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科学方法论》旨在吸收方法论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为读者弄清如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本书涉及如何选择和使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但重点不在具体方法上,而在于如何设计和从事不同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概念内涵,强调了社会研究的性质和特点,阐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以理论与数据为主线,突出了社会理论、研究范式、研究工具、研究设计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素,揭示了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这两种基本研究取向。最后对混合方法研究这个新的方法论取向进行了论述。本书主要适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可以用作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第一节 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一、本体论
二、认识论
三、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和特点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第三节 方法论整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
一、方法论整体主义
二、方法论个体主义
第四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萌芽时期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时期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成熟时期
四、社会科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时期
五、小结
第五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其他方法
一、哲学方法论
二、一般科学方法
三、自然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
四、具体学科方法
第六节 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第七节 本书的目标和结构?
一、本书的目标
二、为什么要使用本书
三、本书的结构
本章小结
2 科学的性质
第一节 科学与非科学
一、信息、知识与科学
二、常识与科学
三、“伪科学”与科学
第二节 科学的预设和本质
一、科学的预设
二、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三、科学的基本主张
四、围绕科学基本主张的争论
五、科学的局限
第三节 科学群体
一、科学群体的含义
二、科学群体规范
三、科学群体的精神气质
第四节 科学解释
一、演绎一规律性解释
二、或然性解释
三、功能性解释
四、发生性解释
本章小结
3 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一节 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
一、科学与社会科学
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未来
一、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范围
一、社会科学的领域
二、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
本章小结
4 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目的
一、描述
二、探索
……
5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6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
7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8 社会科研究工具
9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10 社会科学研究过程
11 理论检验的研究:定量方法论
12 理论建构的研究:定性方法论
13 定睛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论
精彩书摘
(1)实在性预设。即认识对象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尽管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离不开语言,人们表象、感觉、知觉和认识都依赖于既有的语言和认识结构,但是绝对不能说所有认知都是与主体有关的,因为所有关于主体相关性的论述都得不到证实,而有关外部世界的假定却得到了大量可信证据的支持。
(2)结构性预设。即现实世界是有结构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种结构性包括:对称性、恒常性、拓扑学与曲律结构、相互作用、自然规律和系统性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都遵循着秩序性原则,具有某种结构。秩序性原则本身是一种客观实在,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彼此发生冲突。人们只是在考察认知时,才把外部世界与意识区别开来。
(3)连续性预设。即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现实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着相关关系上的连续性。这就是说,在无机物与有机物、动物与植物、肉体与精神之间绝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这些鸿沟只是基于考察对象的需要而人为设定的,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分。各种事物普遍存在的连续性关联已得到科学史众多事实的证明。
(4)可说明性预设。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验事实是可以分析的,并可以通过“自然规律”得到描述和说明。假定某个事物或过程原则上不能加以说明,这是对知识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弃。因此,可说明性预设是对任何形式的非理性主义、目的论或活力论的否定。例如,目的论曾说过生物进化论是不可说明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可说明性预设并不等于可知性预设。尽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这个论断是从本体论高度着眼于全人类作出的,这里的人类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所有的人类。每个时代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到既有科技条件、认知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制约,因而只能是部分可知性和可理解性。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科学方法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