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数学(第3版)

化工数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爱月,李士雨 编
图书标签:
  • 化工数学
  • 数学
  • 化工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理工科
  • 工程数学
  • 计算方法
  • 第三版
  • 学科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14136
版次:3
商品编码:108007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化工数学(第3版)》是根据全国高校化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要求而编写的专业教材之一。“化工数学”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算法语言、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强调与化工相结合的综合型应用数学。书中主要内容介绍化学、化工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并引入近代数学新进展在化工中的应用。前九章包括数学模型方法、实验数据处理、三种常用方程(代数方程——线性方程组及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场论、拉普拉斯变换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后五章有数据校正技术、图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模糊数学及应用。每章均配有化工应用实例及习题。
  为了便于读者使用,第三版尝试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并陆续对其完善,由Fortran、Matlab和Excel编写的源程序代码及其使用说明可在此资源库下载,将免费提供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院校使用。如有需要,请发电子邮件至获取,或登陆www�眂ipedu�眂om�眂n免费下载。
  本书为高等学校化学工程类专业用教材,同时适合于化学、石油炼制、冶金、轻工、食品、制药等专业大学教学选用,也可供有关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数学模型概论
1.1 模型
1.2 数学模型
1.3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习题
第二章 数据处理
2.1 插值法
2.1.1 概述
2.1.2 拉格朗日插值
2.1.3 差商与牛顿插值公式
2.1.4 差分与等距节点插值公式
2.1.5 分段插值法
2.1.6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2.2 数值微分
2.2.1 用差商近似微商
2.2.2 用插值函数计算微商
2.2.3 用三次样条函数求数值微分
2.3 数值积分
2.3.1 等距节点求积公式(Newton�玻茫铮簦澹蠊�式)
2.3.2 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
2.3.3 复化求积公式
2.3.4 变步长求积方法
2.3.5 求积公式的误差
2.3.6 龙贝格(Romberg)积分法
2.4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2.4.1 关联函数的选择和线性化
2.4.2 线性最小二乘法
2.4.3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习题
第三章 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3.1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
3.1.1 高斯消去法
3.1.2 高斯主元素消去法
3.1.3 高斯�苍嫉毕�去法及矩阵求逆
3.1.4 解三对角线方程组和三对角块方程组的追赶法
3.1.5 LU分解
3.1.6 平方根法
3.1.7 病态方程组和病态矩阵
3.2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3.2.1 雅可比迭代法
3.2.2 高斯�踩�德尔迭代法
3.2.3 基本迭代法的收敛性分析
3.2.4 松弛迭代法(SOR迭代法)
3.3 非线性方程求根
3.3.1 二分法
3.3.2 迭代法
3.3.3 威格斯坦(Wegstein)法
3.3.4 牛顿法
3.3.5 弦截法
3.3.6 抛物线法(Müller法)
3.4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
3.4.1 高斯�惭趴杀鹊�代法
3.4.2 高斯�踩�德尔迭代法
3.4.3 松弛迭代法
3.4.4 威格斯坦法
3.4.5 牛顿�怖�夫森法
习题
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4.1 引言
4.2 初值问题
4.2.1 尤拉法(Euler Methods)
4.2.2 龙格�部馑�法(Runge�睰utta Methods)
4.2.3 线性多步法
4.2.4 方法的比较
4.2.5 一阶联立方程组与高阶方程
4.2.6 刚性方程组
4.3 边值问题
4.3.1 打靶法
4.3.2 有限差分法
习题
第五章 拉普拉斯变换
5.1 定义和性质
5.1.1 定义
5.1.2 拉氏变换的存在条件
5.1.3 性质
5.2 拉氏逆变换求解方法16
5.2.1 拉氏逆变换的复反演积分——梅林�哺盗⒁抖ɡ�16
5.2.2 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逆变换
5.2.3 海维塞德(Heaviside)展开式
