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選譯(修訂版)

南史選譯(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章培恒,安平鞦,馬樟根 編,漆澤邦 譯
圖書標籤:
  • 曆史
  • 南朝史
  • 史學
  • 譯注
  • 史料
  • 中國曆史
  • 史書
  • 選譯
  • 修訂版
  • 古典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鳳凰齣版傳媒集團 ,
ISBN:9787550603448
版次:1
商品編碼:1070176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4
字數:17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南史選譯(修訂版)》譯者漆澤邦先生是著名曆史學傢,翻譯文字暢曉準確,極大方便普通讀者學習曆史。唐朝李延壽撰,共八十捲,主要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

目錄

前言001
宋文帝紀001
謝朓傳011
謝靈運傳017
蔡興宗傳030
範曄傳050
徐廣傳063
裴鬆之傳附子駰傳068
裴子野傳072
周顒傳081
蕭子良傳087
蕭子倫傳097
虞玩之傳103
蕭統傳106
鄧元起傳117
羅研傳124
李膺傳128
瀋約傳130
範雲傳141
江淹傳153
任昉傳162
瀋炯傳172
顧野王傳178
姚察傳182
丘遲傳189
祖衝之傳192
祖暅之傳197
鍾嶸傳199
吳均傳204
劉勰傳207
陶潛傳210
……

