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铁血图文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航空
  • 直升机
  • 陆军
  • 航空技术
  • 军事历史
  • 武器装备
  • 飞行
  • 现代战争
  • 军事科普
  • 航空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67832
版次:01
商品编码:1089996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铁血工作室”军事图文系列图书后续产品,系列前期产品2011年8月份出版以来3个月单本销售已累计过万册

内容简介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着重介绍飞机大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直升机,包括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战斗勤务直升机3大类,对世界各国的多款直升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书中所介绍的直升机以军用型号为主,并兼顾警用型号;所介绍的每款直升机都配有大量的精美图片,包括整体展示图、局部图等。此外,我们还加入了与直升机相关的一些趣闻和小知识,以增强趣味性。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适用于广大军事爱好者作为科普读物阅读参考,对青少年了解军事知识亦有裨益。

目录

第1章 电影中的直升机
1.1 《黑鹰坠落》--折翼的美国之鹰
1.2 《火鸟出击》--“阿帕奇”大显神威
1.3 《第一滴血3》--兰博狩猎“雌鹿”
第2章 走近直升机
2.1 直升机简介
2.2 直升机的动力机构
2.3 直升机的发展史
2.4 直升机的分类
2.5 直升机的未来发展
第3章 美国直升机
3.1 武装直升机
3.2 运输直升机
3.3 战斗勤务直升机
第4章 俄罗斯直升机
4.1 武装直升机
4.2 运输直升机
4.3 战斗勤务直升机
第5章 欧洲及其他国家直升机
5.1 武装赢升机
5.2 运输直升机
5.3 战斗勤务直升机
第6章 世界主要警用直升机
6.1 贝尔206警用直升机
6.2 米-2警用直升机
6.3 AW139警用直升机