5.2.4 卷积定理
5.3 拉氏变换的应用
5.3.1 求解常微分方程
5.3.2 求解线性差分方程
5.3.3 求解差分微分方程
5.3.4 求解积分方程
习题
第六章 场 论 初 步
6.1 数量场和向量场
6.1.1 数量场
6.1.2 向量场
6.2 向量的导数
6.2.1 向量对于一个纯量的导数
6.2.2 向量的求导公式
6.2.3 向量的偏导数
6.3 数量场的梯度
6.3.1 数量场的等值面
6.3.2 方向导数
6.3.3 数量场的梯度
6.3.4 梯度的运算性质
6.4 向量场的散度
6.4.1 向量场的通量
6.4.2 向量场的散度
6.4.3 散度的运算性质
6.4.4 散度的应用——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6.4.5 散度定理
6.5 向量场的旋度
6.5.1 向量场的环量
6.5.2 向量场的旋度
6.5.3 旋度的运算性质
6.5.4 斯托克斯定理
6.6 梯度、散度、旋度在柱、球坐标系的表达式
6.6.1 球坐标系下梯度、散度、旋度及拉普拉斯算符表达式
6.6.2 柱坐标系下梯度、散度、旋度及拉普拉斯算符表达式
6.7 场论在化工中的应用
6.7.1 三种常用的向量场
6.7.2 流体运动方程
6.7.3 热传导方程
习题
第七章 偏微分方程与特殊函数
7.1 引言
7.2 二阶偏微分方程分类
7.3 典型方程的建立
7.3.1 波动方程
7.3.2 热传导方程
7.3.3 稳态方程
7.4 定解条件和定解问题
7.4.1 初始条件
7.4.2 边界条件
7.4.3 定解问题的提法
7.5 线性迭加原理
7.6 分离变量法
7.7 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处理
7.8 非齐次的泛定方程
7.9 特殊函数及其在分离变量法中的应用
7.9.1 贝塞尔方程及其解法
7.9.2 贝塞尔函数
7.9.3 贝塞尔函数化工应用实例
7.9.4 勒让德方程及其解法
7.9.5 勒让德多项式
7.9.6 勒让德函数化工应用实例
7.10 拉普拉斯变换法
习题
第八章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8.1 抛物型方程的差分解法
8.1.1 显式格式
8.1.2 隐式格式
8.1.3 六点格式(Crank�睳icolson法)
8.1.4 边界条件
8.1.5 联立方程组
8.1.6 高阶近似法
8.2 双曲型方程差分格式
8.3 椭圆型方程的差分解法
8.3.1 五点差分格式
8.3.2 边界条件的处理
8.3.3 不规则边界条件
习题
第九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十章数据校正技术
第十一章图论
第十二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附录1 Γ函数
附录2 拉普拉斯变换表
附录3 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附录4 概率函数分布表
参考文献
《化學品製程安全技術》 本書為一本探討化學品製程安全技術的專論,內容旨在提供化學工程師、製程安全專家以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一套系統性、學術性兼具實務性的安全知識體系。全書共分為十二章,從理論基礎到應用實踐,層層深入,力求全面覆蓋化學製程安全的核心要素。 第一章 製程安全導論,首先確立了製程安全在現代工業中的關鍵地位,闡述其基本概念、發展歷程以及重要性。本章將回顧重大化工事故的教訓,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並引領讀者認識製程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第二章 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是製程安全的核心環節。本章將詳細介紹各種常用的危害識別方法,如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等,並闡述如何結合這些方法進行系統性的風險評估。讀者將學習如何量化和排序風險,為後續的風險控制提供依據。 第三章 化學反應安全,專注於化學反應過程中潛在的熱失控、爆炸等風險。本章將深入探討反應熱力學、動力學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反應器設計、操作參數控制、冷卻系統設計等手段來確保反應過程的穩定與安全。 第四章 物料安全處理與儲存,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等化學品的安全 handling 和 storage。本章將詳細闡述各種物料的物理化學特性對安全的影響,並提供相應的儲存要求、設備選型、洩漏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 第五章 壓力系統安全,關注壓力容器、管道、泵、壓縮機等壓力設備的設計、運行與維護。本章將介紹壓力系統的相關法規標準、應力分析、安全洩放裝置的選擇與設置,以及定期檢查和維護的重要性。 第六章 製程儀控與安全聯鎖,探討自動化控制系統在製程安全中的作用。本章將詳細介紹DCS(集散控制系統)、SIS(安全儀控系統)的架構與功能,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安全聯鎖邏輯,以防止人為錯誤或設備故障引發的安全事故。 第七章 消防與爆炸防護,針對化工生產中常見的火災和爆炸風險,本章將介紹不同類型火災的滅火原理與滅火劑的選擇,以及防爆設計原則、防爆設備的應用和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 第八章 毒性物質洩漏與環境保護,聚焦於有毒有害物質的洩漏預防、監測與應急響應。本章將介紹毒性物質的暴露限值、個人防護裝備的選擇、洩漏偵測技術,以及污染物的控制與處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對人員和環境的危害。 