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管理學:全球化與創業視角(精編中國版)(原書第13版)》的基礎上精心為中國讀者設計和撰寫的版本。《管理學:全球化與創業視角(精編中國版)(原書第13版)》將西方管理學的精髓融會貫通其中,密切聯係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和企業管理實際,結閤20個植根於中國市場的中外企業案例,嚮讀者展現瞭全球化視角下,中國企業立足本土、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實踐體驗。《管理學:全球化與創業視角(精編中國版)(原書第13版)》既涉及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管理原則和理念,又涵蓋瞭大量的分析方法和實證研究範例,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啓發性。本精編中國版不僅是大專院校企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必讀教材,而且也是在職企業管理人員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作者簡介
海因茨·韋裏剋(Heinz Weihrich),是舊金山大學全球管理和行為科學退休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並榮獲秘魯聖瑪丁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分彆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哈佛商學院和韓國高級科技學院(KAIST)商學院做過訪問學者。他的研究領域包括管理、國際管理和行為科學。韋裏剋教授先後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礬分校以及在奧地利、中國(北京和上海)、埃及、法國、德國、中國香港、牙買加、科威特、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韓國、瑞士、中國颱灣和泰國等國傢及地區任教。同時,他還是瑞士蘇黎世管理研究生院和中國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的教授。此外,他還是北京大學、上海華東科技大學(EC-UST)和德國路德維希港應用科學大學的兼職教授。韋裏剋教授齣版瞭包括各個不同版本和譯文版在內的90多本書籍,是經典之作《管理學——全球化視角》(已故的哈羅德·孔茨和西裏+爾·奧多奈爾為此書的閤作著者,目前已經翻譯成瞭不同版本的16國文字)、《管理學——全球化與創業視角》和《管理學精要》(同樣譯成瞭不同版本)的閤作著者。多年來,《管理學》一直是世界市場上的暢銷書,其西班牙語版本在過去25年中一直位居最暢銷書榜首。他的另一本專門探討目標驅動和成功導嚮管理係統、名為《管理卓越:通過目標管理提高生産率》的專著,已經被翻譯成瞭中文、德文、希臘文、意大利文、日文和西班牙文。韋裏剋教授在美國和海外以多種語言在各類期刊上發錶瞭140多篇論文,這些期刊包括《人力資源計劃》、《係統管理期刊》、《國際管理評論》、《長期規劃》、《行政學院管理》和《歐洲商業評論》(他的其中一篇《用TOWS矩陣分析德國競爭優劣勢——波特模型的選擇方案》論文於1999年被評選為當年最佳論文奬)。他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如何提高企業和國傢的全球競爭力、戰略管理、管理卓越和全球化領導。除瞭從事學術研究外,韋裏剋博士在美國、歐洲、非洲和亞洲各國積極參與瞭管理谘詢和高層管理人員以及組織發展工作。他所從事的管理谘詢、企業管理以及教學工作涉及多許多公司,包括伊斯曼-柯達公司、大眾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英國)、休斯飛機製造公司、ABB(瑞士)、德國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公司、中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廣東企業(中國)以及馬來西亞企業研究院(馬來西亞)。他多次在美國、歐洲、亞洲和墨西哥等地進行管理學術演講。此外,他還被推選為國際管理學院院士,這是國際管理學界所授予的最高榮譽。韋裏剋博士被列入以下名人錄:《國際企業傢名人錄》、《成功人士錄》、《國際人物傳記詞典》、《國際成功人士錄》、《加州名人錄》、《美國教育名人錄》、《西方侯爵名人錄》、《美國名人錄》、《世界名人錄》和《世界五韆名人錄》。
馬剋.V.坎尼斯(Mark V.Cannice),博士是創業和風險資本領域國際著名學者、教師和代言人。他現任舊金山大學商學院創業和創新學教授,以其傑齣的研究、教學和服務久負盛名。他也是舊金山大學創業項目(為全美領先的創業學項目之一)的創始人和執行主任。坎尼斯教授是發行量很大的季刊《矽榖風險資本傢信心指數報告》的撰稿人,該刊物由Pro Quest數據庫齣版,經彭博財經服務網(彭博股票代號:USFSVVCI)在全球125個國傢和地區轉載,並被《經濟學傢》、《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新華社、路透社、《明鏡周刊》(Der Spiegel)、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全國公共廣播網(National Public Radio)以及許多其他媒體廣泛引用。此外,他還創辦瞭一個類似的、有關中國風險資本産業的季刊,即《中國風險資本傢信心指數報告》(彭博股票代號為:CVCCI)。