前言/序言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 前言 人类自古以来就渴望翱翔蓝天,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从神话传说中的伊卡洛斯,到莱特兄弟划时代的飞行器,再到喷气式飞机的呼啸而过,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将人类的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然而,在军事领域,有一种飞行器以其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强大的悬停机动性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作战优势,彻底改变了陆地战争的面貌,它就是军用直升机。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并非仅仅是一部技术手册,也不是枯燥乏味的军事史记。它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一次深入探索陆军航空兵灵魂的对话。本书致力于揭示军用直升机如何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何从一种新奇的实验性技术,演变成陆军手中不可或缺的“铁翼利刃”。我们将在书中看到,直升机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战场上的多面手:它们可以是战场上的救生员,将受伤的士兵迅速送往安全地带;它们可以是迅捷的突击部队,将精锐的士兵如神兵天降般投放到敌后;它们可以是精准的火力支援平台,用火箭弹和机枪撕裂敌人的防线;它们可以是灵敏的情报搜集者,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摄像机洞察敌人的每一个动向。 本书的宗旨是,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军用直升机世界。我们不回避技术细节,但更注重将其置于宏大的军事战略和战术背景下进行解读。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型号直升机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以及它们在实战中的应用案例,从而理解为何在某些特定的作战环境下,直升机能够成为陆军最有效的作战单位。从最初的朴素构型到如今集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强大武器系统和隐形技术于一体的复杂平台,军用直升机的演进史,本身就是一部微缩的军事科技进步史。 本书的叙事将是多层次的。我们不仅会回顾直升机在关键冲突中的表现,更会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战术革新和战略考量。那些在直升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那些改变了战术格局的直升机型号,那些英勇无畏的直升机飞行员和乘组人员,都将在这本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对军用直升机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它们在维护国家安全、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目录 第一章:黎明之前——直升机的萌芽与早期探索 1.1 飞行的梦想与早期的垂直起飞设想 追溯人类对垂直升空的古老渴望,从古代神话到早期科学家的构想。 达芬奇的“空中螺旋”等早期垂直起飞概念的介绍。 物理学原理在直升机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1.2 实验的火花——早期原型机的挑战与突破 20世纪初,各国在直升机技术上的早期尝试和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动力、操纵、稳定性和材料限制。 早期代表性的原型机型及其技术贡献,例如西科斯基的VS-300等。 这些早期实验对未来直升机设计的启示和影响。 1.3 概念的成型——早期军用直升机的初步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作为观察、通信和运输工具的初步尝试。 有限的应用场景及其局限性,例如对天气的依赖、载荷能力不足等。 尽管应用有限,但已显露出直升机的战场潜力。 第二章:钢铁的翅膀——二战后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2.1 动力系统的飞跃——活塞发动机到涡轴发动机的转变 从早期笨重的活塞发动机到更为强大、轻便、高效的涡轴发动机的演进。 涡轴发动机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功率重量比、可靠性、速度和载荷能力的显著增加。 对直升机设计理念和应用范围的根本性改变。 2.2 气动布局的优化——从单旋翼到共轴、串列旋翼等 不同旋翼布局的优缺点分析:单旋翼带尾桨、共轴反转、串列旋翼、十字型旋翼等。 这些布局如何解决反扭矩问题,提高稳定性、机动性和载荷能力。 代表性直升机型号的布局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2.3 操纵与控制系统的进步——机械化到电传操纵 早期直升机复杂的机械连杆操纵系统及其操作难度。 液压助力系统、电传操纵(Fly-by-wire)技术的引入及其对飞行员负担的减轻和飞行稳定性的提高。 先进飞控系统如何实现更精密的机动和自动化功能。 2.4 材料科学的贡献——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 铝合金、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新材料在直升机结构中的应用。 这些材料如何减轻直升机自重,提高结构强度、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对直升机性能、续航能力和战场生存率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陆军的利刃——直升机的战场角色与战术应用 3.1 空中突击与人员运输——“空中骑兵”的诞生 直升机如何实现快速、灵活的部队投送,改变传统陆地推进模式。 空中突击战术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对敌方防御体系的冲击。 UH-1“休伊”等经典机型在执行人员运输和空中突击任务中的作用。 3.2 火力支援与近距离空中支援(CAS)——天空中的炮火 直升机作为武装直升机的演进,携带火箭弹、导弹、机炮等武器。 其在战场上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重要性。 AH-1“眼镜蛇”、AH-64“阿帕奇”等攻击直升机在火力支援中的战术运用。 3.3 反坦克作战——猎杀地面装甲目标 武装直升机在反坦克作战中的巨大优势,利用其机动性和精确制导武器。 ATGM(反坦克导弹)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及其对坦克战术的影响。 “阿帕奇”等直升机在反坦克战中的实战案例分析。 3.4 侦察、监视与目标指示(ISR)——战场上的眼睛 直升机作为侦察平台,提供实时战场情报。 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夜视设备和通信系统,执行ISR任务。 OH-58“基奥瓦”等侦察直升机在战场态势感知中的作用。 3.5 后勤与搜救(CSAR)——战场生命线与希望之翼 直升机在战场物资运输、伤员后送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 战斗搜救(CSAR)任务的执行,营救被困飞行员和地面人员。 UH-60“黑鹰”等多用途直升机在后勤与搜救中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经典机型巡礼——塑造战场格局的传奇 4.1 UH-1“休伊”系列:多用途的代名词 其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及其在越南战争等冲突中的广泛应用。 “休伊”作为通用直升机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其对后世直升机设计的深远影响。 从人员运输到火力支援,多功能的典型代表。 4.2 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王者 从设计初衷到实战表现,全面解析“阿帕奇”的攻击能力。 其先进的武器系统(地狱火导弹、地狱火导弹、30毫米链炮)、航空电子设备和生存能力。 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冲突中的辉煌战绩。 4.3 Mi-24“雌鹿”/Mi-35:苏联/俄罗斯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其独特的运输与攻击结合的设计理念。 强大的火力与一定的载员能力,使其在特定战场环境下具有独特优势。 在阿富汗战争等冲突中的表现。 4.4 CH-47“奇努克”:重型运输的巨擘 采用串列旋翼设计,提供卓越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战场物资运输、重型装备吊运以及大型部队投送中的关键作用。 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4.5 其他代表性机型简述 简要介绍如OH-58“基奥瓦”、UH-60“黑鹰”、AH-1“眼镜蛇”等在特定领域或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机型。 分析它们各自的设计特点和战术贡献。 第五章:未来展望——智能化、无人化与新的战场疆域 5.1 智能化与自动化——“无人驾驶”的趋势 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飞控系统在直升机上的融合。 无人直升机(UAV/UAS)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和轻型攻击中的应用前景。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Manned-Unmanned Teaming)的可能性。 5.2 隐形技术与低可探测性——战场生存力的提升 直升机外形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发动机排气降温等方面的隐形技术应用。 如何降低雷达、红外和声学信号,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未来直升机将更加注重“看不见”和“听不见”。 5.3 新型动力与推进系统——效率与性能的再突破 对混合动力、电动推进以及更高效涡轴发动机的研究。 对升力系统(如倾转旋翼、复合推进系统)的进一步探索。 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远的航程、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5.4 战场环境的适应性——全天候、全地形作战 未来直升机在极端天气、高海拔、复杂地形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先进导航系统、气象雷达和环境感知技术的重要性。 不断适应未来多样化、高强度的作战需求。 5.5 变革中的军事战略——直升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定位 直升机在分布式作战、濒海作战、城市作战等新军事概念中的作用。 与陆海空其他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 直升机作为陆军机动性、火力投送能力和战场感知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结语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是一部关于创新、勇气和技术力量的叙事。从最初笨拙的飞行尝试,到如今如幽灵般在战场上穿梭的精密机器,军用直升机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军事科技进步的缩影。本书希望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这些“陆军之翼”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钢铁与机械的集合,更是陆军执行任务、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理解它们,就是理解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维度。