第九章 設備可靠性與維護,強調設備的良好運行是製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本章將介紹設備完整性管理(AIM)、預知性維護(PdM)等概念,以及如何通過系統性的維護保養計劃,延長設備壽命,降低故障率。 第十章 應急響應與事故調查,探討在製程安全事故發生後的應急處置與事後調查。本章將詳細介紹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以及事故調查的原則、方法,旨在從事故中學習,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第十一章 人員行為安全與培訓,認識到人的因素在製程安全中的關鍵作用。本章將探討如何建立安全文化,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並介紹有效的安全培訓體系,確保所有操作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第十二章 製程安全管理體系與法規標準,總結和歸納了製程安全管理的系統性要求,並介紹了國際和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範。本章旨在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全面、有效的製程安全管理體系,並理解其在法律和行業標準下的實施。 本書的編寫力求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精練。每個章節都配有豐富的實例和案例分析,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並將其應用於實際的製程安全工作中。本書不僅適合專業技術人員,也適合對化工製程安全感興趣的學生及管理人員閱讀,期望能為我國化工行業的安全生產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和学术的感觉。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公式的排版也十分规范,各种数学符号都得到了恰当的显示,不会出现乱码或者显示不清的情况。页边距和段落划分都设计得非常合理,使得每一页的信息密度适中,既不会显得过于空泛,也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公式的突出处理,比如用加粗、斜体或者框线等方式,使其在众多文字中脱颖而出,便于记忆和查阅。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查阅公式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内容,比如定义、定理、例题等,这种细微的设计,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体验。翻阅这本书,就像在翻阅一本精心制作的学术期刊,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这种精美的排版,也让我更愿意花时间去沉浸在书中的知识海洋里。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生硬死板,而是带着一种引导性的温度。作者在讲解概念时,常常会插入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类比,将抽象的数学工具与实际的化工过程巧妙地联系起来。这让我感觉不是在死记硬背公式,而是在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介绍拉普拉斯变换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罗列定义和性质,而是先从“系统如何响应输入”这个直观的问题入手,引导读者思考如何用数学工具来描述这种动态响应,最终引出拉普拉斯变换的强大之处。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作者的遣词造句也十分精准,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流畅性,读起来非常顺畅,很少出现晦涩难懂的句子。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到某些高级数学工具,也能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书中时不时出现的“提示”、“注意”等小栏目,更是点睛之笔,它们往往能点出一些关键的学习技巧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内容组织上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他能够预见到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跳跃和潜在疑问。在讲解复杂概念时,作者往往会设置一些“过渡性”的解释,或者在引入新概念之前,先回顾相关的旧知识,帮助读者建立知识的联系。例如,在引入“积分变换”的概念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先回顾了“卷积”的概念,并阐述了卷积在描述系统响应中的重要性,然后自然地引出了积分变换在简化卷积运算中的优势。这种“承上启下”的处理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加流畅,避免了生硬的知识灌输。同时,作者也善于使用“类比”和“反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在讲解某些数学性质时,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类比来帮助理解,也会举出一些不满足该性质的反例,让读者明白该性质的必要性和局限性。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讲解方式,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立体和易于吸收。