坎尼斯教授在許多核心學術和專業期刊上發錶瞭他的風險資本和技術管理研究成果,這些刊物包括《管理國際周刊》、《高科技管理研究專刊》、《風險資本:創業融資國際專刊》以及《小企業和企業傢雜誌》等。坎尼斯教授給許多亞洲、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政府部門和大學進行過創業教育谘詢和授課,給許多首席執行官、首席技術主管、律師、私募管理人員做過主旨報告,給無數的創新企業做過顧問。他還分彆在中國的兩所頂級大學,即香港科技大學(2006年)和北京大學(2005年)做過訪問教授。他在舊金山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創建和領導瞭著名的國際企業規劃競賽。他還組建瞭自己的國際貿易公司——太平洋商業開發公司。他曾在美國海軍服役九年,任海軍航空飛行官,曾榮升為統轄太平洋地區的巡航任務司令官,後被晉聘為美國海軍預備役部隊司令官。他在美國海軍學院(安納波利斯)獲得學士學位,在舊金山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在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獲得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馬春光,教授,1975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獲本科學曆;1985年在美國舊金山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1991年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修完工商管理博士學位(DBA)全部課程,後因校內行政管理和教學工作需要返迴學校。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春光教授從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35年,先後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開設瞭《企業戰略管理》、《國際企業管理》、《組織理論》、《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等6門課程;指導瞭600多名企業管理、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BA)、高級工商管理專業碩士(EMBA)和博士研究生;先後承擔瞭《跨國公司轉移定價和中國的管製措施》、《國際企業跨文化管理》等科研項目;著有《管理學精要》、《國際企業管理》、《國際企業跨文化管理》、《中外閤資企業案例集》(英文)等專著和教材,發錶學術論文、譯著等60餘篇。多次應邀赴美國哈佛商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美國馬裏蘭大學管理學院用英語講授《中國經濟和企業管理》課程。馬春光教授在從事管理教育的同時,先後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企業管理係主任、國際商學院院長7年。馬春光教授企業管理實踐經驗和國際化閱曆豐富。他曾在國內企業和美國加州某公司工作多年,並在中國駐外大使館商務處任職數年,在國外工作和學習達10年之久。先後擔任利安達谘詢公司、中國糧油進齣口集團公司、深圳華為技術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公司、中博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顧問或獨立董事。馬春光教授1999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分彆聘為“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96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傢特殊津貼待遇。
哈羅德·孔茨(Harold Koontz),擔任過企業和政府的高級管理人員、大學教授、公司董事長和董事、管理顧問,曾多次為世界各地的高層管理人員舉辦管理學講座,同時他還是許多專著和論文的作者。從1950年起,孔茨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管理學教授:從1962年開始擔任該校的米德·約翰遜管理學講座教授;1978~1982年間,擔任國際管理科學院院長。他獨自完成和閤著瞭19本書及90多篇論文,其中包括本書,當時書名為《管理學原理》。他的《董事會和有效管理》一書於1968年獲“管理科學院圖書奬”。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後,孔茨博士曾先後擔任紐黑文鐵路管理委員會的助理、戰時生産委員會運輸部主任、美國鐵路聯閤會副會長助理,跨世界航空公司總裁助理和康佛爾公司銷售部經理。他還在許多公司擔任過管理顧問,包括休斯車床製造公司、休斯飛機製造公司、普裏剋斯公司、荷蘭KLM皇傢航空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和通用電話公司。孔茨教授曾獲以下殊榮:當選為美國管理科學院和國際管理科學院院士;並擔任一屆管理科學院院長;1962年獲米德·約翰遜奬;1974年獲管理發展協會的泰勒·凱奬。此外,他被收入《美國名人錄》、《金融和産業界名人錄》和《世界名人錄》。他於1984年逝世。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管理學:科學、理論和實踐
1.1 管理定義:性質和目的
1.2 管理:科學還是藝術?
1.3 管理思想的演進
1.4 管理分析方法:管理理論的叢林?
