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杰明的奇幻旅程》
收录了菲茨杰拉德《像丽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冬之梦》等7篇短篇小说,小说都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是他久负盛名的“爵士时代故事”,他的爱情、他的生活、他的理想以及幻灭,都通过这些故事表达出来,菲茨杰拉德将写作作为一种疗伤的方式。
本书特别收录电影改编原著《本杰明的奇幻旅程》,整个故事的创意来自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出生的时候80岁,逐渐接近18岁,人生一定更美好。”本杰明·巴顿正是有这番奇遇的幸运儿,时间的逆流让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与众不同的道路,也品尝了别人无法经历的一切。但是,是否这就是美好的人生?
《幻梦的残片》
是完整收录菲茨杰拉德早期著作的一本合集。书中收录了菲氏在1922年前所完成的九篇作品,其中包括了村上春树强力推荐的经典短篇《残火》《水果软糖》,深刻描述20世纪20年代纽约众生相的名作《幻梦的残片》以及《骆驼的背脊》《哦,红发女巫》等六篇风格各异的精彩短篇。
在本书中,菲茨杰拉德用他轻巧感性却又流利深刻的笔锋,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属于爵士乐年代的传奇故事。在那里,不论是谁,最终都要面临突然降临的幸与不幸所带来的种种考验。在幸福中隐藏着恐慌,在悲剧中酝酿着快乐。菲茨杰拉德将自己的矛盾、无奈,对爱情的渴望与不安,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观察,化为一篇篇令人回首再三,感动不已的小说。
《美丽与毁灭》
一对新婚夫妇——安东尼·帕奇和葛罗丽亚——讲究而拘谨遇上轻挑又浪漫,像是红茶加巧克力的组合;他们追求华丽的上流生活,依凭上一辈的财富不事生产,终日纸醉金迷以致道德、经济、健康不断扭曲、沦落。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作者自传性色彩;也对美国暴发户的贪婪及纽约夜生活的挥霍、蒙蔽天赋的虚掷浪费,极尽令人刺目之嘲讽。
《牧师的花园》
是英国文学上的“异类”——D.H.劳伦斯1907-1917年间的短篇小说合集。所选作品依据作者原始手稿加以整理,保留原始语言风格,收录了同一个作品的不同修改版本,重现劳伦斯写作历程。
在本书中,劳伦斯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平凡生活中的女性,她们的悲欢,她们的离愁,她们对爱情的小心思。她们在幸福中隐藏着无奈,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着真正的自我。
我们捡拾那些人们未曾有机会见面的原作,一窥这个处于争议中心的人——D.H.劳伦斯不断变化的创作历程。
《重返巴比伦》
是菲茨杰拉德继《本杰明的奇幻旅程》后,又一本精彩的短篇小说合集。书中收录了菲氏1926~1937年间陆续撰成的八篇作品,其中包括刊载于《星期六晚邮》的《富家男孩》《宝贝派对》等六篇精彩短篇小说;著于1931年,被誉为作者优秀作品之一的《重返巴比伦》;以及作者晚年的短篇杰作《长路漫漫》。
在本书中,挣扎在社会与家庭剧变中的菲茨杰拉德,以满溢的情感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直击人心的动人经典。从自信满满的浮华年代,到自我沉沦、走向绝境,菲茨杰拉德用他的笔,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写下无数让人为之心碎却又低回不已的文章。良善与冷酷,华丽与落寞,爱情与仇恨,喜悦与悲怆……菲茨杰拉德在爵士时代落幕的钟声中,呈现出那绚丽时代那稍纵即逝的璀璨之光。
作者简介
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1896-1940),著名美国小说家。从1920年开始创作,以《人间天堂》一举成名。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直到1944年去世时,他仍在创作《最后一个大亨》。在他有限的创作生涯里,推出了包括《人间天堂》《伟大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等多部长篇小说和150篇个短篇小说。
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罗从小就被以美国贵族的养成方式培养长大,但是他写作的主要动力却来自高度浪漫的想象。他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经济大萧条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菲茨杰拉德重要作品年表:
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美丽与毁灭》、《伟大的盖茨比》、《夜色温柔》、《最后一个大亨》;短篇小说:《像里茨饭店一样大的钻石》、《本杰明的奇幻旅程》、《重返巴比伦》、《长夜漫漫》、《冬之梦》。
目录
《本杰明的奇幻旅程》
《幻梦的残片》
《美丽与毁灭》
《牧师的花园》
《重返巴比伦》
前言/序言