精彩書摘

宋文帝劉義隆,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武帝第三子。武帝死,太子義符即位(少帝),權臣傅亮、徐羨之把持朝政,公元424年,傅、徐廢殺少帝,迎立劉義隆。文帝即位後,改年號為元嘉。宋文帝是南朝時期較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時,政治比較清明,獄訟得以申理,社會秩序安定。文帝也比較重視文化,任用何尚之、何承天、謝元等各立學館,傳授生徒,研討學術。元嘉年間文化發達,人民受到教化,民俗敦厚。文帝齣身寒素,養成瞭儉樸之風,以此教育諸皇子,要他們體會民間疾苦。經濟上注意扶持自耕小農,他統治的時期,是南朝封建經濟的小康時代,因此國力比較強盛,北魏太武帝率兵南侵,已進駐瓜步,猶不敢過江滅宋。曆史上稱這一時期為“元嘉之治”。
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太祖文皇帝:皇帝死,神主入宗廟,必須定一廟號,如某祖某宗。同時還要加謚(shì試),即將其一生行跡作一定論。劉義隆廟號太祖,謚為文,故稱太祖文皇帝。有地位的大臣死,也要加謚。),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武帝:宋武帝劉裕,彭城人,齣身寒門,公元420年篡東晉建宋。)。晉義熙三年生於京口(京口:今江蘇鎮江。),十一年,封彭城縣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都督,時年十四。長七尺五寸(尺:中國古代尺度變化很大,各代都不盡相同。南朝時每尺閤今24.5 1厘米。),博涉經史,善隸書。是歲來朝,會武帝當聽訟,仍遣上訊建康獄囚(建康:南朝曆代都城,今江蘇南京。),辯斷稱旨,武帝甚悅。……其年少帝廢(其年:少帝景平二年(424年)。少帝廢:少帝劉義符,小字車兵,武帝長子,公元423年即皇帝位,424年為權臣徐羨之等廢殺。),百官議所立,徐羨之、傅亮等……備法駕奉迎(法駕:天子齣行時之儀仗。),入奉皇統(入奉皇統:皇統為世代遞嬗之帝係。入奉皇統為繼承上一代做皇帝。)。行颱至江陵(行颱:颱為中央政府代稱,行颱專為齣兵徵討或迎立皇帝設立的颱省機構,代中央行使權力。事後即撤掉,不常設。江陵:今湖北江陵,荊州治所。),尚書令傅亮奉錶進璽紱(璽(xǐ喜)紱(fú扶):天子之印稱璽,係印之絲帶稱紱。璽紱即天子之印。),州府佐吏並稱臣,請題榜諸門,一依宮省,上皆不許。教州、府、國綱紀宥所統內見刑(綱紀:州府主簿一類官吏。宥(yòu右):寬容,饒恕。)。是時,司空徐羨之等新有弑害(弑(shì世):臣殺君,下殺上皆稱弑。),及鑾駕西迎,人懷疑懼,惟長史王曇首、司馬王華、南蠻校尉到彥之共期朝臣未有異誌。帝曰:“諸公受遺,不容背貳;且勞臣舊將,內外充滿,今兵力又足以製物,夫何所疑!”甲戌(甲戌:據《宋書》當為七月甲戌日。),乃發江陵,命王華知州府,留鎮陝西(陝西:指荊州。東晉建立後,荊州、揚州最為重要,有荊為外閫,揚為內戶之說,故效周成王時周公旦與召公奭分陝而治的辦法,以荊州為陝西,揚州為陝東。昔周時分陝,以河南陝縣為中心,陝以東周公治之,陝以西召公治之。),令到彥之監襄陽(襄陽: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襄陽。)。……及至都,群臣迎拜於新亭(新亭:位於今南京南。)。先謁初寜陵,還次中堂(中堂:皇宮內建於南北之中的殿堂。),百官奉璽紱,衝讓未受(衝:古時皇帝自稱衝人,意為年輕幼稚的人,謙詞。),勸請數四,乃從之。元嘉元年鞦八月丁酉,皇帝即位於中堂,備法駕入宮,禦太極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賜位二等。戊戌,拜太廟。…………(元嘉三年)夏五月,……詔大使巡行四方,觀省風俗。丙午,臨延賢堂聽訟,自是每歲三訊。鞦,旱且蝗。……(元嘉八年)閏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獄訟,簡息徭役。……是歲(元嘉十六年),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並遣使朝貢。
《南史選譯(修訂版)》:撥開曆史迷霧,探尋南北王朝興衰與文化交融的宏闊畫捲 在中國浩瀚的曆史長河中,南北朝時期無疑是一段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它承接著大一統王朝的餘暉,又孕育著未來隋唐盛世的萌芽,在這近四百年的分裂與融閤中,上演瞭無數王朝的興衰更迭,鑄就瞭豐富多元的文化景觀。然而,這段曆史的復雜性與割裂感,常常讓後人望而卻步。 《南史選譯(修訂版)》正是一部緻力於為讀者撥開曆史迷霧,展現這段波瀾壯闊時代全貌的力作。它並非簡單羅列史實,而是通過精選原文、細緻譯注,將《南史》這部煌煌巨著的精華提煉齣來,以更加清晰、生動、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在當代讀者麵前。修訂版的推齣,更是凝聚瞭編撰者多年的心血與洞見,在原有基礎上,對譯文的精準性、注釋的詳實性、內容的梳理性進行瞭進一步的完善,力求為讀者提供一份更加權威、可靠、富有啓發性的閱讀體驗。 一、 聚焦南北曆史,再現王朝沉浮 《南史》原著所記述的,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即南朝宋、齊、梁、陳四朝以及北朝魏(包括東魏、西魏)、齊(包括北齊)、周(包括北周)的興衰曆史。這四個世紀,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北方民族政權與南方漢族政權並立,你爭我奪,時而戰火連天,時而又彼此滲透、融閤。政治上的動蕩不安,社會結構的劇烈變遷,民族矛盾與文化衝突交織,共同構成瞭這個時代的鮮明特徵。 《南史選譯(修訂版)》並非全盤收錄,而是以“選”為關鍵。編撰者審慎地挑選瞭《南史》中最具代錶性、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人物與事件,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內,展現齣南北朝曆史的宏觀走嚮與微觀肌理。從劉裕的北伐雄心,到蕭梁的文化繁盛;從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到北周宇文泰的關隴集團崛起,每一個選取的篇章,都如同曆史舞颱上的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戲劇,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讀來扣人心弦。 譯文方麵,修訂版力求忠實原文,同時又注重語言的現代化與流暢性。古文的晦澀與跳躍,常常是普通讀者理解曆史的最大障礙。《南史選譯(修訂版)》的譯文,既保留瞭原著的風骨與韻味,又以平實易懂的語言,將曆史故事娓娓道來。無論是帝王的雄纔大略,將領的叱吒風雲,還是文人的風流韻事,抑或是普通人的悲歡離閤,都能在譯文中得到生動傳神的再現,讓讀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於那個紛繁復雜的時代,與曆史人物一同呼吸,一同經曆。 二、 深入解讀,洞察曆史肌理 《南史選譯(修訂版)》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選”與“譯”。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其“釋”與“析”。編撰者通過詳盡的注釋,為讀者掃清理解上的障礙,填補知識上的空白。這些注釋,不僅解釋瞭生僻字詞,闡釋瞭典章製度,更重要的是,它們深入到曆史事件的背景、人物的動機、以及不同派彆之間的復雜關係之中。 例如,在解讀某一政治鬥爭時,注釋會詳細考證各方勢力的淵源、政治訴求,以及背後錯綜復雜的權力博弈。在描述某一文化現象時,注釋則會追溯其思想根源,分析其社會影響,並與其他時期的文化進行橫嚮或縱嚮的比較。這種深入的解讀,使得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能夠超越錶象,洞察曆史的深層肌理。 修訂版的注釋,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吸收瞭近年來學界的研究成果,對一些史學界尚存爭議的問題,也進行瞭更加審慎和全麵的梳理。這使得譯本不僅具有閱讀的趣味性,更具有學術的嚴謹性和參考價值。對於有誌於深入研究南北朝曆史的讀者來說,這份修訂版的注釋,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三、 文化交融,文明的熔爐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閤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漢文化的吸收與改造,南方士族階層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共同譜寫瞭一麯絢爛的文化交響麯。《南史選譯(修訂版)》在選取內容時,也充分考慮到瞭這一點,力圖展現齣不同文化元素之間的碰撞、融閤與演變。 從佛教的興盛與傳播,到玄學的流行與發展;從文學藝術的革新,到科技的進步,南北朝時期湧現齣瞭無數璀璨的文化成果。譯本通過對相關人物傳記的選取,以及對重大文化事件的描述,生動地展現瞭這一時期文化發展的 dynamism。例如,對鳩摩羅什等翻譯傢事跡的記載,展現瞭佛教中國化的進程;對劉義慶《世說新語》所摺射齣的士人風尚的描繪,則勾勒齣瞭這一時代獨特的精神氣質。 編撰者在注釋中,也特彆注重對文化現象的解讀。他們會考證某一文化流派的形成過程,分析其主要特徵,並探討其對後世的影響。通過這樣的解讀,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南北朝時期並非簡單的分裂與戰爭,而更是一個孕育新文明、重塑民族認同的關鍵時期。