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集注述疏(附《读书堂答问》1本)

孝经集注述疏(附《读书堂答问》1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简朝亮 著,周春健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85867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392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7
附件:读书堂答问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孝经》为诸经之导,简氏“考于古义,酌于今时”,于1918年着成《孝经集注述疏》一卷,复将开说《孝经》时的答诸学子问编为《读书堂答问》附后,语言较为通俗,“将备始学者”。《孝经集注述疏》充分体现了简氏的治学特点,内蕴“正人心,挽世风”的述疏深意。

目录

校注前言
孝经集注述疏壹卷
孝经集注述疏序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就内因而论,则是出于《原道》同仁对传统、民族的一种生命式的理解,强调人这个主体在传统/现实、先贤用心/历史文本之中的转轴作用。从民族生命的根源上来讲民族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是《原道》的特点所在。

评分

简朝亮此书是《孝经》较好的注本

评分

思想文化建设应该、而且必须立足传统资源。我们深信,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仍富启迪,我们更认为,当代文化成就的获得从本质上说,必然是民族意志和创造力的体现与验证。这两个方面,正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之核心。我们今天的责任,就是要从文化与民族的内在关联中,从中国历史的一贯性和民族的内在性出发,重建一种能够反映、把握和调整民族意志、需要的话语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接纳现代性、融入全球化,都不是消泯而是丰富、高扬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学,其在当今的理论形态与实践落实,也必须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最高旨归。

评分

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24岁时尼采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评分

目前点校出来的孝经注释比较少,这是非常好的本子

评分

因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感受,《原道》对中华五千年一以贯之之道的探询和彰显,就不止是面向过去的纯学术性、知识性梳理,更要取法古圣先贤之所以因时设教而以利民为本的真精神,以适应时代情境、回应现实问题。

评分

当代世界的思想版图似乎可以说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三足鼎立。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近年来新左派与自由主义学者对传统表示了一定的敬意,并开始致力于掘发传统资源的有利因素。相对于前两者以西式解释架构对传统作工具性解读,《原道》所禀持的保守主义特别强调“以中解中”,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最大需要,在历史的内在性、民族的内在性和传统的连续性中,去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延续和张扬。纠缠不清的保种、保国与保教,其实是不同层面的问题。通过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艰苦卓绝、百折不回的巨大努力,保种、保国的目标已经达到,最高层面的保教乃至弘教,也正在逐步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一定以文化的复兴为全部内容,但必然以文化复兴为其最高标志。在民族文化体力的较量与对话中,必须以我为本、以我为主,坚定树立起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这,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本则昌,无本则竭。

评分

这个版本不错,孝经如今在十三经里不太起眼,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评分

《原道》十年自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