《爵士时代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幻梦文学系列(套装共5册) 内容简介 在这五册精心编选的菲茨杰拉德作品集里,我们得以一窥这位“爵士时代”的绝代才子,如何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纸醉金迷、激情四溢,却又潜藏着深刻失落与幻灭的美国黄金年代。菲茨杰拉德,一个象征着那个时代特有魅力的名字,他的文字如同一杯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既有浮华表象下的眩晕,也有回味悠长时的苦涩。这套“幻梦文学系列”,旨在带领读者沉浸于菲茨杰拉德构建的那个光怪陆离的文学世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爱恨情仇、梦想追求与最终的无奈。 第一册:《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美国经典。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动荡不安的1920年代为背景,聚焦于神秘富有的杰·盖茨比。他住在纽约长岛的豪华庄园里,每晚举行盛大的派对,吸引着无数衣香鬓影的客人,但他的这一切,似乎都只为一个人——那个已经嫁作他人妇的旧日恋人,黛西·布坎南。 小说通过叙述者尼克·卡拉威的视角,层层剥开盖茨比的传奇身世与他那不懈追求的“美国梦”。我们看到,这个曾经贫穷的年轻人,如何凭借惊人的毅力与野心,在那个充满机会也充满诱惑的时代,积累了巨额财富,只为能够重新赢得黛西的芳心。然而,在纸醉金迷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阶级的隔阂、金钱的腐蚀以及理想的幻灭。菲茨杰拉德以其精妙的象征手法,将绿色灯光、破碎的灰烬地带、以及那些光鲜亮丽却空虚的心灵,编织成一曲关于希望、爱情、财富与美国梦背后残酷现实的挽歌。盖茨比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社会浮华与道德沦丧的缩影,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对梦想、阶级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第二册:《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生涯中的另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他最为成熟、也最为个人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着美国富有而充满魅力的精神病医生迪克·戴维尔及其美丽而情绪不定的妻子罗丝玛丽展开。他们生活在法国蔚蓝海岸,与一群同样富裕、同样迷失的美国流亡知识分子和社交名流交织在一起。 菲茨杰拉德在这里深入探索了金钱、爱情、精神疾病以及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迪克医生以其温柔、智慧和博大的同情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但他自己的内心却饱受折磨。他的妻子罗丝玛丽,出身显赫,却因精神上的不稳定而备受困扰,她的爱恨情仇如同潮水般起伏不定,给迪克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在这个浮华却又充满空虚的世界中的情感漂泊。 故事的叙述并非线性,菲茨杰拉德巧妙地运用回忆和交叉叙事,展现了迪克与罗丝玛丽之间曾经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关系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读者将看到,当浪漫的梦想遭遇现实的残酷,当内心的伤痕与外界的喧嚣碰撞,个体是如何被一点点吞噬。菲茨杰拉德通过迪克这个角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在理想主义逐渐被现实侵蚀的时代里,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夜色温柔》以其诗意的语言、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展现了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册:《尘世天堂》 《尘世天堂》是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创作的一部引人注目的小说,同样深刻地反映了爵士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年轻一代的迷茫与挣扎。故事主人公是来自中西部普普通通家庭的安东尼·柯里·麦卡锡。他聪明、英俊、富有野心,渴望在纽约这个充满机遇的“尘世天堂”里闯出一番事业,获得成功和爱情。 安东尼来到纽约,迅速被这个光鲜亮丽、节奏飞快的城市所吸引。他沉浸在派对、酒精、音乐和短暂的恋情之中,追求着物质的满足和感官的享乐。然而,在享受着表面上的繁荣与自由的同时,他内心的空虚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却愈发强烈。他以为只要拥有财富和名望,就能找到所谓的幸福,但现实却远非如此简单。 菲茨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尖锐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对物质主义的狂热追逐,以及这种追逐背后所带来的精神贫瘠。安东尼的经历,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到最终的沉沦与失落,是许多试图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年轻人的写照。小说展现了上流社会的浮华、年轻人的焦虑、以及爱情与友谊在金钱与欲望面前的脆弱。通过安东尼的命运,菲茨杰拉德再次对“美国梦”进行了严肃的探讨,质疑其是否真正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幸福。这本书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是理解菲茨杰拉德创作主题和爵士时代社会心态的绝佳读物。 第四册:《诈骗师》 《诈骗师》是菲茨杰拉德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集中展现了他早期创作的才华和对人物内心细腻的洞察。这些短篇小说跨越了不同的主题和背景,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人性的复杂、欲望的膨胀以及梦想的破碎。 集中的故事常常聚焦于那些渴望成功、渴望爱情,却又被现实所困的年轻男女。