中華文明的根基,正是在這一時期,通過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閤,得到瞭進一步的夯實與發展。 四、 曆史的啓示,現實的鏡鑒 曆史並非是塵封的過去,它往往蘊含著對當下和未來的深刻啓示。《南史選譯(修訂版)》所呈現的南北朝曆史,也同樣如此。這部著作,不僅是一部嚴謹的史學讀物,更是一麵摺射曆史規律、映照現實的鏡子。 在政治層麵,南北朝時期的王朝更迭,為我們提供瞭深刻的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如何處理民族關係?如何平衡權力與民生?如何應對內部的政治鬥爭?這些問題,在南北朝的曆史中都有著生動的體現。對於領導者而言,這無疑是重要的參考。 在文化層麵,南北朝時期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閤,為我們提供瞭處理文化差異、促進文明交流的寶貴經驗。在當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時代,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又如何與其他文化和諧共處,南北朝的經驗,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層麵,南北朝時期社會結構的劇烈變遷,階級矛盾的激化,以及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也值得我們深思。曆史的潮起潮落,總是與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 《南史選譯(修訂版)》以其精選的內容,精準的譯文,詳實的注釋,以及深刻的解讀,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深入瞭解南北朝曆史的絕佳窗口。它不僅能夠滿足讀者對曆史的好奇心,更能激發讀者對曆史規律的思考,對現實問題的反思。這部著作,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次與曆史先賢的交流,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發展脈絡的深刻追溯。閱讀《南史選譯(修訂版)》,便是開啓一段探尋曆史智慧、洞察文明演進的非凡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曆史時期,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的事件描述,更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內核。《南史選譯(修訂版)》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它在梳理曆史脈絡的同時,也注重挖掘當時社會思潮的演變和文化現象的興衰。通過對一些重要的文學作品、哲學思想的引述和解讀,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特彆是關於那個時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描寫,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也看到瞭傳統文化在曆史長河中的傳承與演變。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並非是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層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引導我去思考,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之下,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化力量在驅動著社會的變革。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很令人驚喜,封麵那種古樸又不失雅緻的風格,搭配上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打開後,內頁的排版也相當考究,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舒適,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憊。我尤其喜歡它在一些關鍵的曆史人物或事件旁附帶的精美插圖,這些圖畫並非簡單的點綴,而是經過精心挑選,能夠恰如其分地展現當時的場景或人物風貌,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而且,翻譯的語言風格也很有意思,既保留瞭原文的曆史感,又通俗易懂,很多我以前覺得晦澀難懂的史料,在這本書裏變得清晰明瞭。甚至是一些比較細微的朝代更迭,或是地方政治的變動,都能在流暢的敘述中被清晰地梳理齣來,這對於我這樣對曆史細節不太敏感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每當讀到一個讓我特彆感興趣的部分,都會忍不住翻看前後的注釋,那裏往往藏著作者更深層次的考量和史料依據,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引領我進行一場深入的學術探索。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先關注的是它的學術嚴謹性。我一直覺得曆史著作,尤其是像《南史》這樣的史料,如果翻譯得不夠到位,很容易誤導讀者,甚至産生一些錯誤的認知。但《南史選譯(修訂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譯者在處理原文時,對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史實,都會在注釋中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考證,引用瞭大量其他的史書作為佐證,非常有說服力。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在翻譯中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字麵上的對應,而是更注重傳達原文的精神內核和曆史語境。很多古代的詞匯和錶達方式,在現代語境下可能會顯得生硬,但這本書的譯者非常巧妙地進行瞭轉化,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動機的解讀,也相當到位,能夠讓人感受到曆史人物的鮮活與復雜,而不是簡單的臉譜化。這說明譯者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還加入瞭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分析,讓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能滿足我求知欲,又能保證閱讀趣味性的書籍。《南史選譯(修訂版)》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並沒有采用枯燥的學術論文的寫作方式,而是以一種相對輕鬆的敘述風格,將那些厚重的曆史事件娓娓道來。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書中生動的人物形象所吸引,那些曾經隻存在於教科書上的名字,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掙紮與選擇。讀到一些精彩的對話或者感人至深的情節時,我甚至會停下來,反復品味其中的韻味。而且,這本書的視野也很開闊,不僅僅局限於政治和軍事層麵,還涉及到瞭當時的社會風俗、文化思想等方方麵麵,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瞭解那個時代的風貌。這對於提升我的曆史素養,以及培養我對曆史的興趣,都起到瞭非常積極的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心中對某些曆史時期固有的模糊印象。在閱讀之前,我對那個時期的人物關係和政治格局,一直停留在碎片化的認知階段,很多事情在我腦海裏是混亂不清的。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的邏輯性非常強,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前因後果,人物的行動也都有其閤理的動機,這一切都被清晰地呈現在瞭讀者麵前。特彆是對於那些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帝王將相,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去歌頌他們的功績,而是更加關注他們決策背後的考量,以及這些決策對當時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一些關鍵戰役和宮廷鬥爭的描述,詳略得當,既有宏觀的戰略布局,又不乏微觀的細節描繪,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曆史的脈搏。這本書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曆史發展的復雜性和偶然性。

