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第1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服务机构。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
著有深受读者喜爱系列,涉及中高考、四六级、专四专八、考研、考博等国内考试,以及TOEFL、IELTS、SAT、GRE、GMAT等出国考试,久经市场考验,畅销不衰。
词汇向来是学习英语的基石,更是应对所有考试的关键。如果把英语学习比作建造大厦的话,词汇便是深埋于地下的基石,虽不浮于表面,但决定了这座语言大厦的坚固与否。词汇量的匮乏严重影响并制约着一个人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更会成为各种英语考试的障碍。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任何技巧都犹如隔靴搔痒,难有成效。托福考试更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背单词也需要一本好书。那么何谓“一本好书”?简而言之,一本好书应该具有行之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合理的单词安排结构以及实用有趣的内容。而“词根+联想”学习法是经广大学习者验证的系统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本书以词根、词缀记忆法为主体,利用单词的分拆、同义词和形近词的比较,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并配合幽默的插图形成了一套实用、有趣的记忆方法,帮助考生高效记忆单词。本书特色如下:
一、重点词汇“一网打尽”,单词无序胜有序
本书以托福考试为依据,选取了约3900个核心单词及670多个核心词组,并补充大量的派生词及相关单词,共收录约8000个常用单词,将托福考试重点单词“一网打尽”。此外,本书为部分单词配以同义词,并将已考过的同义词打上*号标记,大大丰富了考生的词汇量,并有助于考生理解单词词义。
本书打破了从A到Z常规的按字母顺序排列单词的方式,打乱原有单词顺序,将核心单词分成45个单元,以全新的乱序编排带来学习的新体验。考生可以每天学习一个单元,用45天的时间攻克托福词汇。
二、“词根+联想”,词汇障碍一扫而光
与中文的偏旁部首类似,英文单词由大量的词根、词缀构成。掌握常见的词根、词缀,即可以此为支点,拓展记忆海量单词。例如:
词根:voc, voke = to call (喊叫),voice (声音)
provoke = pro-(向前)+ voke (喊叫)→ 冲向前喊叫 → 激怒
revoke = re- (回)+ voke (喊叫)→ 唤回 → 撤回
evoke = e- (出)+ voke (喊叫)→ 喊到外面 → 唤起
vocal = voc- (声音)+ -al (有…性质)→ 声音的
考生在掌握词根voc, voke的意思后,配合常见的词缀pro-, re-, e-, -al等就可以轻松记住单词词义。考试中即使遇到生词,也能够从其结构推导出大概的意思,例如circumspect这个词,由常见词根spect (看见)和前缀circum-组成。考生对前缀circum-可能不熟悉,但circuit (一圈;电路)是常见单词,由此可以推断出circum-与“周”、“绕”等意思相关。circum-与spect组合即包含“四周”与“看”的意思,“向四周查看”是十分谨慎的态度,由此结合上下文不难推出circumspect的词义:慎重的。
因此,通过词根、词缀的学习,记忆单词将不再是乏味的,而将成为妙趣横生的“拼字游戏”。
此外,本书通过将长词分拆、形近词对比、同音词和发音相似的单词串联等方法为学习单词“减负”。分拆是将长难词分拆为几个简单的部分,利用联想的语句帮助考生推导出词义,例如realm的记忆法是:real (真正的)+m → 真正的好东西 (如音乐、艺术等)无国界 → 领域;王国。形近词对比是将较难的词与较简单的形近词放在一起,利用简单单词记忆复杂单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ripe的记忆法:稻熟 (ripe)米 (rice)香。
三、插图助记,开启轻松记忆之旅
除文字助记方法外,本书为单词配以200余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为考生营造轻松的记忆氛围。例如:
survive[ 幸免,幸存
【记】词根记忆:sur+vive (生命)→ 在 (事故)下面活下来→ 幸存
【例】The tailed toad may not survive without special efforts of conservationists. 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者付出的特殊努力,有尾蟾蜍可能无法生存。
【派】survival (n. 生存,幸免);survivor (n. 幸存者,生还者)
四、原汁原味例句,模拟考试语境
与多数国内考试相比,托福考试的文章在难度和长度上都更具挑战性。因此,本书为单词增加了真题场景。这样考生在学习单词时,即可熟悉考试环境,直观了解考查要点,为进一步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实用项目设置,直击托福考点
本书还设计了实用的项目,为考生“揭密”托福考点。【搭】中收录了托福常考的固定短语及词组,帮助考生克服对单词“只知其意,不知用法”的难题;【派】中补充了主词条的派生词,横向拓宽词汇量;【参】中补充了丰富的形近词、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考生可将这些单词串联记忆,提高效率。
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背单词也是一项艰苦的任务,是对我们脑力与意志力的挑战。但当我们目标明确,勇往直前的时候,其中的辛苦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希望考生都有水的精神,抱定奔流入海的目标,一路前行。
对于还在考试路上奋进的各位考生,我无法相助其他,唯有通过本书为考生铺就托福备考之路,祝各位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感谢世纪友好的金利、关晓蕙、李馨源、王锋、汪欣欣、李素素、张大川等各位编辑,是他们的工作使得本书能够与大家见面。
编者