他们或许拥有美貌、财富或才华,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命运的考验。菲茨杰拉德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精炼的语言,揭示出他们在面对诱惑、失落、背叛和孤独时的挣扎与无奈。 例如,在某些故事里,你会看到年轻的社交名媛在爱情与物质之间摇摆,如何在虚荣的驱使下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决定;在另一些故事里,则会描绘那些怀揣梦想的艺术家或创业者,如何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欺骗与堕落。菲茨杰拉德对“诈骗师”这一主题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金钱上的欺骗,更深入到情感、身份乃至人生道路上的自我欺骗。 这些短篇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令人回味的结局,充分展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它们如同爵士时代投射出的一个个碎片化的幻影,真实而又迷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菲茨杰拉德早期创作风格和思想的窗口。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他的长篇巨著之前,菲茨杰拉德就已经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弊病和人性弱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第五册:《人间绮梦》 《人间绮梦》是菲茨杰拉德又一部展现其文学才华的短篇小说集,与《诈骗师》一样,它们共同构成了理解菲茨杰拉德文学世界的重要拼图。这本集子里的故事,如同其名,充斥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浮华、浪漫与易碎的梦想,以及在这些绮梦破灭后留下的失落与惆怅。 集子里的故事,主人公往往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群体:富有的继承人、迷人的社交名媛、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经济大潮中努力生存的普通人。菲茨杰拉德以其独特的敏锐,捕捉到了他们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对真挚情感的渴望,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力与妥协。 小说常常描绘那些短暂而绚烂的爱情,如同夏夜的烟花,绚丽夺目却转瞬即逝;或是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财富与地位,却在时代的洪流中显露出其脆弱的一面。菲茨杰拉德笔下的角色,常常在追求物质享乐的同时,内心深处却渴望着某种超越金钱和名利的永恒价值,但这种渴望往往难以实现,最终沦为一声叹息。 《人间绮梦》中的故事,无论是描绘爵士乐摇曳的舞池,还是奢华派对的喧嚣,抑或是那些私密空间里人物的内心独白,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鲜活气息。它们以诗意的语言,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淡淡哀伤,构建了一个既令人着迷又发人深省的文学景观。这本集子,如同菲茨杰拉德写给那个时代的一封封情书,又如同一面面镜子,照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那些如梦似幻、终将破灭的“人间绮梦”。 套装整体赏析 “菲茨杰拉德幻梦文学系列”共五册,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图书合集,更是一次深入菲茨杰拉德文学世界的旅程。从《了不起的盖茨比》那象征着美国梦的绿色灯光,到《夜色温柔》中细腻的心理描绘,再到《尘世天堂》对物质主义的拷问,以及《诈骗师》和《人间绮梦》中那些短小精悍、却充满时代气息的寓言式故事,这套书全方位地展现了菲茨杰拉德的文学成就。 他以其独特的“爵士时代”视角,精准地捕捉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躁动、迷茫与转型。那些纸醉金迷的派对,华丽的衣裳,飞驰的汽车,以及音乐的律动,都在他的笔下活了起来,成为支撑起一代人梦想与失落的背景。然而,菲茨杰拉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不满足于描绘表面的繁华,而是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孤独与脆弱。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温柔,剖析了金钱、爱情、阶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永恒冲突。 这套“幻梦文学系列”,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机遇也充满陷阱的年代,与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人物一同经历他们的爱恨嗔痴、起起落落。读者将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独特的魅力,更能反思当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的关于梦想、财富、阶级与人生价值的议题。这五册书,就像是通往菲茨杰拉德心灵深处的五扇门,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时代、关于幻梦与现实的深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