1.5 管理過程的係統方法
1.6 管理人員的職能
1.7 協調是管理的核心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對中國企業的啓示
第2章 管理與社會:外部環境、社會責任和倫理道德
2.1 多元社會結構下的企業運作
2.2 技術環境
2.3 生態環境
2.4 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
2.5 管理的倫理道德
2.6 信任是變革管理的基礎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聯想集團的國際並購戰略
第3章 全球化管理、比較管理與質量管理
3.1 國際管理和跨國公司
3.2 國傢聯盟和地區化經濟
3.3 國際管理:文化和國傢差異
3.4 波特的國傢競爭優勢
3.5 通過質量管理獲得全球化
競爭優勢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 比亞迪公司的新能源戰略
第2篇 計劃
第4章 計劃精要和目標管理
4.1 計劃類型
4.2 製訂計劃的步驟
4.3 目標
4.4 目標管理理念的演進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 華為公司的全球化戰略
第5章 戰略、政策和計劃的前提條件
5.1 戰略和政策的性質與目的
5.2 戰略計劃過程
5.3 Tows矩陣:現代環境分析工具
5.4 藍海戰略:抓住無競爭市場的機會
5.5 組閤矩陣:資源配置工具
5.6 主要戰略和政策類型
5.7 公司戰略層次
5.8 波特的産業分析和基本競爭戰略
5.9 前提條件和預測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萬嚮集團的“走齣去”
戰略
第6章 決策
6.1 理性化決策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6.2 選擇方案的擬訂和局限性因素
6.3 啓發式決策
6.4 選擇方案的評估
6.5 選擇方案的確定:三種方法
6.6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決策
6.7 確定性、不確定性和風險條件下的決策
6.8 創造和創新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迴顧
討論題
企業案例海爾集團的創新戰略
……
第3篇 組織
第4篇 人員
第5篇 領導
第6篇 控製
精彩書摘
一、“走齣去”戰略是塑造高端品牌的必由之路
海爾在管理上的做法引起瞭學術界的關注。早在1998年,哈佛大學商學院就將海爾在快速並購中用其獨特的企業文化整閤破産企業的經驗寫入案例,成為哈佛商學院案例庫中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中國企業案例。海爾案例成瞭全球商學院在校生不可或缺的經典案例。
公司組建以來的24年中,海爾堅持全麵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已初步建立起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絡、製造網絡、營銷與服務網絡。齣口是海爾國際化的初級階段,海外建廠是其國際化的高級階段。1996年以來,海爾公司已在美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伊朗5個國傢建立瞭以散件組裝帶動齣口為重心的加工基地。同時,利用自己的高科技優勢分彆嚮巴基斯坦、印度等國輸齣瞭大波輪洗衣機、無氟節能冰箱和變頻空調製造技術。近年來,海爾的業務模式已經實現三個1/3,即國外生産、齣口和國內銷售各1/3。
2001年4月,海爾路命名揭牌儀式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坎姆頓市隆重舉行,這是在美國唯一的一條以中國企業品牌命名的道路。南卡羅來納州市長特使斯特林在揭牌儀式上說,海爾為當地提供瞭200個就業機會。為瞭感謝海爾給當地經濟發展做齣的貢獻,政府決定無償將美國海爾園附近的“協作大道”命名為“海爾路”。美國海爾工業園占地600畝,是海爾集團在國外最大的生産基地。自2000年3月美國海爾工業園的冰箱項目正式投産以來,生産的冰箱産品一直供不應求,為當地經濟發展做齣顯著貢獻。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認為,中國的企業應該更多地到國外去創品牌,而不隻是齣口産品。中國企業如在國外創不齣自己的品牌來,即使産品齣口量很大,也並不意味著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中國産品目前的競爭力是建立在低廉的勞動力基礎上,但是,隨著外國投資進入中國本土,中國的土地和勞動力價格上升,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會漸漸消失。中國企業應該多推齣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競爭能力強的産品,使其真正成為齣口強國。海爾的産品不是靠廉價勞動力獲得優勢,即使在美國,海爾的定價一開始就與本土産品不相上下。
1999年,海爾投資4000萬美元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設立電冰箱製造中心,設計年産能力為50萬颱,在美國冰箱企業中排名第六位。海爾在美國設廠的戰略意圖顯而易見。首先是海爾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的需要。1998年、1999年中國齣口美國的冰箱分彆為4718萬美元和6081萬美元,其中海爾冰箱分彆占1700多萬美元和3100多萬美元。據統計,在美國建一個冰箱廠的盈虧平衡點是28萬颱,海爾的冰箱齣口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其次,在美國設廠可以有效規避國際貿易中的非關稅壁壘,並大幅度降低運費等成本費用。例如,2003年美國就曾將亞洲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運費提高50%不等。此外,在美國設廠成為本土企業,雇傭美國的員工,提供就業機會,促使當地經濟發展,這些無疑會讓更多的美國人改變對中國企業的看法,可以避免在政治上帶來潛在的麻煩。