我对工具书的挑剔,往往体现在它对“易错点”的处理上。很多词汇书只是罗列知识点,但真正区分高分和普通水平的,往往是那些看起来相似但意思却大相径庭的词,或者是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会发生微妙转变的词。我特意翻阅了书中的“辨析”部分,发现它对一些高频混淆词的处理是比较细致的。例如,对于表示“持续”的几个词,它不仅仅给出了中文释义,更重要的是,它会用一句精炼的话点明它们在时间跨度和侧重点上的区别。这种“微观”的指导,对于我们这种追求高分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否则,在写作或口语中用错一个词,可能就会让你在“流利度”和“词汇多样性”这两个维度上失分。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本词汇书在某些页面的设计上,似乎是预留了相当大的空白区域用于笔记和批注。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它鼓励读者不要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圣经”来膜拜,而是要把它变成一本“活的”学习资料。我可以随时在旁边写下我独有的记忆点、我背诵时的情绪、或者我查到的更贴切的例句。这种个性化的改造过程,是任何一本预设好的“完美”词汇书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从一个长期与考试较劲的考生的角度来看,选择词汇书的关键在于“效率”和“可重复利用性”。这本书45天突破的定位,决定了它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它成功地聚焦在了“考试核心”。我发现它的内容组织结构非常清晰,基本上是按照“词根/词缀导入 -> 核心词汇释义 -> 联想记忆锚点 -> 语境例句”这样一个链条推进的。这种结构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你不会在背诵过程中迷失方向,感觉自己只是在机械地重复“A=B”。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可重复利用性”体现在它对复习的友好度上。那些被标记为高频的核心词,无论你以什么方式记忆,它都会反复在后续的单元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这无形中起到了多次曝光的效果,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会重点关注那些我标记了“★”或者做了特殊符号标记的词汇,这些往往是我当天状态不好或者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我能迅速地在下一次复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知识盲区”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词汇上。总而言之,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目标明确的学习路径,对于时间紧张的备考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加速器”。
评分这本词汇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打鼓的。毕竟市面上托福词汇书多如牛毛,每一本都号称能让你“轻松搞定”。但翻开这本《红宝书 45天突破版》,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排版设计还算清爽,不像有些词汇书密密麻麻的,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所以对那种纯粹堆砌单词和释义的书向来敬而远之。我更看重的是记忆方法。听说它主打“词根+联想记忆法”,这点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我一直觉得,孤立地背单词就像是盖一座没有地基的楼,风一吹就散了。词根就像是积木的最小单元,掌握了核心词根,很多不认识的单词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我花了一下午时间,试着跟随着书中的引导,拆解了几个比较难记的词汇,比如某个与“结构”相关的词,通过词根的剖析,确实感觉那个词的含义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不再是死板的字母组合。而且,它给出的联想记忆法,有些确实挺脑洞大开的,虽然有些联想略显牵强,但至少提供了一个记忆的“钩子”。对于基础相对薄弱,或者长期背单词效率不高的人来说,这种带有一定方法论指导的书,比起那种纯粹的“词汇大屠杀”式的工具书,可能更对症下药一些。当然,45天突破这个目标听起来很美,但实际执行起来的难度,还得看接下来的实践效果,毕竟效率和吸收率是两码事。
评分说实话,这本词汇书的使用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个人对“联想”这种记忆方式的接受程度。我本身是比较偏向逻辑记忆的,对于那种需要发挥超强想象力的“故事联想法”,我通常会感觉有点费劲。但这本《红宝书》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中庸。它没有把所有的记忆法都设计成那种“奇葩故事”,而是将词根分析作为主干,联想记忆作为辅助和润滑剂。当我看到一个生词时,首先尝试用词根去定位它的核心含义,如果词根本身就能解释个大概,我就会优先采纳这种方式。只有在遇到那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词汇时,我才会去参考书里提供的那个“桥梁”——也就是它的联想记忆点。我发现,很多时候,作者提供的联想虽然初看有点无厘头,但当你真正试着去构建那个画面时,它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将你和这个单词联系起来。这种“短期记忆增强”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然,我必须承认,这种基于联想的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遗忘的速度可能也比逻辑记忆要快。所以,我个人的使用策略是:用词根建立长期框架,用联想快速突破首次记忆障碍,然后立刻通过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来“实战检验”这个新词的生命力,让它真正融入到我的有效词汇库中去。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名字里那个“新东方”的金字招牌去的,总觉得大机构出品,内容质量总该有个基本保障。不过,抛开品牌光环,我更关注的是它内容的前后一致性和实战性。我翻到了中间部分,专门挑了几个我一直记不住的动词来看。我发现这本书的例句设计得相对比较贴近托福阅读和听力的真实语境,不像有些书的例句写得像中学课本里的“Hello, how are you?”一样脱离实际。比如,它解释一个表示“削弱”的词汇时,给出的例句就涉及到了学术辩论的场景,这对我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很有帮助。再者,它的词汇量分布似乎也经过了考量,并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重点突出了那些在托福考试中高频出现的“核心词汇”。我注意到,对于那些同根异义或者形近易混的词,作者还特意设置了对比辨析的板块,这点非常人性化,省去了我频繁翻查词典或者对比笔记的麻烦。至于最后的45天安排,我个人采取了一种比较灵活的态度。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个进度的参考线索,而不是不可逾越的死命令。毕竟每个人的学习节奏不同,吸收能力也天差地别。如果能按照这个进度走固然好,但如果某几天效率不高,我更愿意花时间把前几天的内容彻底巩固下来,而不是硬着头皮往下赶,那样只会造成后期的记忆雪崩。
评分很有用!!!
评分很不错,比想象中好
评分想好好学习,买来试试吧
评分挺好的
评分不错不错 挺好用的 下次介绍给朋友也买一个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实用
评分给儿子买的,听说是本宝书
评分非常棒,非常喜欢,下次会继续再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