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农作物
  • 施肥技术
  • 营养套餐
  • 中国农业
  • 作物营养
  • 精准施肥
  • 农业技术
  • 土壤肥力
  • 高效农业
  • 种植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农阳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17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76394440

具体描述

书名: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定价:39元

作者:陶世秋,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511611772

字数:540000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目录


第一篇 概 论
第一章 科学施肥与现代农业………………………………………………………………………(3)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3)
1 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3)
2 实现高度商业化和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3)
3 实现土地、水、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具有良好区域的生态和可
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 ………………………………………………………………………(3)
4 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 ……………………………………(3)
第二节 科学施肥与现代农业……………………………………………………………………(4)
1 现阶段我国科学施肥水平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 ………………………………………(4)
2 作物施肥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三重三轻”误区 ………………………………………(4)
3 肥料产业结构失调,新型肥料生产正在发展 ……………………………………………(5)
4 农化服务滞后 ………………………………………………………………………………(8)
5 科学施肥技术亟待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套餐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必须不断完
善提高,并且加大推广力度,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 ……………………………(8)
第三节 现代农业中科学施肥的技术内涵……………………………………………………(8)
1 我国农作物施肥技术的发展历程 …………………………………………………………(8)
2 科学选择高效优化的新型肥料产品 …………………………………………………… (21)
3 科学施用新型肥料的方法 ……………………………………………………………… (22)
4 科学施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 (22)
第二章 农作物营养和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 (23)
第一节 和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有关的化学元素………………………………………… (23)
1 必需营养元素 …………………………………………………………………………… (23)
2 有益营养元素 …………………………………………………………………………… (23)
3 有害化学元素 …………………………………………………………………………… (23)
第二节 作物营养元素的同等要和不可替代律………………………………………… (23)
第三节 小养分律(木桶定律)和米氏学说…………………………………………… (23)
第四节 肥料报酬递减律……………………………………………………………………… (25)
第五节 因子综合作用律……………………………………………………………………… (27)
第六节 作物养分需求临界期和大效率期……………………………………………… (27)
第三章 矿质营养元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及营养诊断………………… (29)
第一节 大量营养元素………………………………………………………………………… (29)
1 氮素营养及其诊断 ……………………………………………………………………… (29)
2 磷素营养及其诊断 ……………………………………………………………………… (30)
3 钾素营养及其诊断 ……………………………………………………………………… (32)
第二节 中量营养元素………………………………………………………………………… (35)
1 钙素营养及其诊断 ……………………………………………………………………… (35)
2 镁素营养及其诊断 ……………………………………………………………………… (36)
3 硫素营养及其诊断 ……………………………………………………………………… (37)
第三节 微量营养元素………………………………………………………………………… (38)
1 铁素营养及其诊断 ……………………………………………………………………… (38)
2 锰素营养及其诊断 ……………………………………………………………………… (39)
3 锌素营养及其诊断 ……………………………………………………………………… (40)
4 铜素营养及其诊断 ……………………………………………………………………… (41)
5 钼素营养及其诊断 ……………………………………………………………………… (42)
6 硼素营养及其诊断 ……………………………………………………………………… (43)
7 氯素营养及其诊断 ……………………………………………………………………… (44)
第四节 有益营养元素………………………………………………………………………… (45)
1 硅的增产、提质、抗逆作用 …………………………………………………………… (45)
2 钛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 (46)
3 镍的生理作用 …………………………………………………………………………… (48)
4 稀土元素的营养功能 …………………………………………………………………… (49)
5 钠、钴、硒元素的生理作用 …………………………………………………………… (51)
第四章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理念…………………………………………………… (52)
第一节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基本理念…………………………………………… (52)
第二节 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内涵…………………………………………………………… (52)
1 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 (52)
2 解决养分的科学供给问题 ……………………………………………………………… (57)
3 灵活运用多种施肥技术,是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 ………………… (58)
4 坚持技术集成的原则,积极实施“一袋子”工程 …………………………………… (59)
第三节 营养套餐施肥的重点技术环节……………………………………………………… (59)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养分测试 …………………………………………………… (59)
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 (63)
3 测土配方营养套餐施肥的效果评价方法 ……………………………………………… (65)
4 县域施肥分区与营养套餐设计 ………………………………………………………… (65)
5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推广普及 ………………………………………………… (66)
第五章 营养套餐肥产品特点及选择………………………………………………………… (67)
第一节 包裹型尿素…………………………………………………………………………… (67)
1 硅包尿素肥 ……………………………………………………………………………… (67)
2 腐殖酸包裹尿素肥 ……………………………………………………………………… (69)
第二节 腐殖酸型过磷酸钙…………………………………………………………………… (71)
第三节 腐殖酸型高效缓释复混肥…………………………………………………………… (72)
第四节 腐殖酸涂层长效肥(缓释 BB 肥)………………………………………………… (73)
第五节 含促生真菌有机无机复混肥………………………………………………………… (75)
第六节 大量元素水溶肥与腐殖酸水溶肥………………………………………………… (76)
第七节 螯合态高活性叶面肥………………………………………………………………… (77)
第八节 中量元素肥料………………………………………………………………………… (81)
1 概述 ……………………………………………………………………………………… (81)
2 肥料品种 ………………………………………………………………………………… (81)
