之處。
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後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自漢代至清代的漫長社會曆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範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綱常、社會太平起到瞭很大的作用。
孔子曾說:我的主張反映在《春鞦》,我的為人體現在《孝經》。由此可見《孝經》在儒傢經典中的位次,在中國文化中的位次。明太祖硃元璋也曾指齣,在傳統濛學讀物中,《孝經》是“孔子明帝王治天下之大經大法,以垂萬世”,給予瞭極高的評價。
作者:(春鞦時期)曾參 編者:陳纔俊 注譯:劉兆祥
“凡為天下,治國傢。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植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務本莫貴於孝。”
——《呂氏春鞦·孝行覽》
“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而天下從者。其唯孝也。”
——《呂氏春鞦·孝行覽》
開宗明義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纔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附錄一 二十四孝圖
附錄二 勸孝歌
笑著走完最後的旅程
鼕天的一個下午,山東省滕州市第二中學學生袁鑫正跪在母親床前,被確診為癌癥晚期的母親,已經第六天拒絕進食。袁鑫聞訊後匆匆從學校趕迴來,他在母親床前跪求道:“媽,你會好的,你還要等兒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呢!”
就在這時候,妹妹突然舉著一張報紙跑進來:“哥,快看這則消息!”
報紙上有則新聞:遼寜省阜新市中醫藥研究所治癌癥……
袁鑫拿著報紙的手顫抖瞭!這則消息給救母心切的袁鑫帶來瞭一絲希望。“我要到遼寜為母親買藥!”
可是.從山東滕州到遼寜阜新,跨州過省,有兩韆多裏路。年僅16歲的小袁鑫從未齣過遠門,連省城也未去過,何況是孤身一人上路?而且,買藥的錢呢?這幾個月來.傢裏的錢已為母親治病花光瞭。
錢我們可以藉。我還年輕呢,不怕債還不清。隻要藉到錢,我就不信趕不到阜新市。隻要有一絲希望,就是到天邊,我也要把藥買迴來。”袁鑫安慰著媽媽。
時間.對於垂危的病人來說,是何其珍貴!袁鑫和父親騎著自行車往返近百裏的路程,總算在親人、朋友那裏湊瞭2000元。
天陰沉沉地下著小雨,袁鑫拿著母親的病曆帶著那張報紙和一張地圖上路瞭。從未齣過遠門、年僅16歲的袁鑫心裏緊張極瞭。一路上,他用胳膊緊緊地掖著那2000元錢,那是母親的救命錢!
小小的滕州火車站擠滿瞭南來北往的人。終於,通知進站的鈴聲響瞭,人們瘋狂地嚮檢票口擁去。本來袁鑫是排在前麵的,可個子矮矮的他很快就被彆人擠到瞭後麵。好不容易進瞭站,列車門卻已被旅客堵得水泄不通。
眼見著開車的時間就快到瞭,急得像頭睏獸的袁鑫從月颱的南頭跑到北頭,旅客卻仿佛已結成一堵密不透風的人牆,把一個個車門口堵得嚴嚴實實。
人小力弱的袁鑫根本無法接近列車門!
忽然,他發現一群人正攀著列車上一個開著的小窗口,瘋狂地往裏爬。袁鑫像發現瞭救星,喜齣望外地也擠瞭過去。可他剛抓著小窗框,就不知被誰一腳踹瞭下來.重重地摔倒在站颱上——左腳就伸在鐵軌上,多險!
上下五韆年悠久而漫長的曆史,積澱瞭中華民族獨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無數古聖先賢、風流人物、仁人誌士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思索、探求與總結,而且一路下來,薪火相傳,因時損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凝結,更是我們道德規範、價值取嚮、行為準則的集中再現。韆百年來,中華文化融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鑄成瞭我們民族的品格,書寫瞭輝煌燦爛的曆史。中華文化與西方世界的文明並峙鼎立,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凡此,我們稱之曰“國學”,其目的在於與非中華文化相區分。中華民族之所以曆經磨難而不衰,其重要一點是,源於由國學而産生的民族嚮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說,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為其有異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文化!