海爾不僅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坎姆頓設立電冰箱製造中心,通過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逐漸打開美國市場,而且還在美國紐約建立瞭營銷中心,在西海岸矽榖地區建立瞭研發中心。三位一體的美國海爾的成立,標誌著海爾在國際化道路上邁齣瞭堅實的一步。
……
前言/序言
探索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浪潮與蓬勃發展的創業土壤中馭勢前行的智慧之書 本書是一部深刻洞察現代企業管理精髓的著作,它將宏觀的全球化視野與微觀的創業創新活力巧妙融閤,為讀者呈現瞭一個全麵而動態的管理學圖景。在這個聯係日益緊密、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企業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全球經濟網絡中的一環,同時,新興的創業精神又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著産業格局。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管理者、創業者以及所有對企業運營和發展感興趣的人們,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南。 第一部分:管理的基石——理解企業生存的宏觀環境 本書開篇,便緻力於構建讀者對管理活動所處的宏觀環境的深刻理解。在全球化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理解並駕馭不同國傢、不同文化、不同經濟體之間的互動關係,已成為企業能否立足的關鍵。 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與挑戰 本書深入剖析瞭全球化的多重維度,包括經濟全球化、技術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政治全球化。它會細緻探討全球化如何打破地域界限,使得資源、信息、人纔得以更自由地流動,同時也帶來瞭新的競爭壓力、供應鏈風險以及跨文化溝通的復雜性。讀者將瞭解到,企業如何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政治環境、文化習俗之間遊刃有餘,製定齣既符閤當地情況又能服務於全球戰略的經營策略。例如,跨國企業的市場進入策略,如何根據不同市場的成熟度、消費習慣、競爭強度來調整産品、定價、分銷和推廣方式,都會在書中得到詳盡的闡述。 經濟環境:驅動企業決策的引擎 經濟周期的波動、通貨膨脹、匯率變動、貿易政策調整等宏觀經濟因素,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決策。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這些經濟指標的含義,以及它們如何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從成本控製到市場預測,從融資決策到産能規劃。例如,在分析一個新興市場時,會如何評估其 GDP 增長率、通脹水平、失業率,以及這些因素對潛在消費需求和運營成本的影響。 技術變革:顛覆與重塑的力量 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顛覆性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企業的運營模式、産品形態、客戶互動乃至商業模式本身。本書將探討技術創新如何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驅動力,以及企業如何擁抱變革,建立適應技術迭代的敏捷組織。讀者將學習如何評估新技術對行業的影響,如何進行技術投資決策,以及如何利用技術提升效率、優化流程、創造新的價值。 政治與法律環境:閤規經營的準則 各國政府的政策導嚮、法律法規、貿易協定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構成重要的約束和影響。本書會強調閤規經營的重要性,指導讀者如何理解並遵守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帶來的風險。例如,在進行國際並購時,如何評估目標公司的法律閤規性,以及如何處理不同國傢的反壟斷審查。 社會文化環境:理解消費者與員工的關鍵 社會價值觀、倫理道德、消費者行為模式、勞動力市場的特點等社會文化因素,深刻影響著企業的品牌形象、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本書將引導讀者認識到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跨越文化障礙,建立有效的溝通和閤作。例如,在進行跨文化團隊管理時,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員工的工作方式、激勵需求以及溝通偏好。 第二部分:創業的活力——驅動企業成長與創新的源泉 與宏觀環境的分析相輔相成,本書的另一大核心視角聚焦於創業精神,以及它如何在企業內部和外部激發創新,驅動增長。 創業精神的本質與內涵 本書將深入探討創業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創新意識、風險承擔能力、機會識彆能力、資源整閤能力以及堅韌不拔的執行力。它會區分廣義的創業(包括企業內部的創新和轉型)與狹義的創業(創建新企業),並強調創業思維對於所有類型企業的重要性。 識彆與評估創業機會 機會的齣現往往伴隨著問題的解決和需求的滿足。本書將教授讀者如何敏銳地捕捉市場縫隙,識彆未被滿足的需求,評估創業想法的可行性與潛在的市場規模。這包括市場調研的方法、競爭分析的技巧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 創業團隊的組建與管理 人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組建一個具有互補技能、共同願景的創業團隊,以及如何在創業初期有效地激勵和管理團隊成員,剋服團隊內部的衝突。 商業計劃的製定與執行 一份詳實的商業計劃是創業成功的藍圖。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構建一份包含市場分析、産品/服務描述、營銷策略、運營計劃、財務預測以及風險評估的商業計劃,並強調計劃的靈活性與執行力。 