用户评价

评分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军事装备的一些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直升机不过是载人载物的工具,但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它在陆军作战中扮演着如此关键且多元的角色。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军用直升机的分类和介绍,让我看到了全球军事航空领域百花齐放的景象。从美国的阿帕奇、黑鹰,到俄罗斯的米系列,再到欧洲的虎式,每一个型号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哲学和作战需求。我特别被书中关于直升机在不对称战争和低强度冲突中应用的案例所吸引,这部分内容让我对现代军事行动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飞机的技术参数,更是关于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通过空中力量来改变战局,支援地面部队,甚至执行复杂的渗透和撤离任务。书中对直升机制造商、设计师以及实际使用者的采访和案例分析,让内容更加生动真实,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感。这本书在技术解读和战术应用之间的平衡做得非常好,既有硬核的科技细节,又不乏引人入胜的实战叙述,让我欲罢不能。

评分

我最近读的这本书,名为《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我一直对军事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直升机这个领域,之前对我来说多少有些模糊。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我从未触及的角落。我被书中对军用直升机发展历史的回溯深深吸引。从早期那些笨重但充满勇气的原型机,到如今高效、隐蔽、火力强大的现代化机型,我看到了技术革新如何一步步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书中对每一个重要机型的介绍,都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设计理念、研发背景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直升机在特定战役中的作用分析,那些详细的战术部署和作战记录,让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空中力量的强大威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军用直升机绝非简单的空中交通工具,它们是集尖端科技、精妙设计和实战智慧于一体的陆军“眼睛”和“拳头”,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

评分

这本书,名为《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现代军事航空全新视野的一扇窗!我一直对那些在天空中翱翔的钢铁雄鹰充满好奇,但对直升机在陆军作战体系中的具体角色和发展历程却知之甚少。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军用直升机的世界。从最初的侦察和运输功能,到如今成为集攻击、支援、反坦克、搜救等多种使命于一身的空中多面手,我惊叹于其技术演进的速度和应用范围的广阔。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军用直升机型号,它们的性能特点、设计理念,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作战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直升机战术运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战争形态演变的深刻洞察。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直升机在现代战场上如此重要,以及它们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亲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空地协同作战,对那些操作着这些精密机器的飞行员和地面人员也充满了敬意。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绝对是军事爱好者和对航空技术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