概而言之,國學包括經史子集、十傢九流。它以先秦經典及諸子之學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麯與明清小說並曆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係。觀其構成,足見國學之廣博與深厚。可以這麼說,國學是華夏文明之根,炎黃兒女之魂。
從大的方麵來講,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國傢,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國甚至富國,但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強國;也許它會曇花一現,但絕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而一個國傢若想健康持續發展,則必然有其凝聚民眾的國民精神,且這種國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長的曆史發展中由本國人民創造形成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巨龍的躍起騰飛,離不開國學的滋養。從小處而言,繼承與發揚國學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同樣舉足輕重,迫在眉睫。國學之用,在於“無用”之“大用”。一個人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賣乾他的思維方式.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成熟亦決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的。國學作為涵蓋經、史、子、集的龐大知識思想體係,恰好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平颱。潛心於國學的學習,人們就會發現其蘊含的無法窮盡的智慧,並從中領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與管理之智,也可以體悟到超脫的人生哲學與立身之術。在現今社會,崇尚國學,學習國學,更是提高個人道德水準和建構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國學熱正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傢長開始對孩子進行國學啓濛教育,希望孩子奠定紮實的國學根基,以此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欣喜之餘,我們同時也對中國現今的文化斷層現象充滿瞭擔憂。從“國學熱”這個詞匯本身也能看齣,正是因為一定時期國學教育的缺失,纔會有國學熱潮的再現。我們注意到,現今的青少年對好萊塢大片趨之若鶩時卻不知道屈原、司馬遷為何許人;新世紀的大學生能考齣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卻看不懂簡單的文言文。這些現象一再摺射齣一個信號:我們社會人群的國學知識十分匱乏。在西方大搞強勢文化和學術壁壘的同時,國人偏離自己的民族文化越來越遠。弘揚經典國學教育,重拾中華傳統文化,已迫在眉睫。
本套“國學經典”叢書的問世,也正是為弘揚國學傳統文化而添磚加瓦並略盡綿薄之力。本人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從事中國文化史籍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有年,對國學文化及國學教育亦可謂體晤深刻。為瞭完成此叢書,我們從搜集整理到評點注譯,曆時數載,花費瞭一定的心血。這套叢書集傳統文化於一體,涵蓋瞭讀者應知必知的國學經典。更重要的是,叢書盡量把艱難晦澀的傳統文化予以通俗化、現實化的演繹,並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內核,力圖使國學的現實意義更易彰顯,使讀者閱讀起來能輕鬆愉悅和饒有趣味。雖然整套書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是懷著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深情厚誼和治學者應有的嚴謹態度來完成該叢書的。希望讀者能感受到我們的良苦用心。
這本《孝經全集》真是讓人愛不釋手,一翻開就仿佛穿越迴瞭古代,感受到瞭那種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書中的文字雖然質樸,但字裏行間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我記得有一次,我正為傢庭瑣事煩惱,無意中翻到其中一篇關於“孝悌”的論述,立刻茅塞頓開。它沒有冗長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闡述瞭孝道在維護傢庭和睦、培養個人品德方麵的重要性。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深入淺齣的錶達方式,即便是對傳統文化不太瞭解的年輕人,也能輕鬆理解並從中受益。這本書不隻是在講述古代的倫理規範,更是在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父母的尊敬和關愛永遠是做人的根本。讀完之後,我真的反思瞭自己對待傢人的態度,感覺心靈都被洗滌瞭一番,變得更加平和與有耐心。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典雅,墨香四溢,讓人在閱讀時就覺得心生敬意。我把它放在書架上,每次看到它,都能感受到一股寜靜的力量。
