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前后后试着临摹了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感觉最大的收获在于对“骨力”的理解上。过去我总觉得柳体的字是“瘦硬”的,但在这本字帖的引导下,我开始明白那种硬朗不是僵硬,而是一种内敛的力量。书中的选帖很用心,没有直接上最难的碑帖拓本,而是挑选了一些相对平和、适合铺垫基础的版本,这让我的心理压力小了很多。而且,它在讲解结构时,不是空泛地说“要匀称”,而是用很多具体的例子告诉我,比如“横细竖粗的平衡点在哪里”、“撇捺的舒展度如何控制”,这些都是非常实操性的建议。虽然我写出来的字还很稚嫩,但至少我感觉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在无头苍蝇般地乱涂乱画。
评分要说这本柳体入门帖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克制”。它没有一下子把所有柳体的变化和难点都抛给你,而是像一个循序渐进的老师,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比如,它先从最基础的点、横、竖开始,让你充分体会到中锋运笔的圆润感,然后才慢慢过渡到撇、捺、钩这些变化复杂的笔画。我尤其赞赏它对“间架结构”的处理,很多字帖只告诉你“字要写正”,但它会用图示的方法拆解柳字内部的“聚散关系”,告诉你哪些部分应该紧凑,哪些部分需要留白拉伸。这种结构分析能力,让我看其他字帖时,也能举一反三地去分析,这才是真正入门的标志——学会了思考,而不仅仅是照着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确实是高水准的,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用毛笔蘸墨汁练习的爱好者来说太重要了。我之前买过那种封面软塌塌的字帖,用几次就卷边了,墨水渗透力也不行。但这个版本的字帖,即使我用力气比较大的侧锋起笔,墨水也不会轻易“洇”到下一格去,这保证了每次练习都能看到清晰的墨迹。不过,如果能再增加一个关于如何调墨和使用不同类型毛笔(比如兼毫和狼毫)来表现柳体不同韵味的小章节,那就更完美了。目前来看,它提供的工具性指导已经很全面了,但对于进阶后的工具选择,还是略显保守了一些。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偏执要求的人,尤其是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东西,总希望它能做到“形神兼备”。这本字帖在“形”的呈现上做到了极高的还原度,无论是横的收笔还是竖的顿挫,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解析部分,并没有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笔画的形态,而是穿插了一些关于柳公权其人及其书法思想的小段落。这使得练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肌肉记忆,而是有了一种文化沉浸感。当我了解到柳体“不学钟、不类欧”的特立独行时,我下笔时仿佛也带上了一点自信,不再总想着去模仿别人,而是努力抓住自己的感觉。这种精神层面的引导,是很多纯粹的“工具书”所欠缺的。
评分这套柳体楷书的字帖,我拿到手就感觉很有分量,装帧设计得很古朴典雅,纸张的质地摸上去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一写就洇墨的纸张。当初选择它,主要是被它的“入门”二字吸引,毕竟我是个书法门外汉,对柳公权这种“颜筋柳骨”的大家之作心生敬畏,但又渴望能真正上手练习。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相当考究,每一页的米字格和九宫格都清晰分明,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是救星。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笔画的起承转合处都做了非常精细的箭头指示,甚至连运笔的力度和方向都有细微的提示,这比我之前买的那些只有范字的字帖要实用太多了。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东西不错,讲的不太详细,有用
评分给老爸买的,慢慢练练,陶冶情操
评分不适合初学者,倒是很适合我这种闲的没事有一丢丢功底和天赋的瞎写着玩~
评分好!
评分学书法帖 堪称神品 值得学习
评分老师推荐的,很不错,孩子喜欢,我放心!
评分不适合初学者,倒是很适合我这种闲的没事有一丢丢功底和天赋的瞎写着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