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佳贵 等 编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宏观经济
  • 经济形势
  • 经济预测
  • 2012年
  • 蓝皮书
  • 报告
  • 分析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290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87781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仍面临着层层考验。2012年新版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经济面临欧美债务危机等外部风险、物价上涨等内部压力的“两难”,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宏观调控应以稳为主,政策搭配要审慎灵活。我们必需继续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对策,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新版经济蓝皮书全面解读中国当下与未来经济运行规律,预测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GDP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2011年GDP增长率将稳定“超九”,2012年预期回落至“8.9%”;CPI长期高位运行后,四季度回落,全年预计达5.5%……

内容简介

  《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综合预测篇、政策分析篇、财政金融篇、专题研究篇、区域经济篇、台港澳经济篇及国际背景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中国宏观及微观经济层面形势,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2012年经济走势的预测。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具体来说,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有效保证了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夏粮、秋粮连续8年增产,工业生产延续好转态势,继续朝宏观体调控的预期方向前进,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年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是物价指数CPI连创新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对此,各位专家给出了分析。
     预计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虽然我国经济增速可以保持在合理较快增长区间,物价涨幅也将逐步回落,但宏观调控依然面临众多挑战,因此也要作好应对复杂经济局面的准备。

作者简介

  陈佳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研究,代表作有《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等。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其他代表作还有《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著有《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等。
  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模型理论、方法论及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模型论述》等。



目录

在2011年秋季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代前言一)陈佳贵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代前言二)
——在2011年秋季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李扬 ?
总报告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1年秋季报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座谈会”综述 彭战
Ⅰ综合预测篇
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刘树成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和2012年展望 范剑平
2011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2年展望 袁达 丁琳
2011~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张立群
2011~2012年经济景气和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陈磊 邵明振 李颖
Ⅱ政策分析篇
通胀高位回落 增长稳健回归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郑京平
宏观政策目标、潜在增长和政策选择 张平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李泊溪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龚敏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1~2012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课题组
“十二五”初期实际GDP增长率的实时预报与
短期预测 刘金全 刘汉
Ⅲ财政金融篇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下的金融运行 王毅 闫先东 李光磊
2011~2012年中国经济税收形势的分析预测 张培森
2011年上海证券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 吴谦 朱平芳
Ⅳ专题研究篇
2011~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分析与展望 裴长洪 彭磊
2011年外贸发展分析及2012年展望 丁维顺
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蔡昉
2011~2012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杨宜勇 杨亚哲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党国英 李周
2011年中国能源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黄涛
2011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新一年展望 陈克新
Ⅴ区域经济篇
2011~2012:上海经济增长分析与发展预测
朱平芳 韩清 姜国麟
基于CASS指数的2011年重庆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展望 王崇举 黄应绘 陈新力
2011~2012年中部六省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
——基于CASS指数 陈年红 张焕明 石绍炳
2012: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走势分析 武义青 陈岩
Ⅵ台港澳经济篇
台湾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1~2012年) 张冠华 熊俊莉
台湾经济预测 刘孟俊 彭素玲
香港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陈李蔼伦
澳门经济分析与展望
华侨大学“澳门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Ⅶ国际背景篇
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张宇燕 徐秀军
附录 统计资料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图书信息之外的、关于一本假设的、内容涵盖全球宏观经济趋势、新兴市场发展、以及特定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 《全球经济新格局:从滞胀阴影到韧性增长的结构性重塑》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2010年代初至中期全球经济所经历的复杂转型期,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性变化,而非特定国家(如中国)的年度经济运行报告。我们不再将焦点置于短期的GDP波动或年度政策评估,而是着眼于塑造未来十年经济形态的长期驱动力、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风险与机遇版图。 第一部分: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性挑战与复苏悖论 本书的开篇部分,首先回顾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遗症的持续影响,但着重于这些影响如何从“周期性”问题转变为“结构性”瓶颈。 1. 货币政策的“无底洞”与财政主权危机: 本部分详细探讨了发达经济体在“量化宽松”(QE)常态化背景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系统性衰减。我们分析了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如何扭曲资产定价机制,推高债务泡沫,并探讨了新兴市场在资本流动性泛滥与突然撤出(Taper Tantrum)的双重挤压下面临的货币主权困境。我们引入了“流动性陷阱的结构化解释”,认为这不仅是需求不足,更是风险偏好、监管套利和代际财富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全球生产率增长的“停滞的十年”: 不同于关注年度GDP增速的传统分析,本书将大量篇幅用于探讨全球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增长的长期性放缓。我们辨析了“熊彼特式创造性破坏”的减速,并对比了不同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扩散效率上的差异。核心论点是:技术红利正在被分配不均和制度摩擦所稀释,导致潜在增长率的系统性下降。 3. 全球价值链(GVC)的“碎片化”而非“全球化”: 我们超越了对GVC“效率最大化”的简单赞美,转而关注其脆弱性和地缘政治的嵌入性。通过对全球供应链地理重心的研究,我们识别出“双重库存”策略的兴起——企业开始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时,建立第二套冗余或本地化的供应链以应对风险。这标志着全球化速度放缓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早期思想的萌芽。 第二部分:新兴市场的“分化”与地缘经济的再定位 新兴市场的表现不再是单一同质的增长引擎,而是走向显著的“两极分化”。本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剖析。 1. 大宗商品依赖型的“资源诅咒”回归: 针对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新兴国家,我们分析了2010年代中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财政纪律、社会稳定和政治体制带来的连锁冲击。这部分尤其关注了非洲和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去工业化”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青年失业率对区域安全的影响。 2. 亚洲制造业中心的“升级迷宫”: 本书详细评估了东南亚国家承接从东亚转移出的中低端制造业的过程。我们探讨了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技能匹配上存在的结构性短板,这些短板阻碍了它们有效“攀升”至价值链上游,形成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变体。 3. 区域一体化的张力与竞争: 我们对比了北美自贸区(NAFTA/USMCA的前身)、欧盟内部的整合进程,以及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初期影响。重点在于分析超主权机构在危机中作用的边界,以及民族主义抬头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在经济效率和政治自主权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第三部分:结构性变革:能源、金融科技与劳动力市场 本章节将视角转向影响未来增长潜力的三个核心结构性领域,这些领域在2010年代初显示出爆发性潜力。 1. 能源转型的前奏:页岩气革命的深远影响: 本书不侧重于环境政策,而是从能源地缘政治和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对全球能源市场定价权和工业成本结构的颠覆性影响。我们论证了这一技术突破如何重塑了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并加剧了传统石油出口国的财政压力。 2. 早期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体系的侵蚀: 在移动支付和数字借贷刚刚兴起的阶段,我们预见性地分析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移动技术对金融中介的颠覆潜力。分析集中在信任机制的数字化转移,以及监管滞后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非对具体应用的描述。 3. 技能极化与“零工经济”的兴起: 本书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展示了数字化和全球化如何导致劳动力市场的“K型复苏”:高技能、认知密集型岗位需求激增,而中间技能的常规性工作岗位被自动化替代或外包,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我们探讨了这如何影响社会凝聚力,并对福利国家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 总结:韧性与适应的时代 《全球经济新格局》的结论指出,未来经济不再是线性增长和收敛的时代,而是一个高波动性、多重冲击叠加的时代。真正的经济韧性将来源于制度的适应性、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对长期结构性趋势(如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资本重定向)的积极应对,而非仅仅依赖短期财政刺激。本书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战略家提供了一个超越年度数据的、用于构建长期战略的分析框架。 ---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翻开这本《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时,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厚重的封皮和精良的纸张,无不透露出一种专业和权威。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期望能通过这本书,一窥2012年中国经济宏观层面的脉络与走向。我深知,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准确的分析和审慎的预测是多么的宝贵。尤其是经历了前几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应对策略,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内容,即对过去一年经济形势的梳理以及对未来一年走势的展望。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例如是内需的拉动,还是出口的贡献?又或是投资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同时,我也迫切想了解书中是如何评估当时面临的挑战,例如通货膨胀的压力、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数据支持,用详实的统计资料来佐证其观点,让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感。