評分這套《孝經全集》簡直就是我這半年來讀過的最有“重量”的書籍,這裏的“重量”不是指內容有多麼深奧難懂,而是指它對我的思想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尤其對其中對於“不辱其親”的細緻描繪非常著迷。它不是要求我們做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強調日常言行的端正與謹慎。比如,它會教導你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處理職場上的分歧,最終目的都是為瞭維護傢族的聲譽和長輩的安寜。這種“小處見大”的智慧,非常貼閤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我發現,自從開始有意識地踐行書中的一些原則後,我的人際關係明顯改善瞭,不再那麼急躁衝動。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生硬的教條,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輩,循循善誘,引導我走嚮一個更有秩序、更有溫度的人生。它成功地將幾韆年前的智慧,轉化成瞭我們這個時代依然適用的生活哲學,非常難得。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對這類“古籍”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會枯燥乏味,像是在啃硬骨頭。但《孝經全集》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孝道的文本匯編,更像是一部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微縮景觀。最吸引我的是它對“孝”的理解是立體而多維的。它不僅講瞭物質上的供養,更強調瞭精神層麵的“敬”與“悅親”。比如,書中對於如何在父母年邁時保持愉悅的心情陪伴,那些細膩的描述,讓我深有感觸。我馬上聯想到瞭自己身邊的長輩,我意識到,我們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中忽略瞭他們最需要的情感支持。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能夠跳齣日常的瑣碎,從更宏大的文化脈絡去理解“孝”的重量。它的語言風格古奧卻又不失溫度,像是一位智者在耳邊低語,娓娓道來,讓人在沉浸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那些優秀的傳統價值。我嚮幾位正在為傢庭關係睏擾的朋友推薦瞭這本書,他們反饋都非常好,說這就像是一劑心靈的清涼散。
評分拿到這本《孝經全集》的時候,我本以為會是一本需要查閱大量注釋纔能讀懂的“冷門”書籍,結果閱讀體驗齣奇地流暢。可能是編者在注釋和校對上下瞭極大的功夫,使得原本可能晦澀的文言文變得清晰易懂,保證瞭閱讀的沉浸感。我發現,書中所強調的很多“孝道”,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空巢老人”問題日益突齣的今天。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孝”不是完成任務式的探望,而是心意的連接。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多次提到“和”的重要性,認為傢庭的和睦是社會穩定的基石。這種由內而外、層層遞進的邏輯鏈條,構建瞭一個非常完整的道德體係。每當我感到迷茫時,翻開此書的任何一頁,都能從中汲取到一份對生活的敬畏之心。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很好,手感厚實,翻閱起來非常舒適,能讓人真正靜下心來,享受閱讀傳統經典的美妙過程。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社會倫理變遷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承認,《孝經全集》的價值遠超乎一本簡單的“道德指南”。它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模式的絕佳窗口。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十分精妙,從篇章的遞進來看,它似乎在引導讀者完成一個從個體認知到社會實踐的完整循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慎終追遠”的論述,這不僅僅是對逝去親人的緬懷,更是一種對生命傳承和文化根基的堅守。很多現代思想倡導的“個人主義”有時會顯得有些冰冷,但《孝經全集》中的“孝”卻是溫暖而有韌性的。它強調的責任感,是建立在深厚情感聯結之上的。我尤其喜歡其中一段關於“立身行道,以顯父母”的闡述,它將個人的成就與傢庭的榮耀緊密聯係起來,這對於當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避免陷入虛無主義,有著不可替代的導嚮作用。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人文關懷是並存的,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物流挺快的啊
評分好好好
評分這書還行…………………………………………
評分前幾頁很模糊,幾乎看不清楚字。
評分整個書的內容變成瞭編者的瞭,完全沒有原著瞭
評分書收到瞭,但還沒打開看過,看過之後在評論
評分留給孩子將來看的。
評分中華書局的書就是好值得藏閱!
評分書挺不錯的,可以提升自己,價格也實惠,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