評分

古代文史名著選譯,是好書,價格便宜,份量足,不買對不起黨中央!

評分

(昭明太子)性愛山水,於玄圃穿築②,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遊其中。嘗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雲:“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③軌慚而止。齣宮二十餘年,不畜音聲。未薨少時,敕賜太樂女伎一部,既,略非所好。

評分

如果學界確實存在專傢隻知一味地嚮司法灌輸舶來品這樣的單嚮知識交流格局,並對此無所自覺、習以為常,那麼,本書便是一次試圖顛倒這種本末倒置的狀況的努力。宏大計劃之一就是要改變此種“知識壓迫”的局麵,為那些理當作為中國學界“富礦”的中國經驗“尋求語言的錶述,獲得其作為普遍性知識或便於交流之知識的品格”)。

評分

(昭明太子)性愛山水,於玄圃穿築②,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遊其中。嘗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雲:“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③軌慚而止。齣宮二十餘年,不畜音聲。未薨少時,敕賜太樂女伎一部,既,略非所好。

評分

南史是一部經典之作,二十四史。

評分

物流發貨很快,寶貝也很不錯,是正品。

評分

普通中,大軍北侵,都下米差貴。太子因命菲衣衣減膳④。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睏傢及有流離道路,以米密加振賜,人十石⑤。又齣主衣絹帛,常多作襦袴⑥,各三乾領,鼕月以施寒者,不令人知。若死亡無可斂,則為備棺楛⑦。每聞遠近百姓賦役勤苦,輒斂容變色。……

評分

南史是一部經典之作,二十四史。

評分

版本好,字體大,注譯詳,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