第九节 微量元素肥料………………………………………………………………………… (84)
第十节 有益元素肥料………………………………………………………………………… (95)
第十一节 育苗母乳肥 ( 保健型壮秧剂 )……………………………………………………(102)
第十二节 生态有机肥…………………………………………………………………………(106)
第十三节 高效微生物功能菌肥………………………………………………………………(107)
第十四节 硫酸钾铵复合肥……………………………………………………………………(107)
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第二篇 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第六章 粮食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11)
第一节 超级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11)
1 水稻的营养需求特点 ……………………………………………………………………(111)
2 超级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12)
3 超级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应用实例 ……………………………………………………(113)
第二节 小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17)
1 小麦的营养需求特点 ……………………………………………………………………(117)
2 小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18)
3 小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果 ………………………………………………(118)
第三节 玉米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19)
1 玉米的营养需求特点 ……………………………………………………………………(119)
2 玉米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19)
3 玉米营养套餐施肥应用实例 ……………………………………………………………(119)
第四节 大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0)
1 大麦的营养需求特点 ……………………………………………………………………(120)
2 大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0)
第五节 高粱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1)
1 高粱的营养需求特点 ……………………………………………………………………(121)
2 高粱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1)
第六节 谷子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1)
1 谷子的营养需求特点 ……………………………………………………………………(121)
2 谷子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2)
第七章 豆类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3)
第一节 大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3)
1 大豆的营养需求特点 ……………………………………………………………………(123)
2 大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3)
第二节 蚕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4)
1 蚕豆的营养需求特点 ……………………………………………………………………(124)
2 蚕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124)
第三节 豌豆和荷兰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5)
1 豌豆的营养需求特点 ……………………………………………………………………(125)
2 豌豆和荷兰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5)
第四节 豇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6)
1 豇豆的营养需求特点 ……………………………………………………………………(126)
2 豇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6)
3 豇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应用实例 ………………………………………………………(126)
第八章 油料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7)
第一节 花生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7)
1 花生的营养需求特点 ……………………………………………………………………(127)
2 花生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7)
3 推广应用实例 ……………………………………………………………………………(127)
第二节 油菜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8)
1 油菜的营养需求特点 ……………………………………………………………………(128)
2 油菜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9)
第三节 芝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29)
1 芝麻的营养需求特点 ……………………………………………………………………(129)
2 芝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29)
第四节 向日葵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30)
1 向日葵的营养需求特点 …………………………………………………………………(130)
2 向日葵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30)
第九章 薯类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31)
第一节 马铃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31)
1 马铃薯的营养需求特点 …………………………………………………………………(131)
2 马铃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31)
3 马铃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应用实例 ……………………………………………………(132)
第二节 甘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134)
1 甘薯的营养需求特点 ……………………………………………………………………(134)
2 甘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规程 ……………………………………………………………(134)
第三节 木薯营养套餐施肥技术………………………………………&hel;


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优化作物生长,夯实粮食安全 本书是一部聚焦中国农业生产实际,系统阐述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专业著作。 农作物营养是农业生产的基石,科学合理的施肥则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健康。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粗放式施肥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掌握并推广先进的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书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最新肥料科学、土壤学、作物生理学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生产特点,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方案。全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旨在为广大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农技服务从业者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本权威、实用、易于理解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内容涵盖广泛,重点突出,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营养套餐施肥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现代农业肥料科学与作物营养基础 本部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农业肥料科学的发展脉络、基本原理以及作物营养的生理生化机制。 