评分

这本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是其另一大亮点,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化工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作者精心挑选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工过程,比如精馏塔的数学模型建立、反应动力学的方程求解、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等,并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书中所学的数学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案例分析,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式套用,而是包含了从问题提出、模型构建、求解方法选择到结果分析的完整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多相流动的数学描述”的案例,作者通过一个复杂的流动方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一步步推导出适用于不同相态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数值求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抽象的数学理论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这些案例,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学习数学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知识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个能够激发思考的伙伴。作者在书中设置了大量的“思考题”和“讨论题”,这些题目往往不是要求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去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很多时候,这些题目都留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给出答案。我常常会在做完这些题目后,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是否有其他的理解方式或者更优的解法。书中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在XX场景下,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数学工具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开始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在更广泛领域内的应用。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也让我体会到了数学思维的魅力,它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艺术。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和逻辑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性。从最基础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内容,每个章节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作者在编写过程中,似乎非常清楚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前做好了铺垫。例如,在讲解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时,作者在前文的基础微积分章节中,已经巧妙地引入了一些与级数展开相关的概念,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使得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零散的碎片。而且,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都十分明确,读完一个章节,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新的工具和方法。书后的习题也与章节内容紧密匹配,难度适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进一步思考。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有序,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知识边界在不断拓展。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概念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一些前沿的数学工具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例如,在介绍偏微分方程时,书中不仅讲解了基本的求解方法,还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有限元方法等数值技术来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非线性问题,这对于进行实际的工程模拟至关重要。这种高屋建瓴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数学工具的演进和在不断发展中的化工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对每一个数学概念的阐述都非常透彻,并且会追溯其数学渊源,这使得读者不仅仅满足于“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当我第一次读到书中关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时,虽然之前已经接触过这些概念,但结合化工系统的动态模型来理解,则完全是另一番境界。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参数微小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剧烈动荡。这种深度的挖掘,是其他许多教科书难以企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真是出乎意料的好,纸张厚实,触感细腻,即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泛黄或者出现折痕。封面设计也很简洁大气,第三版相较于前两个版本,在配色和字体上都做了更新,更加符合当代的审美趋势,拿在手上很有分量感,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印刷品。内页排版也十分考究,行间距、字号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即使是长时间沉浸在复杂的公式和概念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都非常清晰,线条流畅,色彩搭配也合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这对于理解一些难点非常有帮助。有时候,一个精美的图表比千言万语的解释更能打动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在讲解某些积分变换的几何意义时,书中配的示意图直观地展示了变换过程,让我豁然开朗。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是很多教科书所缺乏的,也足以体现出版社和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专业态度。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而又充满诚意的学术气息,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非常丰富,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每个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列出一系列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以及网络资源,涵盖了从经典理论到最新研究进展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启发。当我遇到特别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时,可以直接查阅这些推荐的文献,获得更详尽的信息和更深入的理解。我曾经因为对书中某个数值算法的原理感到好奇,就根据推荐的参考文献找到了一篇核心论文,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去研读,最终对该算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种“引而不发,发而中至”的指导方式,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负责任态度,也为培养独立研究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种详实的参考文献列表,也从侧面反映了本书内容的严谨性和学术性,毕竟,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必然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之上。

评分

这本书的习题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题,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应用型题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化工问题紧密结合。很多习题都取材于真实的工程场景,比如化工过程的建模、优化、控制等,这让我深切体会到数学工具在化工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做这些题目,不仅仅是在练习计算能力,更是在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一些挑战性的难题,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但一旦攻克,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记得有一个题目,需要我运用多重积分来计算一个不规则形状反应器的传质效率,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个相当复杂的积分区域的设定,花了我好几个晚上才找到正确的解法。这种题目,让我看到了数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让我对化工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后还附带了部分习题的解答,虽然不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但关键步骤和最终结果的给出,对于自我检验和反思非常有价值。

评分

经典的化工数学,到第三版了,学化工的数学要多学一些。

评分

教科书,送的太晚了,课都快上完了,要是没货就不该让下单位

评分

教科书,送的太晚了,课都快上完了,要是没货就不该让下单位

评分

书很不错,只可惜关键的后几章没有源代码

评分

书很不错,只可惜关键的后几章没有源代码

评分

书的印刷质量很好,内容对我的工作有相当大的帮助。

评分

粗略看了一下,还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使用价值。如果印刷质量能够再好一些就更好了。

评分

读了第二版之后,觉着不错,买了第三版,Matlab和excel版本的比较常用。

评分

专业书籍,必备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