融資策略與資本運作 創業的啓動和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本書將介紹各種融資渠道,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銀行貸款、政府補貼等,並分析不同融資方式的優劣勢,以及創業者如何進行有效的資本運作。 創新管理與企業孵化 對於已經成熟的企業而言,如何在組織內部培育創業精神,鼓勵創新,並通過內部創業、孵化器等方式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本書將探討企業內部創新機製的建立,如研發投入、知識産權保護、激勵機製等。 第三部分:管理的實踐——將理論應用於企業運營 在建立瞭對宏觀環境和創業活力的深刻理解之後,本書將進一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具體實踐層麵,探討如何在日常運營中運用管理學原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戰略管理:企業成功的頂層設計 本書將詳細闡述戰略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包括願景與使命的設定、SWOT 分析、五力模型、價值鏈分析等,以及如何將戰略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計劃。它會強調戰略的動態性,以及企業如何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戰略調整。 組織行為學:人與組織的互動藝術 理解個體、群體和組織層麵的行為模式,是實現高效組織運作的基礎。本書將探討激勵理論、領導力風格、團隊動力、組織文化等內容,幫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員工,構建積極的工作氛圍。 市場營銷:連接企業與客戶的橋梁 本書將深入分析現代市場營銷的理念與實踐,包括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定位策略、産品生命周期管理、品牌建設、數字營銷等,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滿足消費者需求,創造客戶價值。 運營管理:提升效率與質量的保障 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科學的運營管理,優化生産流程、提升産品質量、控製成本、管理供應鏈,從而實現企業的卓越運營。這包括對流程改進、質量管理、庫存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麵的分析。 財務管理:保障企業穩健發展的血液 本書將介紹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如成本核算、財務報錶分析、預算管理、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等,幫助管理者理解財務信息,做齣明智的財務決策,確保企業的財務健康與持續盈利。 人力資源管理:激發人纔潛能的關鍵 人纔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本書將探討如何進行人纔的招聘、選拔、培訓、績效評估、薪酬激勵以及員工關係管理,構建一個吸引、發展和留住優秀人纔的機製。 變革管理:引領企業穿越周期 在全球化和技術變革加速的時代,企業必須不斷適應變化。本書將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組織變革,剋服變革阻力,引導組織平穩過渡,實現可持續的創新與發展。 本書的獨特價值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全球化與創業視角的深度融閤。它不僅呈現瞭經典的“管理學”框架,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經典理論置於21世紀全球化和創業浪潮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審視和再解讀。它強調,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傢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無法忽視全球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也必須擁抱創業精神,以創新和活力應對瞬息萬變的競爭格局。 本書的內容具有高度的實踐導嚮性。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研究成果以及實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旨在幫助讀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鼓勵讀者批判性地思考,積極地將管理學原理應用於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中。 最後,本書以其精編中國版的定位,在吸收國際前沿管理思想的同時,更注重結閤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提供具有本土化洞察的解讀和建議,使其成為中國管理者和創業者的理想讀物。它將幫助讀者理解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麵臨的獨特機遇和挑戰,以及如何在中國充滿活力的創業環境中實現卓越。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獲得一套分析和解決復雜商業問題的強大工具,培養 global mindset 和 entrepreneurial spirit,提升您的管理智慧和實踐能力,無論您是正在創業的先鋒,還是在成熟企業中尋求突破的管理者,抑或是對未來商業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習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