肥料的发展演变与现状: 回顾了化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各类肥料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中国肥料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施肥、养分失衡、环境污染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发展高效、环保、多功能肥料的重要性。 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识别与功能: 详细介绍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宏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中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氯)以及微量元素(如硅等)的化学形态、在作物体内的吸收、运输、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各自在作物生长发育、生理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深入剖析了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对作物生长表现出的典型缺素症状及其原因。 作物营养生长的生理生化过程: 阐述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基本生理过程与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作物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及其变化特点。强调了理解这些生理生化过程对于制定科学施肥方案的重要性。 土壤养分循环与转化: 探讨了土壤中养分的矿化、淋溶、固结、挥发等转化过程,以及微生物活动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分析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如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质地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精要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针对我国生产中最重要的几类农作物,详细介绍了科学、精准、高效的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每一类作物都进行了独立、深入的论述。 水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不同稻作区(南方籼稻、粳稻、北方粳稻)的土壤特性与养分需求特点: 分析了不同稻作区的气候、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对水稻养分需求的影响。 水稻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灌浆期)的营养需求规律: 细致阐述了水稻在各个关键生育期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具体需求量和适宜的比例。 套餐施肥方案设计: 针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不同品种,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科学配比方案。重点介绍基肥、追肥、根外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的应用。 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推广高效、环保肥料的应用,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技术: 强调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缓释养分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配施,实现增产增效。 绿色增产增质技术: 介绍应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提升水稻抗逆性,改善米质。 小麦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等主要麦区气候土壤特点与小麦养分需求: 差异化分析不同麦区的自然条件对小麦养分需求的影响。 小麦不同生育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的营养管理: 突出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对氮、磷、钾的需求,以及拔节期和灌浆期对养分的要求。 小麦稳产高产的套餐施肥模式: 详细介绍小麦“底肥+追肥+叶面肥”的科学施用策略。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 强调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养分供给的作用,以及与化肥合理配合的重要性。 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如锌、硼)的科学施用: 针对小麦普遍存在的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玉米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玉米主产区(东北、华北、西北)土壤特点与养分需求: 分析不同区域土壤对玉米养分供给的影响。 玉米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的营养动态: 阐述玉米在生长旺盛期对氮、磷、钾的超高需求,以及水分管理与养分吸收的协同作用。 玉米高产的营养套餐设计: 重点介绍玉米“一次性施足底肥,巧施追肥”的施肥策略。 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强调通过土壤测试结果,精准施肥,避免浪费。 磷、钾肥和锌肥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 突出玉米对磷、钾肥和锌肥的敏感性,以及科学施用的效果。 大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大豆的固氮特性与养分需求: 阐述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及其对土壤氮素的依赖性。 大豆不同生育期(苗期、现蕾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的营养管理: 分析大豆在开花结荚期对磷、钾、钙、硫等元素的需求。 大豆高产优质的营养套餐: 强调磷、钾、钙、硫等元素对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豆粕、饼肥等有机肥的应用。 菌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介绍应用大豆专用根瘤菌肥料,提高固氮效率,减少氮肥用量。 油菜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土壤气候特点与养分需求: 分析油菜生长对温度、光照、水分的要求,以及土壤类型对其养分供给的影响。 油菜不同生育期(苗期、薹期、开花结荚期、灌浆期)的营养管理: 强调油菜在薹期和开花结荚期对氮、磷、钾、硫、硼等元素的集中需求。 油菜高产高效的营养套餐: 重点介绍油菜“重施底肥,巧施薹肥,施好灌浆肥”的施肥原则。 硼肥在油菜生产中的重要性: 突出硼对油菜花粉受精、结实率以及脂肪酸合成的关键作用。 硫肥在提高油菜籽品质中的作用: 分析硫元素对油菜籽蛋白质和脂肪合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配套与推广 本部分从更广阔的视角,探讨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详细介绍土壤养分测试的方法、采样规范、结果解读,以及如何依据测试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套餐。 肥料利用率提升技术: 探讨各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包括肥料选择(缓控释肥、包膜肥)、施肥方式(深施、侧施、穴施、滴灌施肥)、施肥时机(根据作物需求精准施肥)等。 有机肥资源化利用与配施: 推广堆肥、沼液沼渣、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方法,以及如何与化肥协同增效。 土壤健康管理与养分循环: 强调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轮作休耕等措施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养分循环利用方面的作用。 精准施肥装备与技术: 介绍智能化施肥机械、变量施肥技术、遥感监测等现代农业装备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 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培训与推广模式: 探讨如何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将先进的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户。 