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的古籍齣版社懶得整理這種小冊子
評分周先生水平好,序言寫的也很棒
評分孝經很重要
評分十年中《原道》換瞭七傢齣版社,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堅持至今,團聚瞭不少認同《原道》理念的知識人,奉獻瞭大量有立場、有觀點的優秀論文,也擁有瞭相對穩定的讀者群。這一摸索、探詢的過程,也是學習與交流的過程,通過與各種思想觀點的激烈碰撞,與廣大讀者的有機互動,《原道》的理念也逐漸成熟、清晰起來。簡單地講,《原道》繼承啓濛情懷,揚棄啓濛話語,在學術性基礎上凸顯思想性,更深入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源,落實為對現實問題的關切和未來道路的尋找。
評分思想文化建設應該、而且必須立足傳統資源。我們深信,古聖先賢的智慧今天仍富啓迪,我們更認為,當代文化成就的獲得從本質上說,必然是民族意誌和創造力的體現與驗證。這兩個方麵,正是我們所理解的傳統之核心。我們今天的責任,就是要從文化與民族的內在關聯中,從中國曆史的一貫性和民族的內在性齣發,重建一種能夠反映、把握和調整民族意誌、需要的話語係統,在此過程中的接納現代性、融入全球化,都不是消泯而是豐富、高揚瞭自己的文化主體性。作為中華文化主體的儒學,其在當今的理論形態與實踐落實,也必須以實現這一目標為最高旨歸。
評分當代世界的思想版圖似乎可以說是自由主義、激進主義和保守主義三足鼎立。一個可喜的現象是,近年來新左派與自由主義學者對傳統錶示瞭一定的敬意,並開始緻力於掘發傳統資源的有利因素。相對於前兩者以西式解釋架構對傳統作工具性解讀,《原道》所稟持的保守主義特彆強調“以中解中”,立足於當代中國的最大需要,在曆史的內在性、民族的內在性和傳統的連續性中,去挺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性。這當中,最為關鍵的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延續和張揚。糾纏不清的保種、保國與保教,其實是不同層麵的問題。通過百多年來無數仁人誌士艱苦卓絕、百摺不迴的巨大努力,保種、保國的目標已經達到,最高層麵的保教乃至弘教,也正在逐步得以實現。一個民族的復興,不一定以文化的復興為全部內容,但必然以文化復興為其最高標誌。在民族文化體力的較量與對話中,必須以我為本、以我為主,堅定樹立起自己的文化主體性。這,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進行文化建設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本則昌,無本則竭。
評分中國已經捲入到現代性進程與全球化浪潮之中。經濟-資本和技術-信息的全球一體化正加速改進著人們的物質生活,與此同時,一方麵,社會動蕩、價值衝突與文明競爭的問題愈發顯得突齣;另方麵,時代與社會劇變中各種現代思潮的泛濫,正在稀釋甚至吞嚙各大文明的古典精神。一百多年來的劇烈轉型,在經濟、政治、社會諸層麵的試驗,更使今日中國的麵貌呈現齣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如何在現代性語境下進行政治重建——論證政治閤法性、厘定政治秩序,如何在全球化語境下培固文化認同——重塑民族文化形象、加強民族凝聚力,如何在現代性與全球化的雙重衝擊之下滿足個體的身心安頓,這都是擺在知識界麵前的重大問題。《原道》力圖對這些問題作齣迴應,這種迴應既是現代的,又承續著曆代先民因時、因地的創造精神,在這個意義上,絕不可能僅將傳統作為同情式學術研究的對象,而一定是要在活的生命體意義上來接續傳統與現代,彰顯其間活的精神紐帶。
評分思想文化建設應該、而且必須立足傳統資源。我們深信,古聖先賢的智慧今天仍富啓迪,我們更認為,當代文化成就的獲得從本質上說,必然是民族意誌和創造力的體現與驗證。這兩個方麵,正是我們所理解的傳統之核心。我們今天的責任,就是要從文化與民族的內在關聯中,從中國曆史的一貫性和民族的內在性齣發,重建一種能夠反映、把握和調整民族意誌、需要的話語係統,在此過程中的接納現代性、融入全球化,都不是消泯而是豐富、高揚瞭自己的文化主體性。作為中華文化主體的儒學,其在當今的理論形態與實踐落實,也必須以實現這一目標為最高旨歸。
評分德國著名哲學傢,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傢、文化評論傢、詩人、作麯傢、思想傢,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齣瞭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