评分

从《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标题中,我嗅到了“前瞻性”的味道。我非常想知道,书中的预测部分是如何构建的?是通过哪些模型和方法论来推导出2012年及之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可能走向?它对于当时全球经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风险,以及由此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传导效应,是如何评估的?书中对通货膨胀和就业压力的预测,以及相应的政策应对,是否做到了精准和及时?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十三五”规划(虽然当时可能还未正式提出,但其理念和方向可能已经有所体现)或者更长远的一些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探讨。毕竟,一部优秀的经济分析报告,不应只关注当下,更应有对未来的深邃思考和战略性指引。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有一个更清晰、更扎实的认知。

评分

读完《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我最大的感受是书中对于中国经济内在逻辑的深刻洞察。它没有停留在对表面数字的罗列,而是试图揭示驱动这些数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机制。例如,书中对于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分析,为理解中国经济的长期动力提供了有力的视角。2012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书中是否对此有清晰的论述?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评估当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此外,书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分析,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差距的弥合,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理解这些区域和城乡差异,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评分

这本《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无疑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复杂图景。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解读。在那个时间点,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以及环境保护,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当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详细分析,例如央行是否会进一步调整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政策在刺激内需、改善民生方面又有哪些具体的举措?书中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些关键词的阐释,以及它们在2012年经济实践中的体现,都令我充满了好奇。我也期待书中能对一些具体的行业,如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探究它们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潜力。此外,书中对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关系的论述,尤其是如何应对外部需求疲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可能是了解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评分

《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经济体检报告”。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书中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揭示。例如,书中是否深入探讨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对于当时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书中是如何分析其风险与机遇的?还有,关于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些“硬骨头”式的经济社会问题,书中是否有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和前瞻性的建议?我期望书中不仅仅是诊断问题,更能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书中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以及如何健全资本市场的功能,也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内容。

评分

慢慢读了!

评分

数据详实,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预测,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谢谢京东快捷的送货速度!

评分

个人感觉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相当准确的,最终还得是实践检验。

评分

观点比较中肯,值得看一下

评分

观点比较中肯,值得看一下

评分

多看书,长见识,学知识!

评分

很满意!!!!很满意!!!!

评分

要投资的建议买本看看

评分

正在阅读,因为我的工作与金融有关,还不错很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