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结合各地实际生产经验,选取典型案例,展示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我国农业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系统、易于操作的农作物营养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掌握和应用本书所介绍的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广大农业从业者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作物养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品质提升。同时,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书内容严谨,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农学、植保、土壤学等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也是农业科研、推广、服务机构及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必备参考书。 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推动中国农作物营养管理技术的进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厚度和实践价值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不仅仅是描述现有技术的汇编,更包含着对未来农业营养发展方向的思考。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养分循环相互作用的探讨非常感兴趣,作者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巧妙地融入到传统的施肥技术论述中,展现了一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书中对环境负面效应的关注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如何通过优化施肥时机和剂量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硝态氮淋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的农业观。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接受了一次系统而严格的农业营养学“进修”,每一次翻页都能带来新的启发和对现有实践的反思。它鼓励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用更科学、更系统、更环境友好的视角去审视和操作农田的营养管理工作。这本著作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迭代的优化体系,而非一套僵化的公式。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其深度足以让资深的农业专家感到信息量丰富,同时其条理性也使得新手能够循序渐进地吸收知识。我发现书中对于肥料利用率的研究部分尤其引人入胜。作者详细分析了影响养分吸收效率的各种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并提出了几项革命性的改进施肥技术,比如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场景优化和叶面营养诊断的标准化流程。书中对于土壤测试结果的解读标准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参考值范围,并解释了这些标准背后的生态学意义。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探讨不同气候带(如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网区)的施肥差异时,并未简单罗列数据,而是深入分析了水肥耦合关系在这些不同环境下的本质区别。这种对比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施肥方案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对本地条件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内容上的专业性和深度。我抱着极大的期待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作物营养学基础的系统阐述,从宏观的土壤环境到微观的植物生理,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知识框架。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氮磷钾等宏量元素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特别是关于次生和微量元素在特定生理阶段的调控作用的论述,细致入微,充满了实践指导的价值。书中对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制定阶段性施肥策略的分析尤为精彩。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田间试验的数据支撑,让我这种希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读者受益匪浅。书中对于如何通过调整配方来应对气候异常带来的胁迫,如高温干旱或连阴雨天气,提供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操作性的建议,让人茅塞顿开,感觉手里的工具箱又充实了不少。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图表制作精良,即便是初次接触复杂施肥模型的读者也能较快地进入状态。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偏向于学术论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读起来需要一定的专注度,但一旦沉浸其中,你会发现作者在每一个关键点上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套餐”概念的精妙解读,它摒弃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施肥方法,而是强调了动态优化和精准调控的重要性。书中对有机肥与化肥协同增效的探讨,以及如何科学计算有机质贡献率,这一点非常符合当前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讨论到具体作物的应用案例时,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写实,仿佛带着读者亲临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的反应并实时调整方案。例如,关于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壮蘖肥”、“够苗肥”和“保花肥”的精确用量与施用时机的界定,其描述的细致程度远超我以往阅读的任何教材或手册。对于那些致力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农技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提供的不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完整闭环。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表达中透露着一种务实主义者的严谨态度,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直击核心问题。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工程手册,而非散文集。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关于病虫害与营养失衡之间相互作用的章节,作者清晰地阐述了缺素导致的抗逆性下降,以及如何通过精准营养干预来提升作物的自然防御能力,这无疑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介绍特定营养元素(如硼、锌、钼)的诊断与矫治技术时,书中列举了详细的快速检测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这些内容极具操作性,可以直接应用于田间应急诊断。对于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说明也相当到位,确保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作者提出的技术流程。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把复杂精深的营养科学,转化成了一套套可行、可量化、可执行的农业技术方案,对于追求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者来说,是节省时间和成本的利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