最近翻阅的《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一书,为我揭示了一个我之前未曾深入了解的精彩世界。我一直对军事科技的进步充满热情,但对军用直升机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印象中。这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了这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几款直升机的型号,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空中平台如何在陆地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被书中关于直升机在复杂地形作战、反恐行动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应用所深深吸引。书中的内容详实,从直升机的设计原理、空气动力学基础,到武器系统的配置、电子战能力,再到飞行员的训练和战术运用,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国家在军用直升机发展路径上的差异性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全球军事力量竞争中的一个重要侧面。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视角之独特,让我对现代陆军航空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全面的理解。

评分

《陆军之翼:军用直升机》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惊喜。我向来对军事题材情有独钟,尤其关注那些能在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的装备。直升机,这个在天空盘旋的奇妙造物,一直是我好奇的对象。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军用直升机的深度探究。我从未想过,一架直升机的发展历程,竟能承载如此丰富的技术革新和战术演变。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直升机的详细描绘,从侦察、攻击到运输、反潜,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惊叹不已。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直升机在现代战场上的多功能性及其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分析,这让我认识到,它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飞行器”范畴,成为了一个集侦察、打击、支援、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中作战平台。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做得非常出色,将复杂的机械结构和战术部署清晰地呈现出来,大大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这本书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鲜活的实战案例,让我对军用直升机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

内容还可以,但是介绍的比较笼统,总觉得有些水

评分

军迷不多说,看了就知道了。

评分

北邮的这套书还是可以的

评分

北邮的这套书还是可以的

评分

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深入浅出。

评分

关注钓鱼岛,关注国防,关注武直10!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关注钓鱼岛,关注国防,关注武直10!

评分

喜欢读书,喜欢在京东买书!说到读书的滋味,众生深有感叹;太苦了,不知何时是尽头,很少从中找到乐趣。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首先说读书苦的一种滋味。每天天微亮,我们都从暖烘烘的被窝中钻出来,匆匆赶到学校。上早自习,规规矩矩听好每一节课,然后领到大堆作业,回家埋头苦做,常常熬到深夜,连吃饭,睡觉都得计算时间,如果遇到难题,考试砸锅,受到批评……那就更惨了。读书可谓苦也。然而静下心来想想,其实不然,凡是做学问的,都要经受这一锻炼。《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期归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冰,手指冻的不能伸屈,也不敢懈怠。他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籍,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大风,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可见,读书是要吃苦的了,因此,我们要有吃苦的准备。 其次说读书乐的一种滋味吧,读书虽然是件很苦的事,但乐趣却不少。例如:当你听着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的时候,当你忽然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你和同学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兴奋过,快乐过吗?其实,读书的乐趣要有的,当你看着自己读书的以摞摞书,当你能用所学知识与别人展开辩论……你没有欣慰吗?这就是乐,它就在我们身边。 苦和乐是相随相伴的,有苦必有乐,有乐必有苦。革命前辈谢觉哉说过:“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吴伯萧也在《记一辆纺车》中写道:“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我们今天有了苦,就会有学习中的苦和今后生活的乐。现在许多老师把上课当成游戏,很多学生把读书当成找乐。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种做法值得效仿。 总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对书籍的酷爱,遂使我对于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万籁俱寂的夜里,独坐书桌前,捻开台灯,在茕然的灯光下,一叠稿纸,一枝笔,成为我最忠实的倾诉对象,透过清滤的笔尖,洒然挥发心坎的抱负和理想。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迷迷糊糊地被它网住,成为它的裙下臣,高歌此心永不渝。如果有人问我心在何处,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心在书域中那早已失去钥匙的铁箱里,永远不在索回。 书是茫茫人海中意识的罗盘,是智慧的绿源,它能增长我们的见闻,改变人的气质,抚慰受创伤的心灵。因此古人所谓“富者因书而贵,贫者因书而富”的金言。固然只是一卷薄薄的书本(指好书),但它所赋予的益处,也只有爱书人才能体会得出。读书是艰苦的,但乐在其中。只要,我们勇于读书,善于读书,并从中找到乐趣,我想我们会在读书中取得成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